迄今为止,圆周率已算到31.4万亿位,科学家这样做到底是为了什么?

如题所述

其实科学家们之所以会做出这样的行为,就是为了能够让圆周率有更加精准的数字。其实现在圆周率的数字已经非常的精确了,那么大家在提到圆周率的时候,也能够精准的背出它所精确之后的数字。

不过很多人都非常的好奇就是圆周率它现在已经算到了这样多的位数,对于这样的一个数字是否真真正正的,需要用这样多的时间去计算,它或者是说如此多的科学家们为什么要把自己的时间花费在这上面呢?


在这里面其实是有着很多的原因的,首先从我们这个角度上来看的话,觉得它是一串无用的数字,可是对于科学家来说就并不是如此的。这一串数字它其实所代表的的就是数学的进步科学的进步,如果说能够把圆周率所有的数字全部能够算出来或者他说能够有更加精确的数字的话,那么对于后来的研究和学习其实都有着非常大的作用。

所以说科学家们之所以会做出这样的行为,就是为了后续能够有更好更为精准的数字做出保证,从我们平常的角度来看觉得是一件不必要的事情,可是科学研究并不像我们所想象的那样的简单。那么科学研究它所想要追求的就是精准,精确以及真正的真理在追求真正的真理过程之中,其实是从来都没有最后的终止的,所以说到现在为止才有着如此多的人依旧在计算。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1-24

因为从大批的数字中可以看出很多规律和发现,对人类来说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就像我们的数学题很多都是利用圆周率计算的。

不仅如此,在公元前1900年至1600年的一块古巴比伦石匾上,就刻着圆周率 = 25/8 = 3.125的文字。而同一时期的古埃及文物,莱因德数学纸草书也记载着圆周率等于分数16/9的平方,约等于3.1605。而古希腊作为古代几何王国对圆周率的贡献尤为突出。

其大数学家阿基米德(公元前287–212 年) 开创了人类历史上通过理论计算圆周率近似值的先河。他穷尽毕生精力,用迭代算法和两侧数值逼近的概念算出圆周率的下界和上界分别为223/71 和22/7, 并取其平均值3.141851 为圆周率的近似值。

当然了,中国在圆周率这块上发展的有点晚。约公元前2世纪的《周髀算经》中有“径一而周三”的记载,表明圆周率在当时被算为3。东汉时,张衡得出π=3.162。 公元263年,中国数学家刘徽说:“割之弥细,所失弥少,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则与圆周合体而无所失矣。”

最后,他用“割圆术”计算圆周率,先得出π=3.14,然后又算出π=3.1416。公元480年左右,南北朝时期的数学家祖冲之进一步得出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7位的结果,领先他国800年,直到15世纪初才被阿拉伯数学家卡西打破。因为他将圆周率精确到17位的小数值。

第2个回答  2020-03-25

圆周率被算到31.4万亿位,科学家如此执着,到底是为了什么?

第3个回答  2019-11-24
这是为了人类的世界文明,也是为了证明圆周率在数字文明的重要性。
第4个回答  2019-11-24
科学家这么做是为了研究圆周率的规律,也是为了证明圆周率的重要性。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