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文言文定语后置句型的有哪几句

如题所述

“定语后置”的常见格式有三种:

1.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用“者”字煞尾,构成“中心词﹢定语﹢者”的格式。这种格式中的“者”,相当于结构助词“的”。如:

楚人有涉江者。(《吕氏春秋 察今》)有一个渡江的楚国人。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荆轲刺秦王》)知道这个消息的太子及宾客

③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史记 廉颇蔺相如列传》)寻找可以出使到秦国的人。

2.在中心词和后置定语之间加“之”,再用“者”字煞尾,构成“中心词﹢之﹢定语﹢者”的格式。如: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韩愈《马说》)能跑千里的马。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苏轼《石钟山记》)铿然有声的石头。

3. 在中心词和后置定语之间加“之”字,构成“中心词﹢之﹢定语”的格式。如: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劝学》)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和强健的筋骨。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范仲淹《岳阳楼记》)位居高高的庙堂。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2-20
定语一般都放在中心词的前面,起修饰限制的作用。但在古代汉语里,为了突出和强调定语,有时也会把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这种情况叫做“定语后置”。

一、“中心词+之+定语+者” ①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马说》日行千里的马,一顿有时能吃掉一石小米。) ② 僧之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 (《为学》)(富和尚不能到达,穷和尚却到了那里) ③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石钟山记》)(发出铿锵的声音的石头,到处的石头都是这样的)
二、“中心词+定语+者” ①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核舟记》)(这是挑选狭长形的桃核来雕刻的) ② 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 (《活板》)(有些平时没有准备的生僻字,当即就把它刻出来) ③ 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 (《促织》)(村子里有个好事的年轻人,养着一只蟋蟀) ④ 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 (《赤壁之战》)(况且将军您的可以用来抗拒曹操的有利形势,就是长江)
⑤ 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廉颇蔺相如列传》)(想找一个可以出使秦国向秦国回复的人,也没有找到) ⑥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荆轲刺秦王》)(太子丹和知道这件事的门客,都穿了白衣,戴上白帽,给荆轲送行。
三、“中心词+之+定语”
①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岳阳楼记》)(处在高高的朝廷,就忧虑老百姓的疾苦;退隐在偏远的江湖[即民间],就担忧他的国君。) ②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劝学》)(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健强的筋骨) ③ 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屈原列传》)(高尚的人谁又能让自己清洁的身子,蒙受污浊的外物[污染]呢!)
四、“中心词+定语”
从弟子女十人所,皆衣缯单衣,立大巫后。” (《西门豹治邺》跟随着十来个女徒弟/跟随的女徒弟有十来个……)五、“中心词+而+定语+者”的结构。 ①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与? (《五人墓碑记》)(能够不改变自己志向的官员,普天之下,有几个人呢?”)
第2个回答  2018-06-30

    金千斤,邑万家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群臣侍殿上者

    玉斗一双,白壁一双

    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客有吹洞箫者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铸以为金人十二

    求人可使报秦者

    送匈奴使留在汉者

    都督阎公之雅望,宇文新州之懿范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

我知道的就这些,谢谢

第3个回答  2016-04-17
  这个不需要花精力去“找”,只要明白什么样的句子是定语后置,碰上就能一眼看出来。
  现代汉语的定语大都在中心词前面,组成偏正关系词组或短语,用作句子的主语或宾语。古汉语有时放在后面,其语法功能相同。
  如:
  现代汉语的“千里马”、“清水”、“高山”、“深奥的道理”,文言文有可能说成“马之千里者”、“水之清者”、“山之危者”、“理之精奥者”,都是定语后置。
  另外,用数量词做定语的,最会出现定语后置情况。如“得车一乘”、“杀敌八百”。这样的情况在现代汉语口语中也常常出现,如“白酒一箱”、“西服一套”等。
  所以,只要明白它们的定语是在中心词后面即可。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