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题

我要一些六年级数学习题(要有答案的)

甲乙两车同时从A、B两地的中点向反方向行驶时,4小时后,甲车到达A地,乙车离B地还有36千米,一直甲、乙两车的速度比是4:3,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解:设甲速度为4x,乙速度为3x
4x×4=3x×4+36
x=9
AB两地相距9*4*2=72千米
例1、甲、乙两学生同算两数之和,甲得575,计算正确,乙得170,计算错误,乙算错的原因是将其中的一个加数末尾的0漏掉了。两个加数各是多少?575-X+X*1/10=1700.9X=575-170X=405/0.9X=450
例2、小冰做两个整数的乘法时,把其中一个因数的个位数字4误写成为1,得出乘积是525;小丽也在做这道乘法,她把这个因数的个位数字4误作为8,得出的乘积是700。这道乘法计算正确的乘积应该是多少?

因为两次乘积都有一个数字相同,所以可以先把这个数求出来。
因为525=5*5*3*7,700=5*5*4*7,
且第一次必须在一个数字个位为1,所以525=25*21,700=25*28,
所以原来的数字为24和25,即乘积为25*24=600.
1、一个数减去1208,小思在计算时把被减数的百位与个位上数互换了,结果得936,这题的正确答案是多少?

答案:1208+936=2144,所以正确的被减数是2441,2441-1208=1233。

2、张强和王峰在计算同一道加法时,张强得615,王峰得309,已知张强的计算是正确的,王峰是错误的,原因是把其中一个加数末尾的0漏抄了,这题的两个加数应该是多少?

答案:340,275(方法同例1)

3、小军做题时,由于粗心大意,把被减数个位上的3写成8,把十位上的0错写成6,这样算的差是199,正确的差是多少?

答案:因为被减数的后两位数03错写成68,这样就相当于被减数增加了65,差也就会增加了65,因此正确的差应该为134。列式:68-3=65,199-65=134。

4、小红在计算有余数除法时,把被除数134错写成了143,这样算出的商比正确的商多了1,但余数不变,求在这道算式中,除数和余数各是多少?
例1、甲、乙两学生同算两数之和,甲得575,计算正确,乙得170,计算错误,乙算错的原因是将其中的一个加数末尾的0漏掉了。两个加数各是多少?

例2、小冰做两个整数的乘法时,把其中一个因数的个位数字4误写成为1,得出乘积是525;小丽也在做这道乘法,她把这个因数的个位数字4误作为8,得出的乘积是700。这道乘法计算正确的乘积应该是多少?

1、一个数减去1208,小思在计算时把被减数的百位与个位上数互换了,结果得936,这题的正确答案是多少?

答案:1208+936=2144,所以正确的被减数是2441,2441-1208=1233。

2、张强和王峰在计算同一道加法时,张强得615,王峰得309,已知张强的计算是正确的,王峰是错误的,原因是把其中一个加数末尾的0漏抄了,这题的两个加数应该是多少?

答案:340,275(方法同例1)

3、小军做题时,由于粗心大意,把被减数个位上的3写成8,把十位上的0错写成6,这样算的差是199,正确的差是多少?

答案:因为被减数的后两位数03错写成68,这样就相当于被减数增加了65,差也就会增加了65,因此正确的差应该为134。列式:68-3=65,199-65=134。

4、小红在计算有余数除法时,把被除数134错写成了143,这样算出的商比正确的商多了1,但余数不变,求在这道算式中,除数和余数各是多少?

答案:被除数因为错写而偏大了9,商比正确的商多1但余数却没变,说明除数正好是9的一倍即9,余数为8。列式:(143-134)÷1=9,134÷9=14……8。

例1、鸡兔同笼不知数,三十六头笼中露。数清脚共五十双,各有多少鸡和兔。
设鸡x只,兔y只 x+y=36 2x+4y=50*2 得x=22,y=14

例2、一堆沙子,用大卡车装载,要用36辆;如果用小卡车装载,要用45辆,每辆大卡车比每辆小卡车多装4吨,这堆沙子有多少吨?
(45-36)X=36*4 设小卡车一次xt 9X=144 36(x+4)=45x X=16 x=16 16*45=720 这堆沙子有16*45=720吨

1、小峰参加猜谜语比赛,共20个题。规定猜对一个得5分,猜错一个倒扣3分(不猜按猜错算)。小峰共得60分,他猜对了几道题?

答案:如果他全猜对,共得5×20=100(分),现在只得60分,少得100-60=40(分)。猜错(或不猜)一题要少得5+3=8(分),少得的40分中,有多少个8分,就是他猜错的谜语数。列式:(5×20-60)÷(5+3)=5(题),20-5=15(题)。

2、四(2)班学生共52人,到公园去划船共租用11条船,每条大船坐6人,每条小船坐4人,刚好坐满。求租用的大船、小船各多少条?

答案:假设租用的全部是大船,因为每条大船坐6人,那么11条船共坐66人,与班级原有人数进行比较,多出14人,变化的原因是原来每条小船只坐4人,现在假设坐了6人,每条小船多坐了2人,很显然,小船数就是14÷2=7(条)最后再求出大船数。列式:(6×11-52)÷(6-4)=7(条),11-7=4(条)

3、现有2元和5元的人民币共40张,共值125元,问两种人民币各多少张?

答案:2元人民币25张,5元人民币15张。

4、许老师从家到学校上班,出发时他看了一下表,发现如果步行每分钟行100米,他将迟到6分;如果骑自行车每分钟行150米,可以提前4分钟到达。许老师出发时离上班时间有多少分?

答案:24分钟。

5、数学测试卷有20道题,做对一道得7分,做错一道扣4分,不答得0分,张红得了100分,她有几道没答?

答案:如果张红答对20道题,那么她应得7×20=140(分),现在少了140-100=40(分),答错一道减少7+4=11(分),不答一道减少7分。11×3+7×1=40(分),所以有1道没答。

例1、 将2到7这六个数,填入下图的圈中,使得每条线上的三个数的和相等。

例2、将15、17、23、25、40这五个数填入下图中,使得圆周上的四个数的和与每条直线上的三个数的和都相等。

1.把1~6这6个数字分别填入下图的六个圈内,使得每个正方形顶点上的数的和都为13。

答:

2. 将1到8这八个数填入下图,使得每条线上的三个数的和相等。

答:设每条边的中间的数为a、b、c、d,则和a+b=c+d是偶数,从而可以得到如图所示的解

3.将1到9这九个数填入下图,使得每条边上的四个数的和相等。

答:三个顶点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可以得到

4.将1到12填入下图,使得每条边上的四个数的和相等

答:1~12的和是(1+12)×12÷2=78,每边上4个数的和是(78+1+2+3+4)÷4=22,所以4条边上中间两个数的和分别是22-1-2=19,22-1-3=18,22-2-4=16,22-3-4=15,从而得下面三个图:

5.将1到10填入下图,使得每条线上的四个数的和相等。

答:

6.将1到8填入圈内,使每一圆周上的四个数、每条线上的四个数的和相等。

答:每个圆周上的4个数与每条线段上的4个数的和都是18,列出1到8中由4个不同数相加得18的全部式子,从这些式子中可以得到本题的解。下面只写出一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01-05
1. 小新的家与学校相距290米。一天他上学走了50米,发现没有带铅笔盒,又返回家去拿铅笔盒,然后再到学校去。他这次从家到学校一共走了多少米?

2. 甲地到乙地的公路长384千米,两辆汽车从两地对开。甲车每小时行38千米,乙车每小时行42千米。甲车先开出64千米后,乙车才出发。再过几小时两车相遇?

3. 甲乙两人同时骑车从两地相对而行,甲骑自行车每小时行18千米,乙骑摩托车每小时行54千米。乙在离出发点86。4千米处与甲相遇。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4. AB两地相距324千米,甲车从A地开往B地,每小时行48千米,行1.5小时后,乙车从B地向A地开出,每小时行36千米。乙车开出几小时后与甲车相遇?

5. 一艘轮船用同样的速度航行,第一天航行145千米,第二天航行174千米,两天共航行了11小时。两天各航行了多少小时?

6. 客车和货车同时从A、B两地相对开出,客车每小时行80千米,货车每小时行68千米。两车在离两地中点30千米处相遇。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7. 一辆汽车从甲地到乙地行驶了6小时,由乙地返回甲地每小时加快8千米,结果少用1小时。求甲、乙两地的距离。A、B两地相距180千米,甲、乙两辆汽车分别从A、B两地同时开出,相向而行,经过2小时相遇。已知甲、乙两车的速度比是2:3,求甲车的速度。

8. 在比例尺是1:50000000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是2.7厘米。甲、乙两地的实际距离大约是多少千米?一列火车每小时行80干米,从甲地到乙地要行多少时间?

9. 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A、B两地相向而行,甲行到全程的3/7 的地方与乙相遇。甲每小时行30千米,乙行完全程需7小时。求AB两地之间的路程。

10. 甲火车行驶7小时,乙火车行驶5小时,甲火车比乙火车多行136千米。如果这两列火车行驶的速度相同,两列火车行驶的路程各是多少千米?

11. 一艘客轮从甲港开往乙港需行8小时,一艘货轮从乙港开往甲港需行12小时,两轮同时相对开出,相遇时客轮已行144千米。求甲、乙两港间的距离。

12. 一架飞机从甲城飞往乙城,每小时飞行800千米。.返回时,每小时飞行速度减慢到700千米,比去时多用了0.3小时。甲、乙两城相距多少千米?

13. 南京到北京的铁路长1157千米,一列客车在22时30分从南京开往北京,每小时行68千米,一列货车在19时从北京开往南京。已知两车在第二天早晨7时30分相遇,求货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14. —个学生从家到学校,再从学校到家,途中来回走52分钟,去时每分钟走60米,回来时每分钟走70米。他家到学校的路程是多少米?

15. 甲乙两地相距484千米,客车和货车分别从甲、乙两地同时相对开出,5.5小时后相遇。已知客车和货车速度的比是6:5,客车到相遇时已行多少千米?

16. 客车由甲城到乙城需行12小时,货车由乙城到甲城需行15小时,两车同时从两城相向开出,相遇时客车距离乙城还有360于米。两城相距多少千米?
第2个回答  2009-01-08
某校六年级又来有370人,今年男生有10%转校离开了,女生有5%转校离开了,现在这个年级男女的人数一样多,现在这个年级有学生多少人

将现在一样多的人数看做单位一
原来男生10/9
原来女生20/19
370 相当于10/9+20/19
370÷(10/9+20/19) ×2 =342人

设先在有的人数为2X则现在男生有x人、女生有x人,那么原来的男生应该有10x/9人,原来女生有100x/95人。 又有10x/9+100x/95=370,所以x=171,所有现在这个年级有2x=2*171=342人!
第3个回答  2019-06-03
长是周长,宽是半径,6.42/(3.14-1)是求半径,周长是半径*3.14,半径可看作半径*1,这里6.42是周长比半径多的,所以3.14-1是多出来的那部分乘数
第4个回答  2019-05-09
长方形的长就是周长的一半,等于半径的3.14倍,宽就是半径。长比宽多6.42厘米,就是说半径的3.14倍比半径多6.42厘米,也就是半径的(3.14-1)倍是6.42厘米。所以半径等于6.42÷(3.14-1)=3厘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