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有关于公共关系学历史发展背景的资料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12-19
第一部分:引言
通过一学期公共关系学的学习.我对这门学科产生了浓厚兴趣,结合课余时间的自学和资料查询,对过往的知识进行总结整理,值此结课之际,就”公共关系学的发展历史”这一课题,做一些自我阐述。

第二部分:概述
公共关系(英语:Public Relations),或称公众关系、机构传讯,通常简称PR或公关,是指有关著名人物、商业机构、政府、非牟利机构等各种组织,为改善与社会公众的关系、促进公众对其认识,以树立良好形象、取得公众的理解及支持。
在职业上,公共关系部门主要从事组织机构信息传播,关系协调与形象管理事务的咨询、策划、实施和服务的管理职能。包括选创组织的成功,降低组织失败的影响,宣布变更等等。和中国传统个人关系的中的面子类似。[1]
在市场营销学体系中,公关关系是企业机构唯一一项用来建立公众信任度的工具。
“公共关系”一词的首次出现是在1807年美国总统托马斯·杰斐逊的国会演说。[2]
根据爱德华·伯尼斯(Edward Bernays)定义,公共关系是一项管理功能,制定政策及程序来获得公众的谅解和接纳。
公共关系学在中国的兴起、推广与应用起源于1989年由邝健人创作的《公关小姐》。
公共关系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至18世纪初,但公共关系学踏入真正的迅速发展则是由20世纪开始。最早的一个公共关系实践经验,是英国贵族乔治亚娜·卡文迪什,德文郡公爵夫人,在1784年3月的英国大选中为绯闻情夫查尔斯·詹姆士·福克斯协助竞选,乔治亚娜夫人运用媒体关系进行广泛宣传,并发动游说团体、她的朋友以及社会名流为福克斯助选,而福克斯最后也在选举中险胜[3]。
在美国,作为公共关系学的发源地,实际上早期的公关手段是由铁路公司着手发展及广泛运用。也有学者认为,“公共关系”一词最早出现于“1897年铁路文学年鉴”(1897 Year Book of RailwayLiterature)[4]。

第三部分:公共关系学的发展历史
  一、公共关系的萌芽阶段
  时间:萌芽于古代社会。
  萌芽的基础:对民众形象的认识。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即组织对公众力量的认识、组织对自身形象价值的认识、组织对传播作用的认识。
1、对公众力量的认识:公关思想最早萌芽于统治者对公众力量的认识。而这种认识最初是从政治领域开始的。对公众力量的认识,是公共关系学的最早萌芽。没有对公众力量的认识,就没有公共关系学。
2、对自身形象价值的认识:认识到公众力量后,接着就是怎样提高自己在公众中的形象,以取得公众的支持率。这个过程是在认识公众力量基础上的一次提升,是对自身形象价值的认识。
3、对传播作用的认识:怎样才能在公众中提高自己的形象?实践中认识到,形象是通过传播而起作用的。在古代,主要是通过人与人之间的语言和文字的传播进行的。
  真正意义上的公共关系学,作为一门科学,则是产生于19世纪中叶的美国。
  二、公共关系学的产生
  真正意义上的“公共关系学”产生于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的资本主义时期,最早出现在19世纪的美国。公共关系学的产生也经历了三个阶段,即美化宣传、丑化宣传和深刻反省阶段,有人把三个阶段称为宣传、反思、革新阶段。
1、美化宣传阶段:美化宣传是以世界上第一份廉价与大众化报子——美国《便士报》的产生而开始的。不过,当时的商品宣传带有强烈的虚假成分。因此被被历史学家戏称为“美化宣传”或“公众受愚弄时期”。
2、丑化宣传阶段:无原则的美化宣传愚弄了公众,导致公众对广告的不信任。于是。在19世纪末,一些作家和记者发起了一场揭露广告的虚假和阴暗面的运动。据统计,当时几乎每天都有揭丑的文章刊登在报子上,并持续了将近10年。揭丑文章沉重打击了当时新兴的广告业和利用广告作宣传的企业,迫使他们进行反思,从而把公共关系带到一个新的时期——深刻反思阶段。
3、深刻反思阶段:思想认识,在这个阶段,企业家们认识到必须纠正过去的观念,对公众讲真话,才能使组织真正在公众中树立良好形象。这个运动开始于20世纪初,是由被命名为“公共关系之父”的美国人艾维·莱德拜特·李(Ivy LedbetterLee)发起的。
  三、公共关系学的发展
  公共关系学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即实践化、学科化、理论化和普及化阶段。
1、实践化阶段—核心思想的形成:公共关系学产生于社会需要,因此,从它产生之日起,社会实践就是其最重要的内容。在社会实践中,企业界开始逐步推广公共关系制度。公关咨询业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在社会实践中,公共关系学的核心思想形成。这个核心思想就是艾维•李提出的“讲真话”的基本思想和“公众必须被告知”的公关原则。
2、学科化阶段—基本理论的形成:使“公共关系”成为一门学科,并在大学教育中成为正式课程的人,是美国著名的公共关系顾问——爱德华•伯纳斯。爱德华•伯纳斯被誉为公共关系发展史上的集大成者。1923年,他出版了历史上第一部公共关系专著《舆论明鉴》;当年,他又在纽约大学开设了“公共关系学”一课,1925年,他编写了《公共关系学》教科书。由此,“公共关系”正式成为人类科学中的一门学科。在爱德华•伯纳斯的《公共关系学》中,他解决了公共关系的原则、职能、功用等一系列理论问题,公共关系学的基本理论形成。
3、理论化阶段—系统理论的形成:20世纪50年代,美国著名的公共关系专家卡特利普和森特两为博士对公共关系学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出版了以《有效公共关系学》为代表的一大批著作,并解决了公共关系学中的许多问题,使其走向成熟。从此,公共关系学有了一套严整的理论体系,因此,历史上把这个时期称为公共关系学中系统理论形成时期。
4、普及化阶段——应用理论的发展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