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政府确保十三五顺利进行,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信心来自哪里

如题所述

给你推荐两篇有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论述,供你借鉴:1,领会把握全面小康重大战略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和国家到二○二○年的奋斗目标,是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深刻领会和把握这一重大战略目标,就要按照十七大报告提出的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坚定信心,埋头苦干,谱写人民美好生活新篇章。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是对什么是小康社会、如何建设小康社会认识的新飞跃。党的十七大对实现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就是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资源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这五个方面的新要求,表明我们追求的小康社会,不仅是一个经济目标,更是一个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目标;不仅是衡量一个国家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目标,更是衡量人民生活水平、生活质量的目标。这一新的更高要求,使“全面建设”的内容更加完备,特点更加鲜明,描述更加具体,蓝图更加清晰。按照这一新的更高要求努力奋斗,迎接我们的必将是一个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生态更加文明的全面小康社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是立足中国国情,把握阶段性特征,顺应人民期待,对十六大确定的奋斗目标的充实和完善。过去五年的艰苦奋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进入新的发展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如,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同时收入分配差距拉大趋势还未根本扭转;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发展,但与扩大人民民主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文化更加繁荣,但与满足人民群众的旺盛文化需求之间还有距离。如此等等说明,我们所达到的小康,依然是低水平、不全面、很不平衡的小康,适应发展新要求,满足人民新期待,我们还有大量工作要做。党的十七大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深刻把握发展的新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在与十六大确定的奋斗目标保持连续性的基础上,为奋斗目标赋予了新的更丰富的内涵与外延,使这一目标更加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规律,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要求,必将引导激励全党和全国人民,以更加蓬勃的热情,投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征程。一个国家、一个区域的发展道路上,总有几个关键时期、关键阶段起着决定性作用。在关键时期对奋斗目标提出新要求,是一种自我激励、自我加压,是共产党人责任感、使命感的充分体现。今后五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山东作为经济大省,有条件、有能力发展得更好一些、更快一些,为国家做出更大贡献,为全省人民创造更大的幸福。省九次党代会确定了推进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在新起点上实现富民强省新跨越的目标,做出了在工作指导上实现转变的重大决策,勾画了齐鲁大地经济繁荣兴旺、人民生活富裕、生态环境优美、文化特色鲜明、社会安定和谐的美好前景。前景灿烂辉煌,蓝图激荡人心。只要我们以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深刻认识把握中央、省委提出的新要求,深刻认识把握我省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拿出更具针对性、指导性、可操作性的措施,艰苦奋斗,开拓进取,就一定能为全面建成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打下更加牢固坚实的基础。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具有三大鲜明特点:

以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为依据,保持目标的连续性。发展是连续性与阶段性的统一。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新的更高要求,是在新形势、新条件下对党的十六大目标的充实、完善和深化,两者是一个有机整体,共同构成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体系。增强针对性,不求面面俱到。有针对性地提出新要求是党的十七大对奋斗目标提出新的更高要求的重要特点。我国发展已经呈现出新的阶段性特征,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方面都取得新的成就,同时也呈现出新的矛盾。我们党必须从全局出发,准确判断所处的历史方位,紧紧抓住和解决主要矛盾,才能顺利突破发展的阶段性瓶颈制约,推动我国发展跃升到新水平。要从抓住和解决主要矛盾的角度,理解党的十七大提出新的更高要求的现实指向和重要内涵。从基本国情出发,使目标具有可行性。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提出新的更高要求,既要适度超前,鼓舞人心;也要从实际出发,量力而行,确定的奋斗目标必须完成,提出的要求必须实现。这体现了战略导向性和实际可行性的有机统一,体现了主观愿望和客观条件的紧密结合。3,正确把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新要求:

夺取新胜利根据人民意愿和事业发展需要,及时提出具有感召力的奋斗目标并团结带领广大人民为之奋斗,这是我们党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领导艺术。党的十七大报告根据世情、国情、党情、民情发生的重大变化,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在党的十六大确定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对我国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勾画出我国到2020年的宏伟发展蓝图,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指明了前进方向。我们要深刻认识提出这些新要求的重要背景,正确把握其主要特点和深刻内涵,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十七大报告的新论述●我们已经朝着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迈出了坚实步伐,今后要继续努力奋斗,确保到二○二○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我们必须适应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规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构成的基本纲领,在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对我国发展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到二○二○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时,我们这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和发展中社会主义大国,将成为工业化基本实现、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内市场总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的国家,成为人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成为人民享有更加充分民主权利、具有更高文明素质和精神追求的国家,成为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社会更加充满活力而又安定团结的国家,成为对外更加开放、更加具有亲和力、为人类文明作出更大贡献的国家。●今后五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要坚定信心,埋头苦干,为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打下更加牢固的基础。人民提出新期待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是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是我们党执政为民的体现。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均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到2006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经达到2010美元,居民消费结构稳步升级,恩格尔系数逐步下降,以这些指标衡量,我国已经步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随着物质生活条件改善,人民对发展有着多方面的新期待:由于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们要求更好地保护财产权;由于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人们对提高社会道德水平和丰富精神文化产品提出了新愿望;由于经济地位变化,人们对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和质量也有了新的更高要求。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收入分配、就业、社会保障、教育、医疗、住房、食品安全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出现的矛盾,也引起广大人民群众的普遍关注。因此,更好地满足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是党和国家在新形势下坚持以人为本的重要内容,也是执政党引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经济发展出现新约束我国经济在持续快速发展的同时,面对的约束条件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以往长期面对的资金不足和产品短缺现象不复存在,新的约束条件正在呈现:国内储蓄和消费失衡造成国内有效需求相对不足,大量生产能力依赖国际市场消化;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使资源环境约束进一步强化,土地、淡水、石油和重要矿产品的供求矛盾日益尖锐;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的问题日益凸显,劳动力素质不高对经济的制约作用越发突出;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和不协调的矛盾对经济持续增长的制约作用也日益扩大。怎样在新的约束条件下增强发展的协调性、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是党引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面对的又一个重要课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要求党的十六大以来,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指引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的重大成就。国民经济保持周期上升阶段的良好态势,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连续5年超过10%,2006年经济总量达到2.6452万亿美元,跃升至世界第四位,进出口贸易总额达到1.76万亿美元,跃升至世界第三位;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全面提高,经济社会结构快速转型,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趋完善,社会政治大局保持稳定,以独具特色的成功发展模式,创造了当今世界发展的奇迹。实践充分证明,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是完全正确的。党的十七大报告着眼于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明确指出必须适应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规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构成的基本纲领,在党的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对我国发展提出新的更高要求。社会转型出现新特征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努力促进社会和谐是我们党的长期历史任务和当前需要着力解决的紧迫课题。党的十六大以来,在经济发展的同时,社会转型继续加快,城市人口比重增加,新的社会阶层不断出现,利益主体多元化现象日趋强化,社会活力不断增强,社会进步明显加快。但与此同时,在我国由单一的社会结构向复杂的社会结构转型的过程中,出现了以前从未遇到过的社会矛盾:社会财富分配不合理的问题引起普遍关注,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仍然滞后于经济发展,城乡就业压力依然很大,大量新型的人民内部矛盾不断出现,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面临着新的复杂局面,城乡二元结构现象仍然长期存在。如何发展社会事业和促进社会和谐,是党引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回答的紧迫课题。国际环境发生新变化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经济国际化进程全面加快,中国与世界经济相互依赖达到从未有过的程度,我国已经从国际经济秩序被动适应者逐步转变为世界重大事务的主要参与者,对世界经济发展作出越来越大的贡献。但也要看到,我们所处的国际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经济全球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世界经济失衡和重组的速度明显加快,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距继续扩大,世界主要经济体和各经济体内部不同利益阶层出现明显的走势分化,新兴国家崛起对世界既得利益格局形成新的挑战,经济问题政治化和贸易保护主义更加抬头。我国对世界经济的依赖程度不断上升,使国际商品、资本市场涨落和初级产品供求变化直接影响国内经济健康发展,这既扩大了我国回旋余地,也加大了经济风险。怎样正确判断未来世界经济政治走势,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党引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又一个迫切课题。3个鲜明特点以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为依据,保持目标的连续性。发展是连续性与阶段性的统一。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党的十七大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出新的更高要求,两次党的代表大会所提出的目标是完全一致的。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新的更高要求,是在新形势、新条件下对党的十六大目标的充实、完善和深化,两者是一个有机整体,共同构成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体系。增强针对性,不求面面俱到。有针对性地提出新要求是党的十七大对奋斗目标提出新的更高要求的重要特点。我国发展已经呈现出新的阶段性特征,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方面都取得新的成就,同时也呈现出新的矛盾。我们党必须从全局出发,准确判断所处的历史方位,紧紧抓住和解决主要矛盾,才能顺利突破发展的阶段性瓶颈制约,推动我国发展跃升到新水平。要从抓住和解决主要矛盾的角度,理解党的十七大提出新的更高要求的现实指向和重要内涵。从基本国情出发,使目标具有可行性。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提出新的更高要求,既要适度超前,鼓舞人心;也要从实际出发,量力而行,确定的奋斗目标必须完成,提出的要求必须实现。这体现了战略导向性和实际可行性的有机统一,体现了主观愿望和客观条件的紧密结合。5个新要求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构成的基本纲领,党的十七大报告在党的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对我国发展提出了5个方面的新的更高要求。这5个方面的目标要求,既与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要求相一致,又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新的阶段性特征,作了进一步补充、完善和深化,构成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5个方面的目标体系,它将引领我们在未来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胜利,并为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远景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时,我们这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将成为工业化基本实现、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内市场总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的国家,成为人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成为人民享有更加充分民主权利、具有更高文明素质和精神追求的国家,成为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社会更加充满活力而又安定团结的国家,成为对外更加开放、更加具有亲和力、为人类文明作出更大贡献的国家。执政理念实现新发展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总结发展的成功经验,借鉴人类社会发展的积极成果,面对新情况、新矛盾、新任务,及时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这一新的发展理念。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的更高要求,集中体现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体现了把坚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的重大战略思想落实到党和国家奋斗目标中的明确意图,体现了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落实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个方面的总体要求,这是党的十七大报告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出新要求的重要思想理论基础。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05-31
首先是经济增长整体态势良好,整个社会有钱了,纳税多了,小康社会也能够早日实现;

二来是共产党的政治任务,共产党建国之初给自己的任务就是带领全国人民走向富强。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