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置式永磁电机和表面式永磁电机的区别和优缺点是什么?

如题所述

永磁同步电动机转子磁路结构不同,则电动机的运行特性、控制系统等也不同。根据永磁体在转子上的位置的不同,永磁同步电动机主要可分为:表面式和内置式。在表面式永磁同步电动机中,永磁体通常呈瓦片形,并位于转子铁心的外表面上,这种电机的重要特点是直、交轴的主电感相等;而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的永磁体位于转子内部,永磁体外表面与定子铁心内圆之间有铁磁物质制成的极靴,可以保护永磁体。这种永磁电机的重要特点是直、交轴的主电感不相等。因此,这两种电机的性能有所不同。
永磁同步电动机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损耗小、效率高,和直流电机相比,它没有直流电机的换向器和电刷等缺点。和异步电动机相比,它由于不需要无功励磁电流,因而效率高,功率因数高,力矩惯量比大,定子电流和定子电阻损耗减小,且转子参数可测、控制性能好;但它与异步电机相比,也有成本高、起动困难等缺点。和普通同步电动机相比,它省去了励磁装置,简化了结构,提高了效率。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系统能够实现高精度、高动态性能、大范围的调速或定位控制,因此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系统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6-23
表面式转子磁路结构
1.表面凸出式转子结构由于其具有结构简单、制造成本较低、转动惯量小等优点,在矩形波永磁同步电动机和恒功率运行范围不宽的正弦波永磁同步电动机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此外,表面凸出式转子结构中的永磁磁极易于实现最优设计,使之成为能使电动机气隙磁密波形趋近于正弦波的磁极形状,可显著提高电动机乃至整个传动系统的隆能
2.表面插人式转子结构这种结构可充分利用转子磁路的不对称性所产生的磁阻转矩,提高电动机的功率密度,动态性能较凸出式有所改善,制造工艺也较简单,常被某些调速永磁同步电动机所采用。但漏磁系数和制造成本都较凸出式大。
总之,表面式转子磁路结构的制造工艺简单、成本低,应用较为广泛,尤其适宜于矩形波永磁同步电动机。但因转子表面无法安放起动绕组,无异步起动能力,不能用于异步起动永磁同步电动机。

内置式转子磁路结构又可分为径向式、切向式和混合式三种。
1.径向式结构这类结构的优点是漏磁系数小、转轴上不需采取隔磁措施、极弧系数易于控制、转子冲片机械强度高、安装永磁体后转子不易变形等。
2.切向式结构这类结构的漏磁系数较大,并且需采用相应的隔磁措施,电动机的制造工艺和制造成本较径向式结构有所增加。其优点在于一个极距下的磁通由相临两个磁极并联提供,可得到更大的每极磁通。尤其当电动机极数较多、径向式结构不能提供足够的每极磁通时,这种结构的优势便显得更为突出。此外,采用切向式转子结构的永磁同步电动机的磁阻转矩在电动机总电磁转矩中的比例可达40写,这对充分利用磁阻转矩,提高电动机功率密度和扩展电动机的恒功率运行范围都是很有利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