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情况下可以考虑辞职?

如题所述

作为一名对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负责的职场人,对于到底什么时候可以考虑辞职,是要有一定的衡量标准的,遵循这些标准来判断,会让自己的职业发展道路,走得更加顺遂。
那到底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可以考虑辞职走人了呢?
01
整个行业的发展步入衰退期,看不到发展的空间和希望
我们都知道,有一个企业生命周期理论,是说每一家公司,都像生物一样,有它的萌芽期、生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
其实,在行业的发展历程上,也一样适用。
当我们自身所处的行业,正在走向衰退期时,即便公司是行业的头部公司,我们自己是企业的核心骨干,但都挡不住整个行业趋势的衰落。
即便坚持下去,也很可能到最终,还是面临被动离职的局面。这种情况下,提前规划、主动离职,才是更好的选择。
那要如何判断自己所在的行业,有没有进入衰退期,要不要考虑转行呢?有几个比较容易观察到的现象,可以辅助判断:
媒体上关于自己行业的报道,全部都是悲观和负面的消息。诸如行业内大公司资金周转困难、裁员等;
行业内比较厉害的专业人士,纷纷离开并转行。能在一个领域里做到顶尖水平的,一般不会轻易放弃,但他们又都是非常敏锐的人,如果他们都选择换行,特别能说明问题;
业务一线人员离职率大幅度上升。业务一线人员离市场最近,行业的衰退,最明显影响到的就是他们,业务开展越来越难,收入水平越来越低,“春江水暖鸭先知”,公司里的这群人,就是行业最好的风向标。
02
公司管理水平方面,已经严重阻碍了自己进一步的发展
公司情况对员工职业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大方面:
一方面是公司本身的业务情况。跟行业类似,如果公司处于衰退期,也应选择离职,寻找更好机会;
另一方面,是公司整体的管理水平。管理水平高的公司,能力强、贡献大的员工,才有可能得到更公平对待,获得更多机会和更好成长;管理水平差的公司,则很容易造成内耗,浪费青春。
关于公司的管理水平,是否严重阻碍了自己的进一步发展,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来看:
第一,公司是否有比较明晰的职业发展通道。
有清晰的职业发展通道,无论我们想走管理路线还是想走专业路线,都有机会获得进一步的晋升。
若没有,下一步的晋升就高度不确定,若你有比较迫切的晋升愿望,就可以考虑离职。
第二,公司对员工的贡献,是否有比较公正客观的评估,并给予对应回报。
有没有定期调薪制度、超额的贡献有没有对应金额的提成奖金等配套,是我们评估要不要继续在公司干下去的重要依据。
第三,自己的直属领导,能不能为下属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氛围。
根据第三方公司的调查,多年以来,员工离职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因为受不了自己的直属领导。
这也不难理解,事实上,我们每个人每天工作的软性环境,几乎可以说,一大部分都来自直属领导。
直属领导是个喜怒无常的性格,那上班的每时每刻都得随时准备着接受来自领导的怒批;
直属领导是个独断专横的个性,那就不太可能有什么工作自己能够做主。
虽然每个人适应的管理风格不同,但在一个部门里工作,哪怕工作强度和压力很大,能不能感觉比较放松、舒心,这也是衡量要不要离职的一个重要指标。
03
个人的职业兴趣和下一步规划,现有公司已无法满足
除了行业、公司整体状况这些外部因素以外,衡量要不要辞职走人的,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那就是我们自己。
从自身角度审视要不要离职,主要可以考虑3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就是自己对以后职业发展的规划。需要审视在现有公司、现有岗位上继续工作下去,对自己下一步的职业目标将产生什么影响。
第二个方面,个人的职业兴趣是不是跟工作相匹配。
这里讨论的,是同一份工作,可能因为公司的发展、部门工作职责的调整等,让它从原本你很感兴趣的工作,变得索然无味。
第三个方面,是很多人比较容易忽略,但实际上是最重要的一个方面。
那就是要考虑家庭及工作,有没有比较大的冲突。
一般来说,刚毕业那几年的单身生活,是可以全身心都扑在工作上的。但随着有了自己的小家庭,角色变多了,时间和精力也要随之进行调整。
工作可以有很多个选择,任何一家公司少了我们,也不会有太大损失。但我们的家庭、我们的每一个亲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对我们的依赖和重要程度,都远远超出工作对我们的依赖和重要程度。
因此,当一份工作的工作时间、地点等各方面,跟家庭对自己的需要发生了较大冲突时,也是我们要考虑辞职的时候。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