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工作只是为了赚钱,你还会坚持吗?

如题所述

工作,于你而言意味着什么?

可能大多数人的答案都是赚钱,这当然没有错。

进入职场后,我们不知多少次看到这么一句话——“拿多少钱,办多少事”。

想必你也深深认同这句话,认为既然老板就给我5000元工资,那么我就只做价值5000元的工作,多一分也不愿再做了。

这种想法,和我们上学时想的“60分万岁,多一分浪费”,是不是只要及格了,你就没有浪费自己学习的时间呢?

所以,当别人用高分换来奖学金的时候,你躲在宿舍里打游戏;

所以,当别人干着价值5万+的工作时,你还在出租的房子里打游戏。

如果你真的相信“拿多少钱,办多少事”,就该明白,别人的工资之所以高,就因为他付出了10倍之于你的努力。

如果每天上班只想着几点下班,每个工作日都在期盼周末,这种工作状态很可能是有问题的。

最初上班的几年,我也以为工作仅仅是为了挣钱,但是后来发现,工作的意义不止于此。

陌生的朋友见面时,一般都会问你「在哪里工作」,而你成年之后的朋友,大多数不是大学或者高中同学,而是同事。

我父亲在刚退休那段时间,极为难受,因为固有的日常节奏和朋友圈完全被打乱...以上种种现象都表明,工作不仅仅只是挣钱而已,它意味着更多的东西...

如果你工作只是为了挣钱,那么你永远都挣不了钱;

如果你不把工作当工作,那就一定能打破自己的界限。

心有多大,路就有多远,从来不是假话!

每个职场人都该明白,你能拿多少月薪,不是老板说了算,而是你自己决定的。

刚入职时,你的个人水平决定了你工资的水平。

而之后你究竟能拿多少钱,全看你为公司贡献了多少价值。

如果你一直想着“拿钱办事”,那么你就会早早地把自己限制在这一水平,也只能那那么多钱。

不要做“井底之蛙”,始终跳不出自己狭隘的圈子。

有句话说得好,“身穷穷一时,心穷穷三代”。

为什么贫穷的人一直活得困窘,很少有人发财致富?

不过是因为他们一直和钱过不去。

有人经常和几毛钱过不起,说买胡萝卜的大叔,昨天卖1.5元,今天卖2元,简直是不厚道;因为超市的鸡蛋比菜市场的要便宜,所以每每看到还去菜市场卖鸡蛋的阿姨,就说她们太傻……

你可以说,这些人勤俭持家,懂得节省,我也赞同你的观点。

但我更想说的是,正是他们的眼界,决定了他们生活的格局。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4-08
小时候梦想可能是当科学家,可能是想当商业大亨,等我们上大学好不容易“拿到”自己的专业后,结果发现工作后的选择却不一样。有的人可能很喜欢电脑行业,但是因为高考分数不够,没有机会学习这个专业,工作的时候一直只是属于兴趣爱好,却不是自己的本职工作。你会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去选择工作吗?
其实工作的本质是为了赚钱养活自己,也许听上去是那么的“惨白”,但是实际上这就是我们去工作最基本的根源。骑牛看熊记得有一个工作研究数据显示:“如果工作的内容是与自己兴趣爱好有关,那么员工的耐性和态度会好很多!如果只是为了去完成工作,而感受不到其中的激情,这样就会导致完成度不会太高。”其实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来工作,这是一件幸福的事情,但是能达到这个数据的比例恐怕连5%都不到!
如果打工者的工作比较稳定,也能获得较高的工资待遇,而自己的兴趣爱好与工作完全没有关系,这就要考虑“舍”与“得”的问题了。骑牛看熊来打个比方,近几年“沙画”比较流行,有的人早在10年前就开始将此当成兴趣爱好,但是工作却是软件公司的程序员,在这几年通过“沙画”的兴趣赚钱可能远比正式工作赚得多,也许一次婚礼上的表演或者一次节目上的演出就可以赚得很多。这时就要考虑清楚你要的到底是什么?
当我们的工作做到一定的高度,已经感觉到枯燥无味,感觉自己曾经的“不甘心”再不去做就晚了,想要去尝试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否创造新的“未来”。这样的想法其实很多人都有过,有些人也通过自己的兴趣爱好走得更远,这就好像是当你的副业超过了你的正业所赚的钱,你会放弃正业去做副业吗?骑牛看熊认为正业、副业、兴趣爱好等等可以赚钱养活自己的时候,其实做什么不重要,关键是自己能否开心高兴?也许翻过一座山又是别样的风景!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