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规矩要趁早,哪些事情,能让孩子更好适应规则呢?

如题所述

常言道“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个年龄段是孩子性格、思维、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这个年龄段教好,帮助孩子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对日后的工作生活均受益匪浅。

然而好的习惯并不好养成。给孩子建立规则、规矩要趁早,还应该讲究方法,才能事半功倍。

给孩子建立规矩要注意这6点:

1、规矩要趁早

不要总觉得孩子还小,一味放纵,推迟立规矩的时间,不然后期规则很难建立。

当孩子一岁半,开始说“不”的时候就可以给孩子立规矩了。但这个时候孩子的逻辑、规矩意识还不是很明显,家长要有耐性,规矩要简单直接,立规矩的时候要语言、表情丰富,将规矩说明白。

2、给孩子更多选择

很多家长在孩子违反规则的时候说的最多的一个字是“不”,然而“说不”并不是一个好方法。

我们可以给孩子更多的选择空间,让孩子参与规则制定,而不单纯是对规则的人。

比如吃饭的时候,孩子想吃薯片。我们不说不行,而是给孩子2个选择。可以选择在饭前吃2片,或者在饭后吃4片。

将孩子的注意力从吃薯片这件事儿上,转移到选择哪种方案,让孩子参与规则,还学会延迟需求。面对其他情况也可以类似这样给孩子更多的选择。

3、规矩不在多

规矩不是越多越好,而是立了规矩家长首先就要坚持,认真遵守。如果你设立了规矩,却没有很好的监督执行,会让孩子失去对规则的敬畏,认为守不守无所谓。

因此,当孩子用哭声对抗你的时候,你要学会转移孩子的注意,学会适当冷处理,千万不要孩子一哭就妥协,否则所有的规则都会变成摆设。

4、规矩要有弹性

规矩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要要弹性,这个弹性是随着孩子的年龄和能力变化的,而不是没有原则。

有些玩具、事物,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是有危险的,但对于年龄较大的则没有危险。这时候家长不要一味拒绝,可以给孩子讲明“等你到几岁的时候就可以做了”或者的“等你做到……就可以……”这样能够帮助孩子学会延迟等待,还有助于孩子更好的了解规则,遵守规则。

5、给孩子一个缓冲期

有时候当我们让孩子去做一件事儿时,孩子可能磨磨蹭蹭的,这时候我们可以给孩子一个缓冲期,让孩子先做几分钟自己想做的事情。

比如,我们要出门了,孩子还没收拾好,我们可以给孩子讲好,你可以再玩10分钟,10分钟后必须出门,给孩子一个缓冲,而不要强烈的制止或要求孩子去做什么事情。

6、好情绪是关键

立规矩,好的情绪是关键。

不要孩子一犯错就大吼,就惩罚。

以前常听到一句话:“不听话,打得轻”,“打一顿就老老实实的了”,打,惩罚是最简单粗暴的办法,但是在威压之下孩子的听话,是真的听话了吗,孩子只是怕了,并没有理解了规则,也不是在遵守规则。

打骂、生理上的惩罚,都是属于下下策。在立规矩之初,家长应该保持一个好的情绪,当孩子遵守规则的时候更要给孩子一些适当的奖励,让孩子体验到遵守规则的乐趣,才更有利于孩子参与、遵守规则。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11
1.早睡早起,对自身有时间上的规划,从而有时间上的自律性;2.从小诚实守信,不失信于人,做一个坦坦荡荡的人;3.尊老爱幼,不以大欺小,从小做起。
第2个回答  2020-11-11
我认为很多家长应该在孩子违规的时候,给孩子更多的选择空间,让孩子参与制定规则,设立了规矩家长也要做好监督工作,否则会让孩子失去对规则的敬畏。
第3个回答  2020-11-11
可以从他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还有他的行为习惯从这三个方面入手,比如吃饭的时候不允许看电视,看电视的时间不宜过长,到了时间就必须停止,因为这几个方面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必须所具备的行为,更重要的是让他知道哪些事情该做哪些事情不该做,这才是最重要的。
第4个回答  2020-11-09
习惯都是从小养成的,比如自己吃饭、整理玩具只要是他力所能及的事情都要从小就告诉他,那些是可以做的,哪些是不可以做的,饭前便后要洗手,早晚要刷牙,这些都是他从小就应该学会的事情,适应的越早越好带,坏习惯一旦养成再改就难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