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烷乙烯乙炔共价键键长为何不同

如题所述

乙烷乙烯乙炔中,碳原子分别取sp3、sp2、sp杂化。在它们形成这的三种杂化轨道中,s轨道成分的比例依次提高。因为s轨道电子云长轴较短,p轨道电子云长轴较长,所以杂化轨道的s成分比例越高,其电子云的长轴就越短,形成的共价键键长也就越小。

甲烷中碳为sp3杂化,乙烯中碳为sp2杂化,乙炔中碳为sp杂化。由于杂化方式不同,则碳原子半径就不同,C—H键键长也就不同,C-C 中碳原子半径>c=c中碳原子半径>碳三键中碳原子半径,所以与-H 结合后, 键长为两原子核平均间距,所以 H-C-C>h-c=c>h-c三键。

扩展资料:

对于由相同的A和B两个原子组成的化学键:键长值小,键强;键的数目多,键长值小。

在原子晶体中,原子半径越小,键长越短,键能越大。由大量的键长值可以推引出成键原子的原子半径;反之,利用原子半径的加和值可得这种化学键的典型键长。若再考虑两个原子电负性差异的大小予以适当校正,和实际测定值会符合得很好。

对于共价键键长的比较,大致可以参考以下方法:共价键强度越大,则键长越小;与同一原子相结合形成共价键的原子电负性与该原子相差越大,键长越小;(例如卤素与碳原子间形成的价键)同时,键长也与该原子形成的其他化学键类型及强度有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键长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4-04-02

乙烷(C2H6)、乙烯(C2H4)和乙炔(C2H2)都是碳氢化合物,它们的键长之所以不同,主要基于以下几个原因:

    杂化轨道类型:

    乙烷中的每个碳原子采取sp3杂化,形成四个等同的σ键,分子构型为正四面体,C-C单键和C-H单键之间键长较均匀。

    乙烯中的碳原子采取sp2杂化,形成三个σ键(两个C-H键和一个C=C双键),分子呈平面结构,C=C双键的键长大于C-H单键,但由于π键的存在,C=C双键的两个σ键的键长要比乙烷中的C-C单键稍短。

    乙炔中的碳原子采取sp杂化,形成两个σ键(两个C-H键和一个C≡C三键),三键中有一个σ键和两个π键,C≡C三键的σ键键长小于C=C双键的σ键键长,这是因为更高的电子云密度集中在更小的空间内导致更强的核间吸引力。

    键级:

    单键(如C-C单键或C-H单键)是σ键,其键级为1,键能较高,键长较长。

    双键(如C=C双键)除了一个σ键外,还有1个π键,总键级为2,键能更高,因此双键的键长较单键短。

    三键(如C≡C三键)具有1个σ键和2个π键,总键级为3,键能最高,故三键的键长最短。

    电子云密度:

    双键和三键中的π键使得电子云更加集中,原子核间的排斥力增大,导致原子核更接近,因此双键和三键的键长比相应的单键要短。

    综上所述,乙烷、乙烯和乙炔中碳原子之间的键长递减顺序为:乙烷(C-C单键) > 乙烯(C=C双键) > 乙炔(C≡C三键)。同时,碳氢键(C-H)在三种化合物中的键长相近,但在乙炔中由于碳的杂化态,C-H键长度可能会略有变化。

第2个回答  2024-04-02
乙烷、乙烯和乙炔分别含有单键、双键和三键,因此它们的共价键键长是不同的。共价键的键长取决于化学键的强度和键的性质。
1、乙烷(C2H6)中含有碳与碳之间的单键。单键通常是最长的,因为它们的键能最低。在乙烷中,碳原子之间的单键键长相对较长。
2、乙烯(C2H4)中含有碳与碳之间的双键。双键比单键更强,因此键长相对较短。双键的存在使得碳原子之间的距离缩短,因此乙烯中的碳碳键长比乙烷中的碳碳键要短。
3、乙炔(C2H2)中含有碳与碳之间的三键。三键是最强的共价键之一,因此乙炔中的碳碳键长度更短。此外,由于三键中的两个键是σ键,而另一个是π键,所以碳原子之间的距离更短,导致乙炔中的碳碳键更加紧凑。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