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社会哪些人可称得上是社会精英?

现代社会哪些人可称得上是社会精英?

定义:一个社会中真正的精英

这是我在中国强国论坛首次给出的定义:一个社会中,那些自身身处上层社会而为整个社会公平正义摇旗呐喊、忧国忧民,为社会的良性发展而奋斗的人,才是这个社会中真正的精英。

也就是说:强势群体中为弱势群体说话的那部分人才是社会中真正的精英;得到老百姓认可的精英才是社会中真正的精英。“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只有得到老百姓认可的精英才能与广大人民群众一道去真正创造历史。否则,从历史的眼光看,精英的辉煌都只不过是过眼烟云、昙花一现。

一个社会中各层次的号称精英的人群里到底有多少这里所定义的真正社会精英?

按照我的上述定义,那些只为自己利益,按他们圈内心照不宣潜规则行事的人,则实际已形成自己的利益集团。他们在为自己谋利时,是不会真正兼顾社会公平正义的,是贪得无厌的。这种人,无论其社会地位有多显赫,权力有多大,受教育程度有多高,财富有多少,都不能算作真正的社会精英。他们只不过是该社会中不愁吃穿的食客而已,贪婪地不断地掠夺和积累财富,只图自己享受。他们无社会责任感,不屑“仰望星空”,不屑探求人生真谛。尤其不正当的是,由于他们享有过多资源,有话语权,往往利用其话语权来愚弄百姓,为他们自己的利益集团贴金。实际上,这样的人不仅算不得社会精英,正相反,他们在一定程度上已成为构建和谐社会和公正社会的阻碍。一个社会是否和谐公正,大致可以用在这个社会中一个人靠自身努力来改变自身命运几率的大小来度量。几率越大,社会越公正。一旦某些个阶层形成他们自己的利益集团,遇事都心照不宣地按圈内潜规则行事,则对圈外人就是极大的不公正。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拿你身边一个没什么资源的农民家庭的大学毕业生找工作的情景与一个大学教授或是一个什么经济学家或是一个什么什么长的大学毕业生儿子或是千斤找工作的情景对比一下,就会一目了然。难道你能说这样的按圈内潜规则行事的大学教授或经济学家或什么长是这个社会的精英?显然不是。充其量,他们只能算作是这个社会他们所谓精英圈子里的人,不是这个社会里真正的精英。只有那些极力探索并以实际行动来努力增大“一个没什么社会资源的人靠自身努力来改变自身在这个社会中的地位的几率”的人,才是这个社会中的真正精英。当年的真正的中国共产党人就是这么做的,他们奋斗的结果是建立了新中国,而新中国的建立极大地提升了普通劳动者在社会中当家做主的几率,所以,当年的共产党人是社会真正的精英。

按照这个定义,只有那些富有社会责任感,时常“仰望星空”,思考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科学发展,思考整个地球及人类社会前途的人,才配社会精英这个称号。简单回顾一下中国近代的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他们的家庭富裕程度大都在当时社会的平均水平之上,可他们偏不做不愁吃穿的食客,而要路见不平一声吼,为社会的公平正义而纳喊,为广大劳苦大众的福祉而奋斗;看看当年那一批批满怀豪情奔赴延安的青年知识分子,偏不满足于小资的卿卿我我,而视社会责任为己任,视救广大劳苦大众出苦海为己任;再看看新中国成立之初回国的科学家吧,他们胸有大志,心中装着祖国和人民,义无反顾地回来报效当时虽然贫穷但充满希望的、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他们,正是这样的一批人,才是当时社会中真正的精英。

按照这个定义,只有那些胸怀博大,志向高远,忧国忧民,不以个人恩怨定向背的人,才是社会真正的精英。看看那一批批跟随共产党打江山的将军和老干部们吧,他们有坚定的信念,并没因为在运动中受到一时的冲击而动摇自己对党对领袖对事业的信念。正是当年中国共产党内积聚了一大批上述这样的真正社会精英,再加上大众的衷心拥护和支持(这种拥护和支持是必然的,因为他们不是声称代表、而是以行动代表了大众的利益),党的事业,人民的事业才无往而不胜,才会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那些片面哭述“伤痕”的人,完全以他们的个人恩怨定向背,不顾整体事实和大众利益而攻其一点不计其余,肆意把历史当成“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以快一己之私,哭哭涕涕,胸无大志,毫无信念,有奶便是娘,能配精英的称呼吗?这些毫无社会责任感、毫无骨气、见风使舵的人,无论后来混得有多牛,仅食客而已,可怜可悲。从历史的角度看,凡是为真理为大众奋斗的人都是可歌可泣的,凡是以个人恩怨定向背、无社会责任感、有奶便是娘、仅为一己之私的人,都是过眼烟云,风光一时,过世即遭弃,终成笑谈。

现在摆在全党全军全国人民面前的问题是:在被忽悠这么许多年后,我们党内是否还仍然积聚着这样一大批真正忧国忧民的社会精英?一大批不计个人得失或少计个人得失的真正践行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社会精英?一大批真正的既有真才实学又有强国信念的社会精英?

如果是,则甚幸;如果答案是不知道,则需立即反思;如果答案是否,则要立刻采取果断行动。

参考资料:http://blog.sina.com.cn/s/blog_4011912d0100ceuw.html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03-11
应该是生物工程吖,电子通讯,金融类的比较可以促进科技,经济发展的人才吧。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