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坡之词旷,稼轩之词豪。无二人之胸襟而学其词,犹东施之效捧心也。

有谁知道王国维《人间词话》中东坡之词旷,稼轩之词豪。无二人之胸襟而学其词,犹东施之效捧心也。的解释?
就是详细一点的解释啦~~~要写作业,拜托啦~~~~

你好!

    “东坡之词旷,稼轩之词豪。无二人之胸襟而学其词,犹东施之效捧心也。”大意为:

    苏东坡词之所以好,在于超旷的胸襟,辛弃疾的词之所以好,在于豪放的气度。如果没有他们二人所具有的心胸和气魄而去仿学他们诗词的写作,就好像是丑女东施效仿美女西施用手捂住胸口(以为自己学的很美)一样,惹人耻笑。

    这说明,要创作好的文艺作品,必须先提升作家的精神境界。

    “捧心”二字来自“西子捧心”的典故:

    《庄子·天运》:“故西施病心而矉其里,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矉其里。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挈妻子而去之走。彼知矉美,而不知矉之所以美。”这里的捧心就是指西施心脏病发作时用手捂住胸口。

    东施效颦:比喻模仿别人,不但模仿不好,反而出丑。有时也作自谦之词,表示自己根底差,学别人的长处没有学到家。

    效:效仿;

    颦:同矉,皱眉头的意思。

    东施:越国的丑女,代指丑妇。

    东施效颦故事:

    从前西施心口疼痛而皱着眉头在邻里间行走,邻里的一个丑女人看见了认为皱着眉头很美,回去后也在邻里间捂着胸口皱着眉头。

    邻里的有钱人看见了,紧闭家门而不出;贫穷的人看见了,带着妻儿子女远远地跑开了。那个丑女人只知道皱着眉头好看,却不知道皱着眉头好看的原因。

希望对你有帮助。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8-02-17
是说,苏轼的词大部分写的旷达脱俗,辛弃疾的词大多写的豪放壮烈。没有这两个人的这种广大的胸襟而学习这两人的诗词或模仿他们的诗作的话,就好像东施效颦一样。
东施效颦,懂吗?
《庄子》:“东施效颦”。
西施知道吧?她有心脏病,犯病的时候眉头会一皱,看起来更加惹人怜爱。有个丑女,也学习她皱眉头,结果丑上加丑,就把她叫做东施。
具体的:
王国维论诗词而首论士大夫的人生境界,他说:“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 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第 220页)此说通于豪杰之士之写实者邻于理想,理想者合乎自然之说。出入宇宙人生,始为眼界 大,入乎其内,为感慨之深,出乎其外则不拘于自家哀戚而有高致。所以士大夫之人生,应成大事 业做大学问而经历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 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干百度,回头蓦见(当作“蓦然回首”),那人 正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第203页)这段文字影响之大不’ 止在词学,对学人于人生道路上成大事业、做大学问之激励也有目共睹,此为大词人的人生境 界,也是中国传统士大夫的人生境界。其追寻、坚守、创获的精神非大词人不能有,其言也非大词 人不能道。王国维论诗词特重士大夫的人生境界,所以他不以别调看待苏轼、辛弃疾。他说:“东 坡之词旷,稼轩之词豪。无二人之胸襟而学其词,犹东施之效捧心也。”(第213页)所重在苏轼为 高士之胸怀,辛弃疾为英雄之襟抱,故成就其词乏“旷”与“豪”。他又说:“读东坡、稼轩词,须观其 雅量高致,有伯夷、柳下惠之风。”(第213页)苏为天际高人,辛为一世英杰,气局宏远,王国维正 是以天下第一流人物的胸襟性情论词人。他因而判断:“苏、辛,词中之狂,白石犹不失为狷。” (第213页)他论辛弃疾,以为“堪与北宋人颉颃者,惟一幼安耳……幼安之佳处,在有性情,有境 界。即以气象论,亦有‘横素波、干青云’之概,宁后世龌龊小生可拟耶?”(第213页)王国维论词 重南唐与北宋,于南宋惟取辛弃疾,是因为辛弃疾有性情、有境界、有气象。此说论人也兼论词, 在王国维词学思想中,性情与境界为一,与气象为一,人与词为一。境界生于性情,而气象随之。 性情为人之本,而境界为文学之本,为诗词之本,气象则为外在的体现。其论苏、辛为第一流士大夫而异于卑卞龌龊的小生,正如李煜为士大夫之词异于伶工娱人之艳歌。王国维的词学思想,关键正在“士大夫之词”,故轻《花间》而重南唐,轻南宋而重北宋。其标准不仅为境界,而在于气局内涵的宏大,气象的高古,性情的深厚纯真。明乎此,始能深解王国维论词之用心。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09-02-09
写什么人的诗就要懂那个人啊

苏东坡 和辛弃疾的胸襟宽广 小那些小人就很难理解了

像东施(丑女)穿的衣服和西施(美女)一样 还是很丑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