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 酸和碱的知识点,越详细越好。。

写得好会追加哦

酸碱的电离理论:
酸: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都是氢离子的化合物。例如:H2SO4(硫酸),HCl(盐酸),HNO3(硝酸),H2CO3(碳酸)
碱: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都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例如 :NaOH(氢氧化钠),KOH(氢氧化钾),Ca(OH)2(氢氧化钙),NH3·H2O(氨水)
盐:电离时生成含有金属阳离子(或NH4铵根)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例如:Na2CO3(碳酸钠),CuSO4(硫酸铜) ,NH4NO3(硝酸铵)
仅由氢离子和酸根离子结合生成的化合物为酸。
由金属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的化合物为碱。
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结合生成的化合物为盐,不一定都是如此。例子如CU2(OH)2CO3碱式碳酸铜,有氢氧根
酸碱盐类化合物一定含有非金属元素。
编辑本段种类
在化学上,广义的盐是由阳离子(正电荷离子)与阴离子(负电荷离子)所组成的中性(不带电荷)的离子化合物
⒈和酸发生反应[复分解反应]酸+盐→新盐+新酸(强酸→弱酸)这里的盐可以是不溶性盐。但不能是不溶于酸的盐
[举例]2HCl+Na2CO3=H2O+CO2↑+2NaCl (碳酸不稳定会继续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
⒉和碱发生反应[复分解反应]碱(可溶)+盐(可溶)→新碱+新盐
[举例]2NaOH+CuSO4=Cu(OH)2↓+Na2SO4
⒊和某些金属反应[置换反应]盐+金属单质(某些)→新金属单质+新盐
反应中的金属一定要比盐中的金属活泼才可以把它给置换出来
[举例]Zn+CuSO4=ZnSO4+Cu (有一个金属活泼性顺序表,活泼性依次减弱:钾 钙 钠 镁 铝 锌 铁 锡 铅 氢 铜 汞 银 铂 金。在这个实例中,锌(Zn)的活泼性在铜(Cu)之前,所以可以把铜置换出来。) 
盐也分为正盐,酸式盐,中性盐,碱式盐,复盐。
正盐:单由金属离子(包括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
酸式盐:由金属离子(包括铵根离子)、氢离子 酸根离子和非金属离子构成
碱式盐:由金属离子(包括铵根离子)、氢氧根离子 酸根离子和非金属离子构成
复盐:由不同金属离子(包括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
碱式盐详细解释 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除酸根离子外还有氢氧根离子,阳离子为金属离子(或铵根)的盐。
酸跟碱反应时,弱碱中的氢氧根离子部分被中和,生成的盐为碱式盐。碱式盐,二元碱或多元碱才有可能形成碱式盐。碱式盐的组成及性质复杂多样。碱式碳酸铜Cu2(OH)2CO3和碱式氯化镁Mg(OH)Cl等都属于碱式盐。
碱式盐是碱被酸部分中和的产物。
编辑本段盐的种类
关于盐呈酸性碱性的口诀:"谁强显谁性"
比如强酸弱碱盐显酸性,强碱弱酸盐显碱性,
但如果是强酸强碱盐或弱酸弱碱盐就显中性。
说明:强酸性的物质(或化合根)有: Cl (氯) NO3(硝酸根) SO4(硫酸根)等
弱酸性的物质(或化合根)有:CO3(碳酸根)等
强碱类的物质(或化合根)有:Na(钠)、K(钾)等
弱碱类的物质(或化合根)有:NH4(铵根)、Cu(铜)等
强酸强碱盐:中性(pH=7)(如:NaCl KNO3)
强酸弱碱盐:酸性(pH<7)(如:NH4ClCuSO4)
弱酸强碱盐:碱性(pH>7)(如:Na2CO3)
编辑本段酸碱盐口诀
钾钠铵硝酸盐可溶(含有钾、钠、铵和硝酸根元素的盐可溶于水)
盐酸盐除银汞铅(盐酸盐即是氯,即氯化银、氯化汞、氯化铅不溶)
硫酸钡铅独两种(即硫酸钡、硫酸铅不溶)(钙、银是微溶)
其余大多都不溶(除了上两句提到的,其他的盐大多不溶)
碱类常见溶五种
钾钠钡钙铵可溶(即只有氢氧化钾、氢氧化钠、氢氧化钡、氢氧化铵可溶、氢氧化钙微溶)
不妨请来酚酞试
保证杯杯都变红(酚酞用于检验碱的存在,遇碱从无色变红)
碳酸根、硅酸根、磷酸根溶三种(三种是指钾、钠、铵,即碳酸钾、碳酸钠、碳酸铵、硅酸铵……)
其余通通都不溶(除了钾、钠、铵,其他的都不溶)
盐的化学式:金属开头+酸根结尾(如碳酸钠)
碱的化学式:金属开头+氢氧根结尾(如氢氧化钠)(除NH3·H2O 氨水)
酸的化学式:氢元素开头+酸根结尾(如盐酸HCl、硝酸HNO3)
钾钠铵盐都可溶,
硝酸盐遇水影无踪,
氯化物不溶氯化银,(氯化物中,只有氯化银不溶)
硫酸盐不钡钙银微,(硫酸盐中,硫酸钡不溶,硫酸银、硫酸银微溶)
碱类不溶是多数,
除去钙钡钾钠铵,(氢氧化钙微溶,氨水具有挥发性)
硝酸盐,亚硫酸盐,
溶解只有钾钠铵。
(只适用于初中!!!!)
编辑本段通性酸的通性
有腐蚀性,溶液呈酸性,能与活泼金属发生反应,碱,某些盐和金属氧化物反应 与排在氢之前的活泼金属反应生成盐和氢气 ,与指示剂反应. 酸性溶液不一定是酸,但是酸一定是酸性溶液。
碱的通性
有腐蚀性。溶液呈碱性,能与酸,某些盐,非金属氧化物反应 ,某些碱能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与指示剂反应 碱性溶液不一定是碱,但是碱一定是碱性溶液
盐的通性
有些盐有微弱的腐蚀性,溶液的酸碱度根据盐的性质判定,能与某些酸,碱,盐反应
还能和其他某些化合物反应
编辑本段读法
酸:含氧酸的读法是把氢和氧去掉,剩下什么叫什么酸
例:H2SO4,去掉氢和氧之后剩下硫,所以叫硫酸(HNO3念硝酸除外)
无氧酸的读法是氢某酸
例:HCl,除去氢还剩氯,所以叫做氢氯酸 (也称盐酸)
碱:碱的读法是氢氧化某
例:NaOH,去掉氢氧还有钠,所以叫氢氧化钠
根据化合价的不同,还可以读作:氢氧化亚某
例:Fe(OH)3氢氧化铁,Fe(OH)2氢氧化亚铁
盐:一般叫做某酸某,但是有些特殊的读法
酸式盐:叫某酸氢某(酸式盐就是有氢离子的盐)
亦可叫做酸式某酸某
例:NaHCO3叫碳酸氢钠
碱式盐:叫某酸氢氧化某(碱式盐就是有氢氧根离子的盐)
也可以叫碱式某酸某,羟基某酸某
例:Cu2(OH)2CO3叫碱式碳酸铜,Ca5(OH)(PO4)3叫羟基磷酸钙
下面详细说明:
编辑本段酸的性质
酸+碱=盐+水 即:中和反应。反应条件:无 反应类型:复分解反应
例:H2SO4(酸)+Mg(OH)2(碱)= MgSO4(盐)+ 2H2O(水)
酸+盐=新酸+新盐 反应条件:1.有气体或者水或者沉淀生成才能反应 2.盐必须溶于酸:例如BaSO4不能与酸反应,因为它不溶于酸(初中化学不讨论) 反应类型:复分解
例:2HCI(酸)+Na2CO3(盐)= H2CO3(新酸)+ 2NaCl(新盐)
但是碳酸不稳定:H2CO3=H2O+CO2↑这样就有气体和水生成了
酸+活泼金属=盐+氢气 反应条件:金属是活泼金属 反应类型:置换
例:2HCl(盐酸)+Fe(活泼金属)= FeCl2(盐)+H2↑(氢气)
酸+碱性氧化物=盐+水 反应条件:无 反应类型:复分解
例:H2SO4(酸)+CuO(碱性氧化物)= CuSO4(盐)+H2O(水)
口诀:钾钠铵盐硝酸盐,全能溶于水中间
盐酸盐不溶银亚汞,硫酸盐不溶钡和铅
碳酸盐类多不溶,易溶只有钾钠铵
碱类能溶钾钠钙钡铵
编辑本段酸的通性
⑴酸溶液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不能使无色的酚酞试液变色。
⑵酸能与活泼金属反应生成盐和氢气
⑶酸能与碱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⑷酸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⑸酸能与某些盐反应生成新的盐和新的酸
编辑本段碱的性质
碱+酸(见酸的性质)
碱+盐=新碱+新盐 反应条件:碱和盐必须都溶于水,有沉淀生成(二者同时满足)
反应类型:复分解反应 条件:反应有沉淀或有水或有气体生成。(简记:上“↑”、下“↓”、水“H2O)
例:Ca(OH)2(碱)+ K2CO3(盐)= CaCO3↓(新盐)+ 2KOH(新碱)
碱+一些非金属氧化物=盐+水 反应条件:非金属氧化物是酸性氧化物 反应类型:复分解
例:Ca(OH)2(碱)+ CO2(非金属氧化物)= CaCO3↓(盐)+ H2O(水)
此反应用于鉴别CO2。
编辑本段盐的性质
盐+酸-(见酸的性质)
盐+碱-(见碱的性质)
盐+盐=新盐+新盐 反应条件:盐必须都溶于水,生成物中有沉淀(二者同时满足)
反应类型:复分解
例:BaCl2+Na2So4=BaSO4↓+2NaCl
这是一个沉淀的反应
盐+某些金属=新盐+新金属 反应条件:盐能溶于水,金属的活动性比盐中的大(二者同时满足) 反应类型:置换
例:CuSO4(盐)+ Fe(金属)=FeSO4(新盐)+ Cu(新金属)
但是有些金属无法实现此反应,即除钾钙钠以外,因为他们和水就反应了
酸性氧化物:
溶于水之后呈酸性的物质(一般是非金属氧化物)
例CO2(二氧化碳)溶于水后是碳酸,碳酸是酸性的,所以CO2是酸性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
同上类似,水合后是碱性的物质(一般是金属氧化物)
例CaO(氧化钙)溶于水后溶液呈碱性,故CaO(氧化钙)是碱性氧化物 关于酸碱盐的反应性质,需要知道什么是可溶物,什么是不溶物
那么有一个口诀:
都溶硝酸钾钠铵 即意为:硝酸,钾,钠,铵的盐都是能溶于水的
碳酸没有三价盐 即意为:一般认为,碳酸盐中的金属离子没有3价的
盐酸除银汞 即意为:银和汞的氯化物不溶于水
硫酸去钡铅 即意为:钡和铅的硫酸盐不溶于水
碱溶有五位 .......
钾钠铵钙钡 即意为(合上句):一般情况碱只有5个能溶于水:钾钠铵钙钡 (钙为微溶)
编辑本段离子的鉴别
氯离子:银盐(除氯化银)
硫酸根离子:钡盐(除硫酸钡)
铵根离子:碱(任意)
氢氧根离子:铵根
氢离子:碳酸盐和澄清石灰水 碱
碳酸根离子:酸(除碳酸),钙盐,钡盐(除碳酸钙和碳酸钡)
铁离子:2价铁离子是浅绿色,3价是黄色(指溶液) 注:Fe(OH)2溶液为红褐色。
铜离子:2价铜离子是蓝色(指溶液) (无水硫酸铜为白色)
故CaO是碱性氧化物
酸碱盐疑问
⒈ 氯化钠晶体不能导电,是因为氯化钠晶体中不存在带有电荷的微粒,这句话对吗?
不对,因为氯化钠是典型的离子化合物,其中含有钠离子和氯离子,但由于阴、阳离子的静电作用,氯化钠晶体中的和按一定规则紧密地排列着,只能在一定振幅范围内振动,不存在可以自由移动的离子。所以,干燥的氯化钠不导电是因为其中的带电微粒(即阴、阳离子)不能自由移动。
⒉ 氯化氢溶于水可电离产生,故氯化氢属于离子化合物,对吗?
不对,氯化氢是典型的共价化合物,它是由氯化氢分子构成。在氯化氢分子中氢原子和氯原子以一对共用电子对结合在一起,由于氯原子的得电子能力强于氢原子,所以共用电子对偏向氯原子,偏离氢原子。当氯化氢溶于水时,由于水分子的作用使该共用电子对完全由氯原子享用,即相当于氯原子完全获得了一个电子,形成了氯离子,氢原子完全失去唯一的电子,形成了氢离子。类似的离子如硫酸,它属于共价化合物,但溶于水后可电离产生。
⒊ 酸溶液与酸性溶液是不是一回事?
酸溶液是酸的水溶液,它显酸性,溶液中的阳离子只有氢离子。酸性溶液是显酸性的溶液,溶液中也有氢离子,但阳离子不一定只有氢离子,因此酸性溶液不一定是酸溶液,例如溶于水时,电离产生的阳离子除了氢离子外还有钠离子,所以也表现出酸性,可使石蕊变红色。但只是呈酸性的溶液,不一定是酸溶液。
⒋ 只要在反应中能生成盐和水,则该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对吗?
不对,因为中和反应是特指酸和碱之间发生的反应,它属于复分解反应,而反应中能生成盐和水,未必一定是复分解反应。如就不是复分解反应,那更谈不上中和反应,即使是生成盐和水的复分解反应也未必是中和反应,如,虽然能生成盐和水,但由于反应物不是酸与碱,所以不是中和反应。
⒌ 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此话对吗?
碱性氧化物是指能与酸起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大多数金属氧化物是碱性氧化物,可以说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但不能说金属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是金属氧化物但不是碱性氧化物。
⒍ 怎样保存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怎样检验久置的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是否变质?
固体氢氧化钠吸湿性特强,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潮解;还能跟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起反应生成碳酸钠而变质;氢氧化钙虽不像氢氧化钠那样潮解,但也有吸湿性,同时也容易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所以氢氧化钠、氢氧化钙都必须密封保存。
不仅固态的氢氧化钠、氢氧化钙需密封保存,而且它们的水溶液由于容易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也必须密封保存。
久置的氢氧化钠、氢氧化钙,往往因吸收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部分变质为碳酸钠、碳酸钙,要检验它们是否变质,只要加足量稀盐酸即可,如果有气体产生表示已变质,否则未变质。
⒎ 结晶水合物中通常含有两种或多种微粒。那么硫酸铜晶体究竟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
判断纯净物与混合物的依据是看该物质的组成(或构成)是否固定,而不是看该物质中所含微粒的种数。硫酸铜晶体的化学式为CuSO4·5H2O,即该晶体中微粒与分子之间的个数比是固定的,为1:5,所以硫酸铜晶体中各元素之间的质量比是固定的,由此可知硫酸铜晶体是纯净物。类似的碳酸钠晶体也是纯净物。
⒏ 碳酸钠属于盐,为什么其水溶液呈碱性?
碳酸钠溶于水后电离产生,和水分子发生如下反应:,溶液中产生一定量的离子,所以溶液显碱性,如果给碳酸钠溶液加热,可产生更多的,使溶液的碱性更强。
⒐ 为什么硝酸钾、硝酸钠、硫酸钡等物质一般不与其他物质发生复分解反应。
物质间发生复分解反应必须满足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即生成物中必须有水或气体或沉淀,硝酸钾是盐,盐能与酸、碱、盐起反应,分别生成新酸、新碱与新盐,但硝酸钾与酸、碱、盐反应后所生成的新酸是硝酸,生成的新碱是氢氧化钾,生成的新盐必定是硝酸盐或钾盐,其中既无气体也没有沉淀,而反应又不生成水,不具备复分解反应发生时对生成物的必要条件,同理,硝酸钠一般也不发生复分解反应。
根据复分解反应进行的条件,反应物必须可溶于水或酸,而硫酸钡既不溶于水又不溶于酸,所以硫酸钡不可能发生复分解反应。
⒑ 鉴别氯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时,除了加溶液、溶液外,为什么还要加稀硝酸?以钠盐为例说明。
强碱,强酸,弱酸,弱碱
在含有氯离子或硫酸根离子的溶液鉴别反应中,必须加入稀硝酸以排除其它离子的干扰,如碳酸根离子,亚硫酸根离子等。
酸----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所谓强酸、弱酸是相对而言,
----酸溶于水能发生完全电离的,属于强酸。如HCl、H2SO4、HNO3、HBr、HI、
----酸溶于水不能发生完全电离的,属于弱酸。如碳酸、H2S、HCN、HF、磷酸、甲酸(HCOOH)、乙酸、等。
碱----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所谓强碱、弱碱是相对而言,
----碱溶于水能发生完全电离的,属于强碱。如KOH、NaOH、Ba(OH)2、Ca(OH)2、---活泼的金属对应的碱一般是强碱。
----碱溶于水不能发生完全电离的,属于弱碱。如一水和氨、氢氧化镁(中强碱)、氢氧化铝、氢氧化锌等。
⒒酸或碱加水,溶液是否可以由酸变碱,由碱变酸?
不可以,加水只可稀释溶液,使其酸性或碱性的的程度降低,不会使其由酸变碱,由碱变酸。
相互关系
⑴金属单质 + 酸 -------- 盐 + 氢气 (置换反应)
1. 锌和稀硫酸Zn + H2SO4==== ZnSO4 + H2↑
2. 铁和稀硫酸Fe + H2SO4 ====FeSO4 + H2↑
3. 镁和稀硫酸Mg + H2SO4 ==== MgSO4 + H2↑
4. 铝和稀硫酸2Al +3H2SO4 ==== Al2(SO4)3 +3H2↑
5. 锌和稀盐酸Zn + 2HCl ====ZnCl2 + H2↑
6. 铁和稀盐酸Fe + 2HCl ====FeCl2 + H2↑
7. 镁和稀盐酸Mg+ 2HCl ==== MgCl2 + H2↑
8. 铝和稀盐酸2Al + 6HCl ====2AlCl3+ 3H2↑
⑵金属单质 + 盐(溶液) ------- 另一种金属 + 另一种盐
1. 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Fe + CuSO4 ==== FeSO4 + Cu
2. 锌和硫酸铜溶液反应:Zn + CuSO4 ==== ZnSO4 + Cu
3. 铜和硝酸汞溶液反应:Cu + Hg(NO3)2==== Cu(NO3)2+ Hg
⑶碱性氧化物 +酸 -------- 盐 + 水
1. 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Fe2O3 + 6HCl==== 2FeCl3 + 3H2O
2. 氧化铁和稀硫酸反应:Fe2O3 + 3H2SO4==== Fe2(SO4)3+3H2O
3. 氧化铜和稀盐酸反应:CuO + 2HCl ==== CuCl2+H2O
4. 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CuO + H2SO4==== CuSO4+ H2O
5. 氧化镁和稀硫酸反应:MgO + H2SO4==== MgSO4+ H2O
6. 氧化钙和稀盐酸反应:CaO + 2HCl ==== CaCl2 + H2O
⑷酸性氧化物 +碱 -------- 盐 + 水
1.苛性钠暴露在空气中变质:2NaOH + CO2 ====Na2CO3 + H2O
2.苛性钠吸收二氧化硫气体:2NaOH + SO2 ==== Na2SO3 + H2O
3.苛性钠吸收三氧化硫气体:2NaOH + SO3====Na2SO4 + H2O
4.消石灰放在空气中变质:Ca(OH)2 + CO2 ==== CaCO3 ↓+ H2O
5. 消石灰吸收二氧化硫:Ca(OH)2 + SO2 ==== CaSO4 ↓+ H2O
⑸酸 + 碱 -------- 盐 + 水
1.盐酸和烧碱起反应:HCl + NaOH ==== NaCl +H2O
2. 盐酸和氢氧化钾反应:HCl + KOH ==== KCl +H2O
3.盐酸和氢氧化铜反应:2HCl + Cu(OH)2==== CuCl2 + 2H2O
4. 盐酸和氢氧化钙反应:2HCl + Ca(OH)2 ==== CaCl2 + 2H2O
5. 盐酸和氢氧化铁反应:3HCl + Fe(OH)3 ====FeCl3+ 3H2O
6.氢氧化铝药物治疗胃酸过多:3HCl + Al(OH)3 ==== AlCl3+ 3H2O
7.硫酸和烧碱反应:H2SO4 + 2NaOH==== Na2SO4 + 2H2O
8.硫酸和氢氧化钾反应:H2SO4 + 2KOH ====K2SO4 + 2H2O
9.硫酸和氢氧化铜反应:H2SO4 + Cu(OH)2 ====CuSO4 + 2H2O
10. 硫酸和氢氧化铁反应:3H2SO4 + 2Fe(OH)3==== Fe2(SO4)3 + 6H2O
11. 硝酸和烧碱反应:HNO3+ NaOH ==== NaNO3 +H2O
⑹酸 + 盐 -------- 另一种酸 + 另一种盐
1.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2.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3.碳酸镁与稀盐酸反应: MgCO3 + 2HCl === MgCl2 + H2O + CO2↑
4.盐酸和硝酸银溶液反应:HCl + AgNO3=== AgCl↓ + HNO3
5.硫酸和碳酸钠反应:Na2CO3 + H2SO4 === Na2SO4 + H2O + CO2↑
6.硫酸和氯化钡溶液反应:H2SO4 + BaCl2==== BaSO4 ↓+ 2HCl
⑺碱 + 盐 -------- 另一种碱 + 另一种盐
1.氢氧化钠与硫酸铜:2NaOH + CuSO4==== Cu(OH)2↓ + Na2SO4
2.氢氧化钠与氯化铁:3NaOH + FeCl3 ==== Fe(OH)3↓ + 3NaCl
3.氢氧化钠与氯化镁:2NaOH + MgCl2 ==== Mg(OH)2↓ + 2NaCl
4. 氢氧化钠与氯化铜:2NaOH + CuCl2 ==== Cu(OH)2↓ + 2NaCl
5. 氢氧化钙与碳酸钠:Ca(OH)2 + Na2CO3 === CaCO3↓+ 2NaOH
编辑本段中和反应
英文:neutralization reaction
酸和碱互相交换成分,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中和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中和反应的实质是:H+和OH-结合生成水(H2O)。
酸+碱→盐+水 例如HCl+NaOH=NaCl+H2O
(注意: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
如:2NaOH+CO2= Na2CO3+H2O)
所以只要酸碱发生了反应就叫中和,不管进行到何种程度。
判断是否完全中和是以酸碱是否恰好完全反应作为标准的。
在酸碱滴定中的理论值和实际值总有相差,来看看这个:
酸碱滴定中三个重要的点:
当量点:酸的当量数=碱的当量数(二者正好完全反应)
终点:指示剂变色的点.
中和点:酸碱滴定过程中,容易恰成中性的点. 即pH=7
注意:(当量点才是恰好完全反应的点)
当量点不一定等于终点.
当量点不一定等于中性.
当量点无法直接观察到,滴定时酸碱的强弱不同,达到滴定终点时溶液的酸碱性就不同,需选择适当指示剂使终点等于当量点,以作为判断标准.
指示剂的选择:
①强酸与强碱的中和滴定
当量点溶液的pH=7,这时既可选酚酞做指示剂,也可选甲基橙做指示剂.一般不用紫色石蕊试液做指示剂,因其颜色突变不明显.
②强酸与弱碱的中和滴定
当量点溶液显酸性,溶液pH<7,最好选甲基橙、甲基红做指示剂,一般不选酚酞试液做指示剂.因为酚酞溶液遇酸不变色。
③弱酸与强碱的中和滴定
当量点溶液显碱性,pH>7,这时最好选酚酞做指示剂,一般不选甲基红和甲基橙做指示剂.
酸碱反应产生热量:
强酸强碱反应,1mol氢离子与1mol氢氧根离子反应,△H=-57.3KJ
编辑本段中和反应的应用1.改变土壤PH
在土壤里,由于有机物在分解的过程中会生成有机酸,矿物的风化也可能产生酸性物质,空气污染造成酸雨,也会导致一些地方的土壤呈酸性,这些都不利于作物的生长。施用适量的碱,能中和土壤里的酸性物质,使土壤适合作物生长,并促进微生物的繁殖。土壤中的钙离子增加后,能促使土壤胶体凝结,有利于形成团粒,同时又可供给植物生长所需的钙元素。
2.处理废水
工厂里的废水常呈现酸性或碱性,若直接排放将会造成水污染,所以需进行一系列的处理。碱性污水需用酸来中和,酸性污水需用碱来中和,如硫酸厂的污水中含有硫酸等杂质,可以用熟石灰来进行中和处理。生成硫酸钙沉淀和水。
3.医药卫生
⑴ 人的胃液呈酸性,当胃液的PH值为0.8~1.5时,有助于食物消化.如果胃酸过多就会使人感到不适,这时医生就会让你口服一些碱性药物,使碱与胃酸反应生成无毒的中性物质.用含氢氧化铝 的药片治疗胃酸过多,生成氯化铝和水。
⑵被蚊虫叮咬后可在患处涂含有碱性物质(如NH3·H2O)的药水(蚊虫能分泌出蚁酸)
4.调节溶液PH
在科学实验室里,经常要把溶液的PH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如果溶液的酸性或碱性太强,就可以用适当的碱或酸调节溶液的PH.
编辑本段学习口诀
1.电离口诀:“电离电离,遇水便离”。 说明:“遇水便离”是指酸、碱、盐在溶解于水时便同时发生电离,并不是通电后才发生电离。
2.酸碱盐溶液导电原因口诀:“溶液能导电,原因仔细辨,光有离子还不行,自由移动是关键”。 说明:“光有离子还不行,自由移动是关键”是指如果溶液中存在离子,若这些离子不能自由移动,该溶液仍不能导电。只有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时,溶液才能导电。[1]
3.浓盐酸的特性口诀:“无色刺激有酸味,浓酸挥发成白雾;要问白雾是什么,它是盐酸小液滴”。 说明:若将“它是盐酸小液滴”改为“它是硝酸小液滴”,即成为浓硝酸的特性。
4.浓硫酸的特性口诀:“无色粘稠油状液,不易挥发把水吸;腐蚀皮肤使碳化,沾上硫酸用布拭”。 说明:“把水吸”是指浓硫酸有吸水性,从而推知浓硫酸可作干燥剂。 “沾上皮肤用布拭”是指如果皮肤上沾上硫酸,应立即用布拭去,再用水冲洗。而不能象处理其它酸一样先用水洗。
5.指示剂遇酸、碱溶液变色口诀:“石蕊遇酸紫变红,酚酞遇酸影无踪;石蕊遇碱紫变蓝,酚酞遇碱红艳艳。” 说明:“影无踪”是指无色酚酞试液遇酸不变色(仍为无色)。 “石蕊遇碱”、“酚酞遇碱”,这里的碱是指碱溶液。若是不溶性碱,则不能使指示剂变色。
6.稀释浓硫酸的方法口诀:“稀释浓硫酸,应防酸飞溅,要把浓酸注入水,同时再搅拌”。 说明:“应防酸飞溅”,是因为浓硫酸溶于水时会放出大量的热,如果把水注入浓硫酸里,水的密度较浓硫酸小,会浮在酸上面,溶解时放出的热会使水立即沸腾,使硫酸液滴向四周飞溅。
7.硝酸、浓硫酸跟金属反应口诀:“硝酸浓硫酸,氧化性很强,遇到金属后,生水不生氢”。 说明:“生水不生氢”是指生成水而不生成氢气。
8.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意义及应用口诀: <1>意义:“金属位置越靠前,金属活动性越强。” <2>应用:①金属跟酸的置换反应:“氢前金属能置氢,氢后金属不反应。”②金属跟盐的置换反应:“前面金属是单质,后面金属盐溶液,除去钾钙钠钡外,置换反应都成立。” 说明:“后面金属盐溶液”是指排在后面的金属形成的盐必须是可溶性盐,不溶性盐不能跟金属发生置换反应。 “除去钾钙钠钡外”是指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最前面的钾、钙、钠及金属钡的活性很强,将它们投放盐酸溶液中时,它们首先跟溶液中的水反应,而不能置换出盐中的金属,故应除去这四种金属。
9.氢氧化钠的特性及俗名口诀:“白色易溶并放热,吸水潮解味道涩。由于腐蚀有俗名:火碱烧碱苛性钠”。 说明:“易溶并放热”是指氢氧化钠易溶于水,并在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
10.盐和碱的溶解性规律口诀:“钾钠铵盐硝酸盐,溶入水中都不见。硫酸钡、氯化银,白色沉淀现象明。碳酸钾钠铵溶,碳酸铝铁影无踪。要问碱类溶多少,钾钠钡钙铵中找”。 说明:“硫酸钡、氯化银,白色沉淀现象明”是指硫酸盐中只有硫酸钡不溶,其余都溶;盐酸盐(即氯化物)中只有氯化银不溶,其余都溶。 “碳酸钾钠铵溶,碳酸铝铁影无踪”是指碳酸盐中只有碳酸钾、碳酸钠、碳酸铵溶于水,碳酸铝、碳酸铁不存在或遇水便分解了,其余都不溶于水。 “要问碱类溶多少,钾钠钡钙铵中找”是指碱类中只有氢氧化钾、氢氧化钠、氢氧化钡和氢氧化铵四种碱可溶,氢氧化钙微溶,其它碱都不可溶。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3-14
第十单元 酸和碱
[考点梳理]
考点1 常见酸的主要性质和用途,认识酸的腐蚀性。
1.盐酸的性质和用途。
(1)纯净的浓盐酸是无色液体、有刺激性气味、打开瓶盖后在瓶口产生白雾—--有挥发性。常用浓盐酸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7%,密度为1.19g/cm3 。有腐蚀性。
(2)盐酸能跟指示剂作用,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使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
盐酸能跟活泼金属反应,通常生成盐和氢气。
盐酸能跟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盐酸能跟碱反生成盐和水。
盐酸能跟某些盐反应,生成酸和新的盐。
(3)重要的化工原料;制造药物;人的胃液里含有盐酸;用于给金属除锈。
2.硫酸的性质和用途。
(1)浓硫酸是无色、粘稠油状液体,不易挥发。溶于水时放出大量的热,98%的浓硫酸的密度是1。84g/cm3 。有吸水性和脱水性,是一种腐蚀性很强的物质。
(2)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沉着容器壁慢慢地倒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的搅拌,使热量尽快的散失。
(3)硫酸能跟指示剂作用,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使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
硫酸能跟活泼金属反应,通常生成盐和氢气。
硫酸能跟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硫酸能跟碱反生成盐和水。
硫酸能跟某些盐反应,生成酸和新的盐。
(4)硫酸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用于生产化肥、农药、染料、冶炼金属、精炼石油、金属除锈以及实验室中作为干燥气体的干燥剂。
3.酸类物质具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它们溶于水后产生的阳离子全部都是氢离子。
考点2 常见碱的主要性质和用途,认识碱的腐蚀性。
1.氢氧化钠的性质和用途。
(1)白色固体;露置于空气中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潮解;易溶于水并放出大量的热。因有很强的腐蚀性因此又称为烧碱、火碱、苛性钠。
(2)氢氧化钠能跟指示剂作用,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氢氧化钠能跟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氢氧化钠能跟酸反应,生成和水。
氢氧化钠能跟某些盐反应,生成新的碱和新的盐。氢氧化钠跟氯化铁、硫酸铜溶液的反应。
(3)氢氧化钠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用于肥皂、石油、造纸、纺织和印染等工业。
2.氢氧化钙的制取、性质和用途。
(1)生石灰与水化合生成氢氧化钙,同时放出大量的热。
(2)氢氧化钙是白色粉末状固体,微溶于水,水溶液俗称石灰水,有腐蚀性。
(3)氢氧化钙能跟指示剂作用,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氢氧化钙能跟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氢氧化钙能跟酸反应,生成和水。
氢氧化钙能跟某些盐反应,生成新的碱和新的盐。氢氧化钙跟碳酸钠溶液的反应。
(4)应用于建筑业;石灰水用于检验二氧化碳的存在。
3.碱类物质具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它们溶液中存在的阴离子全部都是氢氧根离子。
考点3 会用酸碱指示剂和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1.酸碱指示剂:能跟酸或碱的溶液作用而显示不同颜色的物质,如石蕊和酚酞试液。
2.PH—表示溶液酸碱性的强弱程度。数值0—14之间。最简单的测试溶液PH的方法是使用PH试纸:将一小块PH试纸放在玻璃片上,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PH试纸上,将PH试纸显示的颜色和标准比色卡比较,得出溶液的PH值。
3.溶液酸碱性对生命活动和农作物生长的影响。
(1)中和反应:酸和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
(2)测定人体内或排出的液体的pH,可以了解人体的健康状况。
(3)许多化工生产需在一定的酸碱性的溶液中进行。
(3)测定雨水的酸碱性可以了解空气的污染情况。
(4)农作物一般在中性或接近中性的土壤中生长。酸与碱单元所涉及到的所有的化学方程式:复分解反应:
(1)碱性氧化物+酸→盐+H2O
Fe2O3+6HCl==2FeCl3+3H2O Fe2O3+3H2SO4==Fe2(SO4)3+3H2O
CuO+H2SO4==CuSO4+H2O ZnO+2HNO3==Zn(NO3)3+H2O
(2)碱+酸→盐+H2O
Cu(OH)2+2HCl==CuCl2+2H2O Cu(OH)2+H2SO4==CuSO4+2H2O
NaOH+HCl==NaCl+H2O 2NaOH+H2SO4==Na2SO4+2H2O
NaOH+HNO3==NaNO3+H2O Mg(OH)2+2HNO3==Mg(NO3)2+2H2O
Ba(OH)2+H2SO4==BaSO4↓+2H2O
(3)酸+盐→新盐+新酸
CaCO3+2HCl==CaCl2+H2O+CO2↑ Na2CO3+2HCl==2NaCl+H2O+CO2↑
HCl+AgNO3==AgCl↓+HNO3 H2SO4+BaCl2==BaSO4↓+2HCl
Ba(NO3)2+H2SO4==BaSO4↓+2HNO3
NaHCO3+HCl==NaCl+H2O+CO2↑
(4)盐1+盐2→新盐1+新盐2
KCl+AgNO3==AgCl↓+KNO3 NaCl+AgNO3==AgCl↓+NaNO3
Na2SO4+BaCl2==BaSO4↓+2NaCl BaCl2+2AgNO3==2AgCl↓+Ba(NO3)2
(5)盐+碱→新盐+新碱
CuSO4+2NaOH==Cu(OH)2↓+Na2SO4 FeCl3+3NaOH==Fe(OH)3↓+3NaCl
Ca(OH)2+Na2CO3==CaCO3↓+2NaOH NaOH+NH4Cl==NaCl+NH3↑+H2O
其它反应:
1、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CO2 +Ca(OH)2 ==CaCO3↓+ H20
现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用澄清石灰水可以检验CO2,也可以用CO2检验石灰水)
2、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硫反应:SO2 +Ca(OH)2 ==CaSO3+ H20
3、氢氧化钙和三氧化硫反应:SO3 +Ca(OH)2 ==CaSO4+ H20
4、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除去二氧化碳):2NaOH + CO2 ==== Na2CO3 + H2O
5、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硫反应(除去二氧化硫):2NaOH + SO2 ==== Na2SO3 + H2O
6、氢氧化钠和三氧化硫反应(除去三氧化硫):2NaOH + SO3 ==== Na2SO4 + H2O
注意:1-6都是:酸性氧化物 +碱 -------- 盐 + 水
第2个回答  2013-03-13
一、酸、碱、盐的组成
酸是由氢元素和酸根组成的化合物 如:硫酸(H2SO4)、盐酸(HCl)、硝酸(HNO3)
碱是由金属元素和氢氧根组成的化合物 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氨水(NH3·H2O)
盐是由金属元素元素(或铵根)和酸根组成的化合物 如:氯化钠、碳酸钠
酸、碱、盐的水溶液可以导电(原因:溶于水时离解形成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
二、酸
1、浓盐酸、浓硫酸的物理性质、特性、用途

浓盐酸
浓硫酸

颜色、状态
“纯净”:无色液体
工业用盐酸:黄色(含Fe3+)
无色粘稠、油状液体

气味
有刺激性气味


特性
挥发性
(敞口置于空气中,瓶口有白雾)
吸水性 脱水性
强氧化性 腐蚀性

用途
①金属除锈
②制造药物
③人体中含有少量盐酸,助消化
①金属除锈
②浓硫酸作干燥剂
③生产化肥、精炼石油

2、酸的通性(具有通性的原因:酸离解时所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H+)
(1)与酸碱指示剂的反应: 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
(2)金属 + 酸 → 盐 + 氢气
(3)碱性氧化物 + 酸 → 盐 + 水
(4)碱 + 酸 → 盐 + 水
(5)盐 + 酸 → 另一种盐 + 另一种酸(产物符合复分解条件)

3、三种离子的检验

试剂

Cl-
AgNO3 及HNO3

SO42-
①Ba(NO3)2及HNO3②HCl
及BaCl2

CO32-
HCl 及石灰水

三、碱
1、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物理性质、用途

氢氧化钠
氢氧化钙

颜色、状态
白色固体,极易溶于水(溶解放热)
白色粉末,微溶于水

俗名
烧碱、火碱、苛性钠(具有强腐蚀性)
熟石灰、消石灰

制法
Ca(OH)2+Na2CO3== CaCO3↓+2NaOH
CaO +H2O== Ca(OH)2

1、酸的化学性质
(1)酸 + 金属 -------- 盐 + 氢气
(2)酸 + 金属氧化物-------- 盐 + 水
56. 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Fe2O3 + 6HCl ==2FeCl3 + 3H2O
57. 氧化铁和稀硫酸反应:Fe2O3 + 3H2SO4 == Fe2(SO4)3 + 3H2O
58. 氧化铜和稀盐酸反应:CuO + 2HCl ==CuCl2 + H2O
59. 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CuO + H2SO4 == CuSO4 + H2O
(3)酸 + 碱 -------- 盐 + 水(中和反应)
60.盐酸和烧碱起反应:HCl + NaOH == NaCl +H2O
61. 盐酸和氢氧化钙反应:2HCl + Ca(OH)2 == CaCl2 + 2H2O
62. 氢氧化铝药物治疗胃酸过多:3HCl + Al(OH)3 == AlCl3 + 3H2O
63. 硫酸和烧碱反应:H2SO4 + 2NaOH == Na2SO4 + 2H2O
(4)酸 + 盐 -------- 另一种酸 + 另一种盐
64.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65.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66.碳酸氢钠与稀盐酸反应:NaHCO3 + HCl== NaCl + H2O + CO2↑
67. 硫酸和氯化钡溶液反应:H2SO4 + BaCl2 == BaSO4 ↓+ 2HCl
2、碱的化学性质
(1) 碱 + 非金属氧化物 -------- 盐 + 水
68.苛性钠暴露在空气中变质:2NaOH + CO2 == Na2CO3 + H2O
69.苛性钠吸收二氧化硫气体:2NaOH + SO2 == Na2SO3 + H2O
70.苛性钠吸收三氧化硫气体:2NaOH + SO3 == Na2SO4 + H2O
71.消石灰放在空气中变质:Ca(OH)2 + CO2 == CaCO3 ↓+ H2O
72. 消石灰吸收二氧化硫:Ca(OH)2 + SO2 == CaSO3 ↓+ H2O
(2)碱 + 酸-------- 盐 + 水(中和反应,方程式见上)
(3)碱 + 盐 -------- 另一种碱 + 另一种盐
73. 氢氧化钙与碳酸钠:Ca(OH)2 + Na2CO3 == CaCO3↓+ 2NaOH
3、盐的化学性质
(1)盐(溶液) + 金属单质------- 另一种金属 + 另一种盐
74. 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Fe + CuSO4 == FeSO4 + Cu
(2)盐 + 酸-------- 另一种酸 + 另一种盐
75.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碳酸氢钠与稀盐酸反应:NaHCO3 + HCl== NaCl + H2O + CO2↑
(3)盐 + 碱 -------- 另一种碱 + 另一种盐
76. 氢氧化钙与碳酸钠:Ca(OH)2 + Na2CO3 == CaCO3↓+ 2NaOH
(4)盐 + 盐 ----- 两种新盐
77.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银溶液:NaCl + AgNO3 == AgCl↓ + NaNO3
78.硫酸钠和氯化钡:Na2SO4 + BaCl2 == BaSO4↓ + 2NaCl

26.氧化物的性质:
①有四种碱性氧化物跟水反应生成碱,其他的碱性氧化物不溶于水跟水不反应
Na2O+H2O=2NaOH
CaO+H2O=Ca(OH)2
K2O+H2O=2KOH
BaO+H2O=Ba(OH)2
②酸性氧化物:大部分非金属氧化物都是酸性氧化物,跟水化合生成同价的含氧酸。
CO2 +H2O=H2CO3
SO2 +H2O=H2SO3
SO3 +H2O=H2SO4
27.盐酸和硫酸用途:硫酸和盐酸可除去金属表面的锈,都是重要的工业原料盐酸(氢氯酸,HCl气体的水溶液,无色液体)浓盐酸有挥发性,会挥发出HCl
硫酸(H2SO4) 浓硫酸有吸水性,可作气体的干燥剂
28.浓硫酸的稀释:稀释浓硫酸时,必须把浓硫酸沿着容器壁慢慢地注入水里,并不断搅拌,使产生的热量迅速扩散,切不可把水倒入浓硫酸里。盐酸(或氯化物)和硫酸(硫酸盐)的不同方法:最好用可溶性钡的化合物氯化钡(硝酸钡或氢氧化钡),有白色沉淀生成的是硫酸(硫酸盐),无现象的是盐酸不可以用硝酸银溶液,因硝酸银跟硫酸反应有硫酸银白色沉淀生成。
29.硝酸(HNO3 )有酸的通性,但跟金属反应不生成氢气 磷酸H3PO4
30.氢氧化钠(俗名:烧碱、火碱、苛性钠 化学式:NaOH)物理性质:白色固体,极易溶于水且放出大量热,有吸水性,易潮解氢氧化钠易潮解,称量时必须放在玻璃器皿(如烧杯、表面皿)里称量。 NaOH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又会跟二氧化碳反应,所以必须密封保存用途:作中性或碱性气体的干燥剂,不可以干燥二氧化硫、二氧化碳、氯化氢,可干燥H2、O2、N2、CO、NH3 、CH4等;用于肥皂、石油、造纸等工业化学性质:(KOH的化学性质跟NaOH相同)
①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分别通入氢氧化钠溶液里(无明显现象)
CO2 +2NaOH=Na2CO3 +H2O
SO2 +2NaOH=Na2SO3+H2O
SO3 +2NaOH=Na2SO4 +H2O
②硫酸和硝酸分别跟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中和反应(无明显现象)
③氢氧化钠跟盐反应 a. 氢氧化钠溶液跟氯化铁、硫酸铁、硝酸铁溶液的现象和方程式: 现象有红褐色沉淀生成:6NaOH +Fe2(SO4)3=3Na2SO4 +2Fe(OH)3↓
b. 氢氧化钠溶液跟氯化铜、硫酸铜、硝酸铜溶液的现象和方程式: 现象有蓝色沉淀生成:2NaOH CuSO4=Na2SO4 +Cu(OH)2↓
c. 氢氧化钠溶液跟氯化镁、硫酸镁、硫酸铝溶液的现象有白色沉淀生成方程式:2NaOH+MgSO4=Na2SO4 +Mg(OH)2↓
31.氢氧化钙(俗名:消石灰、熟石灰 化学式Ca(OH)2 )白色固体,微溶于水,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用生石灰跟水反应制得。用途:与硫酸铜配制农药“波尔多液”,可用来降低土壤酸性,制建筑业的三合土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不同点:氢氧化钙跟二氧化碳、碳酸钠、碳酸钾反应有白色沉淀生成,氢氧化钠则无沉淀生成。
CO2 +Ca(OH)2=CaCO3↓ +H2O
Na2CO3 +Ca(OH)2 =CaCO3↓ +2NaOH
32.常看见的盐
a.氯化钠(NaCl 食盐的主要成分) NaCl+AgNO3 =NaNO3 +AgCl↓
粗盐提纯的步骤:1.溶解 2.过滤 3.蒸发 4.结晶
实验仪器:药匙、烧杯、玻璃棒、蒸发皿、漏斗、量筒、酒精灯
b.碳酸钠(俗名:纯碱,Na2CO3 类别:盐, 不是碱)碳酸钠+酸→盐+H2O + CO2 ↑
例: Na2CO3 +2HNO3 =2NaNO3 +H2 O+CO2 ↑
2AgNO3 +Na2 CO3 =2NaNO3 +Ag2CO3 ↓
CaCl2 +Na2CO3 =2NaCl+CaCO3 ↓
BaCl2 +Na2CO3 =2NaCl+ BaCO3 ↓
③ Ca(OH)2 +Na2CO3 =2NaOH+CaCO3 ↓
c.硫酸铜(硫酸铜晶体俗名:蓝矾、胆矾)
①加热蓝色硫酸铜晶变为白色无水硫酸铜是白色固体,遇水变蓝色
CuSO4·5H2O=CuSO4 +5H2O
CuSO4 +5H2O= CuSO4·5H2O
硫酸铜溶液跟可溶性碱反应有蓝色沉淀生成物: CuSO4+2NaOH=Cu(OH)2↓+Na2SO4
置换反应Fe+CuSO4 =FeSO4 +Cu
Zn + CuSO4 =ZnSO4 + Cu
第3个回答  2013-03-14
盐酸───氯化氢气体的水溶液
1.物理性质
(1)总结盐酸的物理性质,浓盐酸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遇空气中的水蒸气形成的白雾。
(2)小结:浓盐酸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和酸味的液体,具有挥发性和腐蚀性。浓盐酸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遇空气中的水蒸气形成白雾(盐酸小液滴) 。
2.化学性质
(1)盐酸跟指示剂的作用
(2)盐酸跟某些金属的反应
①引导学生回忆实验室制氢气的反应
②小结:盐酸+金属────→盐+水
Zn+2HCl=ZnCl2+H2↑ Fe+2HCl=FeCl2+H2↑
(3)盐酸跟金属氧化物反应
(增加CuO+HCl的实验)
①演示[实验P187],现象:铁锈溶解,溶液呈黄色
②小结:盐酸+金属氧化物────→盐+水
6HCl+Fe2O3=2FeCl3+3H2O
2HCl+CuO=CuCl2+H2O
(4)盐酸跟碱的反应
(增:NaOH+酚酞+HCl的实验)
小结:盐酸+碱───→盐+水
2HCl+Cu2(OH)2=CuCl2+2H2O,
HCl+NaOH=NaCl+H2O
(5)盐酸跟某些碱反应
(增:NaCl+AgNO3的实验)
小结:盐酸+某些盐───→新酸+新盐
HCl+AgNO3=HNO3+AgCl↓ NaCl+AgNO3=NaNO3+AgCl↓
③讨论:HCl和NaCl的水溶液中有无相同的离子?
④小结:Cl-的检验方法:取示知溶液,滴加AgNO3和稀HNO3,若有白色沉淀产生,则证明原溶液中含有Cl-
[总结]①盐酸的物理性质
②指示剂及其遇酸碱的变色情况
③盐酸的化学性质
④复分解反应的概念

硫酸
1.物理性质
纯净的浓硫酸是无色、粘绸油状液体,不易挥发,有吸水性和脱水性,易溶于水,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强调稀释方法)
2.化学性质
①演示:稀H2SO4与石蕊与酚酞的作用,得出:稀H2SO4能使紫色石蕊浅液变红,不能使无色酚酞变色。
②演示实验得出:
硫酸+金属──→盐+H2↑; H2SO4+Zn=ZnSO4+H2↑
③演示及稀H2SO4+CuO,得出:
硫酸+金属氧化物────→盐+H2O
3H2SO4+Fe2O3=Fe2(SO4)3+3H2O
H2SO4+CuO=CuSO4+H2O
④演示及:NaOH+酚酞+H2SO4,得出:
硫酸+碱───→盐+H2O
H2SO4+Cu(OH)2=CuSO4+2H2O
H2SO4+2NaOH=(Na)2SO4+2H2O
⑤演示及Na2SO4+BaCl2+稀HNO3,得出:
a.硫酸+盐───→新酸+新盐 H2SO4+BaCl2=2HCl+BaSO4↑
讨论:H2SO4及Na2SO4溶液中是否含有相同的离子?得出SO42-的检验方法
b.小结
3.用途:阅读浓硫酸的特性,P188拓展视野。
4.硝酸和磷酸:硝酸的物理性质及氧化性。
[总结]⑴浓H2SO4的物理性质
⑵稀H2SO4的化学性质
⑶SO42-的检验方法
(三)酸的通性
小结:酸的水溶液中都存在相同的阳离子──H+,故它们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我们称之为酸的通性。
总结出酸的通性:
酸的通性(1)
石蕊───→:紫──→红
+指示剂
酞酚───→:无现象
+活泼金属────→盐+H2
酸 +碱性氧化物+盐+H2O
+碱───→盐─→H2(中和反应及其应用)
+某些盐─→新酸+新盐
1.紫色石蕊试液遇酸变红色,无色酚酞遇酸不变色
2.活泼金属+酸→盐+H2
提问:为何要强调“活泼”二字? 是否有些金属不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
结论:铜及银跟酸不反应。
小结:并非所有的金属都能跟酸反应生成盐和氢气,金属能否与酸反应与金属本身的活动性有关。
金属活动性顺序:
K Ca Na Mg Al,Zn Fe Sn
Pb(H),Cu Hg Ag Pt Au

失电子能力 强─────→弱
活动性 强─────→弱
讲解:①金属跟酸反应的条件:只有排在氢前面的金属才能置换出酸中的氢。
②硝酸及浓硫酸跟金属反应一般不生成H2而生成H2O(它们有很强的氧化性)
3.金属氧化物+酸──→盐+H2O
讲解:①碱性氧化物的定义
②大多数金属氧化物是碱性氧化物,常见的如Fe2O3 CuO CaO K2O Na2O等
4.碱+酸──→盐+H2O
提问:(1)中和反应的定义
(2)中和反应在工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讨论:中和反应属何种基本反应类型? 生成盐和水的反应都是中和反应吗?举例说明。
5.盐+酸──→新盐+新酸
(1)写出①CaCO3+HCl ②AgNO3+HCl ③BaCl2+H2SO4的反应方程式
(2)讲解:方程式①可用于检验CO32- ②可用于检验Cl- ③可用于检验SO42-

氢氧化钠
1.物理性质
(1)引导学生分析、总结 NaOH的物理性质及俗称。
2.化学性质
(1)通过复习酸碱指示剂的变色情况及阅读NaOH 使指示剂的变色情况,得出 NaOH能使指示剂变色的结论。
(2)NaOH与CO2等非金属氧化物反应:
2NaOH+CO2=Na2CO3+H2O
2NaOH+SO2=Na2SO3+H2O
(3) NaOH+酚酞+H2SO4(HCl),得出NaOH与酸反应
2NaOH+H2SO4=Na2SO4+2H2O NaOH+HCl=NaCl+H2O
(4) NaOH与盐的反应:
CuSO4+2NaOH=Cu(OH)2↓+Na2SO4;
(蓝色)
3NaOH+FeCl3=Fe(OH)3↓+3NaCl
(红褐色)
小结:氢氧化钠跟盐类(含钠、钾或铵的盐除外)起反应,一般生成不溶于水的碱。
3.酸性氧化物的概念:
(1)凡是能跟碱起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叫做酸性氧化物,如CO2、SO2、SO3等。
(2)非金属氧化物大多数是酸性氧化物
(3)酸性氧化物大多数能溶于水,跟水化合生成酸,如:
H2O+CO2=H2CO3 H2O+SO2=H2SO3 H2O+SO3=H2SO4
4.NaOH的用途
总结:①NaOH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②有关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技巧
③NaOH的用途
④酸性氧化物的概念及特点

氢氧化钙
1.制法:由学生说出实验现象并写出化学方程式
CaO+H2O=Ca(OH)2(俗称熟石灰或消石灰)
2.物理性质
氢氧化钙是白色粉末状固体,微溶于水,它的不溶液俗称石灰水,氢氧化钙对皮肤、衣服等有腐蚀作用。
3.化学性质
(1)使指示剂变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2)跟酸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回忆CO2通入澄清石灰水的现象并写出化学方程式
Ca(OH)2+CO2=CaCO3↓+H2O
(3)跟酸起中和反应
Ca(OH)2+Na2CO3=CaCO3↓+2NaOH
4.用途
(1)建筑材料 (2)制造NaOH,漂白粉 (3)改良酸性土壤
(4)配制农药波尔多液[CuSO4+Ca(OH)2]石硫合剂[Ca(OH)2+S]
三、碱的命名:由学生总结出碱的命名的一般方法。
四、碱的通性
指导学生复习碱的概念及NaOH、Ca(OH)2相似的化学性质,总结得出碱的通性。
总结:1.Ca(OH)2的制法、性质和用途。
2.碱的命名
3.碱的通性

几种常见的盐:
1.氯化钠
(1)介绍氯化的化学式及俗称(食盐)
(2)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溶液的有关知识及阅读的有关内容,了解食盐的重要用途、NaCl在自然界的分布及海水晒盐的一般原理,搞清“盐”与 “食盐”的关系。

2.碳酸钠
(1)介绍碳酸钠的化学式名称(纯碱)
(2)指导学生阅读书籍及注释,了解纯碱的水溶液为什么显碱性。
(3)介绍结晶水合物的概念及结晶水合物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方法
例:求FeSO4·7H2O的相对分子质量
(4)常识性介绍风化和潮解的概念。
(5)共同总结出CO32-的检验方法。
(6)介绍纯碱在自然界里的存在及重要用途。
(7)介绍侯德榜对制碱工业的贡献。

3.硫酸铜
(1)介绍硫酸铜的简单知识及胆矾的化学式
(2)介绍实验
得出:CuSO4·5H2O──→CuSO4+5H2O
蓝色 白色
介绍白色的无水硫酸铜可用于检验气体或液体中是否含有水份。
例如:①检验“无水”酒精中是否含水 ②检验某气体混合中是否含水蒸气等。
总结:1、NaCl、Na2CO3、CuSO4的化学名称,俗称及主要用途。
2、结晶水合物的概念及有关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
3、CO32-的检验方法

一、盐的性质
1.酸碱盐的溶解性
(1)(说明:了解部分酸碱和盐的溶解性,对判断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有很大帮助。)
(2)指导学生阅读附录Ⅲ,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下列口决:
钾、钠、铵盐水中溶,硝酸盐入水影无踪,盐酸盐除去银亚汞,硫酸钡铅水不溶。
2.盐的化学性质
(1)盐+金属→盐+金属
复习金属活动性顺序,Fe与CuSO4的反应,
②结论:活泼金属+盐(可溶)→新盐+不活泼金属
Zn+CuSO4 =Cu+ZnSO4
Cu+Hg(NO3)2=Cu(NO3)2+Hg
③小结: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只有排在前面的金属,才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即参加反应的金属1、比反应生成的金属活泼,参加反应的盐须可溶于水)
(2)盐1+酸1→盐2+酸2
①复习盐酸与硝酸银,硫酸与氯化钡、实验室制CO2的反应
②结论:HCl+AgNO3=AgCl↓+HNO3
H2SO4+BaCl2=BaSO4↓+2HCl
CaCO3+2HCl=CaCl2↓+H2+CO2↑
③小结:有“↓”或“↑”或水生成
(3)盐1+碱1→盐2+碱2
①复习氢氧化钠跟氯化铁、氢氧化钙跟碳酸钠、硫酸铜与氢氧化钠的反应
②结论:FeCl3+3NaOH=Fe(OH)3↓+3NaCl
Na2CO3+Ca(OH)2=2NaOH+CaCO3↓
CuSO4+2NaOH=Cu(OH)2↓+Na2CO3
③小结:盐1、碱1、须可溶,盐3、盐4至少有一个不溶
三、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1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两种物质(酸、碱或盐)在溶液中相互交换离子,生成物中如果有沉淀析出或有气体放出或有水生成,那么,复分解反应就可以发生,否则就不能发生。
第4个回答  2013-03-13
《酸和碱》知识点
一、酸、碱、盐的组成
酸是由氢元素和酸根组成的化合物 如:硫酸
(H2SO4)、盐酸(HCl)、硝酸(HNO3)、、

碱是由金属元素和氢氧根组成的化合物 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氨水(NH3·H2O)

盐是由金属元素元素(或铵根)和酸根组成的

化合物 如:氯化钠、碳酸钠

酸、碱、盐的水溶液可以导电(原因:溶于水时离解形成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
二、酸
1、浓盐酸、浓硫酸的物理性质、特性、用途

浓盐酸
浓硫酸
颜色、状态
“纯净”:无色液体
工业用盐酸:黄色(含Fe3+)
无色粘稠、油状液体
气味
有刺激性气味

特性
挥发性
(敞口置于空气中,瓶口有白雾)
吸水性 脱水性
强氧化性 腐蚀性
用途
①金属除锈
②制造药物
③人体中含有少量盐酸,助消化
①金属除锈
②浓硫酸作干燥剂
③生产化肥、精炼石油

2、酸的通性(具有通性的原因:酸离解时所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H+)

(1)与酸碱指示剂的反应: 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

(2)金属 + 酸 → 盐 + 氢气

(3)碱性氧化物 + 酸 → 盐 + 水

(4)碱 + 酸 → 盐 + 水

(5)盐 + 酸 → 另一种盐 + 另一种酸(产物符合复分解条件)
3、三种离子的检验

试剂
Cl-
AgNO3 及HNO3
SO42-
①Ba(NO3)2及HNO3②HCl 及BaCl2
CO32-
HCl 及石灰水

三、碱
1、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物理性质、用途

氢氧化钠
氢氧化钙
颜色、状态
白色固体,极易溶于水(溶解放热)
白色粉末,微溶于水
俗名
烧碱、火碱、苛性钠(具有强腐蚀性)
熟石灰、消石灰
制法
Ca(OH)2+Na2CO3== CaCO3↓+2NaOH
CaO +H2O== Ca(OH)2
用途
①氢氧化钠固体作干燥剂
②化工原料:制肥皂、造纸
③去除油污:炉具清洁剂中含氢氧化钠
①工业:制漂白粉
②农业:改良酸性土壤、配波尔多液
③建筑:

2、碱的通性(具有通性的原因:离解时所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OH-)

(1)碱溶液与酸碱指示剂的反应: 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

(2)酸性氧化物+碱 → 盐+水

(3)酸+碱 → 盐+水

(4)盐+碱 → 另一种盐+另一种碱(反应物均可溶,产物符合复分解条件)
注:①难溶性碱受热易分解(不属于碱的通性)
如Cu(OH)2 ΔCuO +H2O
2Fe(OH)3 ΔFe2O3+3H2O


常见沉淀:AgCl↓ BaSO4↓ Cu(OH)2↓ F e(OH)3↓ Mg(OH)2↓ BaCO3↓ CaCO3↓
③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当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物中有沉淀或有气体或有水生成时,复分解反应才可以发生。
五、酸性氧化物与碱性氧化物

酸性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


凡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大多数非金属氧化物是酸性氧化物
大多数酸性氧化物是非金属氧化物
凡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大多数金属氧化物是碱性氧化物
所有碱性氧化物是金属氧化物




(1)大多数可与水反应生成酸
CO2+H2O== H2CO3
SO2+H2O== H2SO3
SO3+H2O== H2SO4
(1)少数可与水反应生成碱
Na2O +H2O== 2NaOH
K2O +H2O== 2KOH
BaO +H2O== Ba(OH)2
CaO +H2O== Ca(OH)2
(2) 酸性氧化物+碱 → 盐+水
CO2 +Ca(OH)2== CaCO3↓+H2O
(不是复分解反应)
(2) 碱性氧化物+酸 → 盐+水
Fe2O3+6HCl== 2FeCl3+3H2O

四、中和反应 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法——pH
1、定义: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2、应用:
(1)改变土壤的酸碱性
(2)处理工厂的废水
(3)用于医药
3、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法——pH
(1)0 7      14

酸性增强 中性 碱性增强
(2)pH的测定:最简单的方法是使用pH试纸
用玻璃棒(或滴管)蘸取待测试液少许,滴在pH试纸上,显色后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出溶液的pH(读数为整数)
(3)酸雨:正常雨水的pH约为5.6(因为溶有CO2)
pH<5.6的雨水为酸雨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