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写《国富论》读书笔记。只看得懂一小部分,大部分内容都看不懂。现在完全看不下去怎么办?

完全看不知道它在讲什么。《国富论》内容很拖沓,啰啰嗦嗦一大堆,完全不知道它在讲什么。很多时候看它对资财/本的用途进行分类,但不知道它这样分有什么意义。觉得他活在它的那个时代,他按照当时的社会状况写这本书,两百年过去了。书还是老样子,没有与时俱进,很多分类都与现在脱节。
另外我是从农村来的,生活简单朴素,村里如果有借钱也就借多少还多少,很少算什么利息。不明白银行家为什么花那么多篇幅去讨论利息,研究利息。利息定高定低对他有什么影响?只要不亏本不就好了?宏观经济不可测,个体怎么可能知道市场交易总额等信息从而制定利率。
我更不明白,为什么有那么多虚拟经济从业者,他们不从事生产劳动,整天就处理各种文案输入数字,却好像赚得比实体经济从业者更多?

实际上,亚当·斯密所著《国富论》有着很深的哲学基础,具体可以参考霍布斯的《利维坦》或者洛克的《政府论》,里面透露着自然法哲学的传统,可追溯至希腊的哲学家或者罗马法学家。当然,他们之间的自然法哲学是有差异的。另外要理解《国富论》的整体内容架构,就一定要从如何求得国家富裕的角度理解。如何增进财富,主要有两条路径,一条是分工专业化,增加劳动效率,另一条则是增加资本积累,而前者更为重要。因此,斯密从劳动分工开始分析(即分工产生的内在逻辑)。其次,交换的扩大引起了分工的出现,那么讨论有关交换(交换是怎样产生和进行的?)的内在逻辑就必然要涉及到货币、价格、工资和地租的分析。随后,斯密开始讨论国家或国民富裕的第二条路径——即有关资本积累的问题。那么必要的讨论就应该是财富(土地和劳动是核心问题)是什么以及如何积累财富。因而在这一部分斯密提出了著名的劳动价值论,即区分了什么劳动产生价值而什么劳动不产生价值。在第三篇中,斯密用经济史证明了自由市场制度的重要性。于是在随后的第四篇中(经济思想史的内容),斯密批判了重商主义和重农主义的经济政策,因为它们整体上而言不利于分工和资本积累。最后,斯密讨论了国家的财政问题,实际上就是想要说明,如何在征税(财政收入问题)时用最小的代价征到应当征收的税收(即征税原则),税收用于什么呢(即财政支出问题),也就是斯密所规定的国王责任。最后一章内容实际上体现了政府“守夜人”的角色。
另外在回答一下利息的问题,既然交换是有价格的,那么同样的延伸至货币方面,你借钱相当于是一种交换,交换的标的是一定数量的货币的使用权的转让,那么利息是什么,就是货币使用权交换的价格。
一句话概括的话:求得国家和国民的富裕的关键在于促进劳动分工和资本积累,因此需要采取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人们在自利的情况下会自动达成上述情形,政府只需要维持“守夜人”的角色,不宜干预社会。
对于你的最后一个问题,我想可以这么回答。首先,现今的经济学并非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也就是说只有劳动才有可能创造价值。当然,按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解释,脑力劳动属于高级劳动,数倍于低级劳动,故脑力劳动者的工资更高。所以不论是实体经济还是虚拟经济,你所看到的那些低工资的人而言,主要是纯粹的体力劳动者,相反你看处于管理岗位的人员仍然具有很高的工资。以现代西方经济学的观点来看——主要基于效用价值论,即带来的有用性——主观感受。因此不论是实体经济还是虚拟经济,都能产生效用因而都具有价值。从供求的关系来看,不论是虚拟经济还是实体经济的从业者,都存在高端人才和低端人才,高端人才供给不足,低端人才供给过量,所以工资高低自有不同。
一般认为,实体经济是基础,虚拟经济为实体经济服务(这表明虚拟经济不可或缺),如果虚拟经济过分的发达并于实体经济脱钩(虚拟经济从业人员工资畸高),这是经济结构不合理的表现。国民经济脱实向虚是危险的信号。最新的例子可举美国总统特朗普提出的再工业化政策。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4-04
大部分从事金融工作的都会拜读《国富论》,但是确实国富论有点晦涩难懂,可以去网上找些导读的版本的,有些作家已经对《国富论》做了简单的解读,这样读起来会轻松些,另外你说的农村借钱 借多少还多少,不算利息的是一种道德上的问题不属于经济学领域。你说的借钱看基数了 ,基本上几百几千上万的就长不多了 ,利息基本上也没有多少,但是你想,加入借1亿 10亿 100亿呢,如果没有利息,那么大额的资金在市场上运作,那么影响会有多大 ?资金的流向和利息是有绝对关系的。这个不是一两句说的清楚的,要多读书,多拓宽自己!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04-04
金融统治商业,看不懂只有两种可能对作者而言1书太精深2学风不正,对读者而言1太肤浅2心浮气臊
第3个回答  2020-03-04
自己无知,就不要出来丢人了。
第4个回答  2013-05-06
笑了,自己看不明白不要去怪别人写的不好行么?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