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经济课》读书笔记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25
本来计划看亚当斯密的《国富论》的,朋友说,我能看懂就服了我,然后我就想,估计确实晦涩难懂吧,所以先选了这本《北大经济课》,计划这个月开始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做读书笔记的,由于本书主要是围绕北大经济学学者相关理念开展的,比较分散,还是以读书摘要的方式更适合。

本书是一部全方位披露北大经济学学者们的思想、观点、政策倾向的经济学书,比较系统的呈现了北大经济学的发展史。

诚然,在现实中,我们的生活时刻都被经济学的影子所萦绕,生活中处处是经济,懂经济学的人才懂生活,懂经济学才能创造更多财富。

最近都在看关于经济学相关的书,真的还蛮有意思的,从日常的消费、保险、投资、婚恋方方面面都和经济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说实话,挺受用的,以前自己是一个不善于思考的人,因为没有文化吖。很多时候在客户那里,客户提到的话题,我都不知道。但是,通过不断的学习,在知识储备一定会有量的提升,潜移默化,最终让自己更多谈资,转化为销售生产力。

摘录&感想:

摘录:如今在海淀剧院,这个中关村休闲服务的中心,即便中关村人本身都很少愿意花钱享受数字技术的成果。3D银幕,极少在技术白领那里获得青睐。这意味着知识产品和服务的生产者拒绝消费知识产品,而根据信息经济学的规律,知识时代只有消费才能生产,否则这将导致知识的产量大规模较少。

如果不能培养一个与中关村的母体适应的消费者群体,那么可以预见未来中关村将无法生产知识。这也许是所有的没落中,最让人感到可怕的问题。

感想:不管是提供产品还是服务,一定是有市场的,能给客户带来切实价值的,并且一定是客户愿意消费,能消费得起的,才有可能成功。我们可以创造需求和价值,但是仍然要围绕“一切以客户为中心”这一思想和原则。

摘录:

人类所有的进步都是全人类共同努力的结果,没有国家是独自发展的,都是开放的方式。大可不必担心麦当劳和可口可乐这样的外资品牌占领中国市场,交流越多,进步越多。

创新一定是个社会性的过程。我们说苹果的伟大,这个过程不是乔布斯一个人闭门造车出来的,乔布斯自己的伟大不是他想出来这些技术细节,而是他对各种idea有各种判断力,然后能把不同的idea串在一起,形成一个技术完美结合的产品。

不少工作制度将工资的一部分作为激励,以股份和各种待遇福利的形式植入到所谓的收入待遇里,迫使每个人像追逐自己尾巴的狗一样追咬自己。甚至一个人越是勤奋,就可能异化得越彻底。越是想脱离工作,就被绳子捆得更紧。

另一方面,激励制度还让人产生更多的自我加压问题。每个人都会向往更优越的工作岗位,而这个岗位的准入业绩往往高于个体当前的业绩能力,对于初入职场的年轻人来说尤其如此。

当个体应聘某个工作岗位的时候,他必须能够提供足够的信息证明他具备创造高于该岗位的准入业绩能力。如果不能证明,他可能就会被辞退,如果能力太高,报酬太低,他就会跳槽。

不管企业采用什么样的薪酬方案,外部公平性都是一个首要原则。年轻人对于未来职业发展怀有远大的志向,而且,对于刚参加工作的应届毕业生来说,其业绩能力没有任何参照,外部公平性的要求是比较低的,所以,公司可以仅仅支付较低的固定工资。这种期望目标与现实之间的巨大落差激发了个体强烈的内在动机,从而保证了较高的努力水平。

感想: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也会担心中年危机,但是,我也相信,危机是针对那些没有准备、裹足不前、不思进取的人而言,只要足够努力,反而会有更多的机会,适度的压力,足够的努力,都是前进路上的增强剂,相信相信的力量。

摘要:

收入的差别最主要是由拥有财富的多寡造成的,和财产差别相比,工资和个人能力的差别是微不足道的,这种阶级差别也还没有消失:今天,较低层的或工人阶层的父母常常无法负担把他们的子女送进商学院或医学院所需要的费用~这些子女就被排除在整个高薪职业之外。

感想:

为人母这段话真的感受颇深,因为没有人帮忙带小朋友,做销售工作很多年,疲于奔波,所以一度很想放弃,因为没有房贷,所以想着要不就不上班了,全职带小朋友,然后找寻一些小的经济来源,保证温饱。放弃这一想法很大一个原因是我的一个领导,她四十几岁了,儿子想去英国留学读研,然后她说,虽然经济压力还是大,但是也不能说在孩子提出这种合理的需求的时候,说爸爸妈妈没有这个能力。所以也坚定了我要更努力挣钱的决心。才继续在销售路上勇敢前行,也敢于面对更多的机会和挑战。

不是说以后一定要培养小朋友追求高薪职业,而是在小朋友有那样努力的时候,能够给到她足够的经济和精神支撑。

摘要:

如果我们真正关心穷人,就应该把机会均等(也就是效率)放在优先地位,比如说给穷人更多的接受教育的机会,在中国,教育水平已成为决定家庭收入水平的最重要因素之一,一个农村大学生可以使一家人脱贫。

在过去的30年里,我们的劳动生产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任何一个决策者必须清楚,劳动生产率才是导致中国经济变化的基础。那些富有激情的打工者,教育素质提高和产业的升级保证了中国奇迹的发生。

商学院实际上是把一些有潜质的人招进来,这些潜质包括基本的学习能力、与人交往的能力(情商)、责任感以及抗压能力等。这些条件相当于原材料一样,通过在商学院几年的时间,让有梦想的人,增加管理学方面的训练,努力改变自己的圈子,明确将来的发展方向,进而能够负担更大的责任,不仅为自己,更为自己的团队、家族和国家做更大的事情。

中小投资者什么时候能够把“炒股”调整为“股票投资”,才有继续的理由,单纯“炒”肯定有问题。如果你的行为真的是投资,那就值得去投;如果你只想火中取栗,一夜暴富,那什么市场都不值得。

在股市投资中,唯一让一个人能够获得长久的高回报的办法,也许只有一个。如果你始终在投资,抱着一个做股东的心理,而不是投机者的心理,也许才能成功。毕竟投资也和天下所有的事情一样,时间终究是有价值的,没有时间的付出,别幻想可以不劳而获。

巴菲特投资方法的基本要点:根据证券的内在价值买进并长期持有具有持续竞争优势的企业的股票。即寻找具有持续竞争优势的超级明星企业;根据现金流量而不是股价确定公司的内在价值;买入价格要留有足够的安全边际;集中投资于少数优秀企业;长期持有,等等。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