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4年甲申山海关之战,能够分三段快速精彩讲述过程

如题所述

李自成农民军攻取北京后,擒获吴三桂之父吴襄,命其遣书招子投降,又以白银四万两、黄金千两犒赏吴三桂军。三桂见钱大嘉,欣然受命纳款。他顾虑家小都在北京,人质在农民军手中,权衡利弊,权宜之计还是向李自成农民军投降。但就其阶级本质及社会根源看,他是不可能投靠到农民革命行列里的。吴三桂率军向京城行进途中,得知其爱妾陈圆圆被李自成的大将刘宗敏夺走,怒发冲冠,即刻回师山海关,扬言要与李自成决一死战,并遣将请求清军统率睿亲王多尔衮出兵。李自成得知吴三桂中途返回山海关,十分震怒,4月13日,亲自统率二十万大军,执吴襄于军中,并挟明永、定二王(崇祯第二子、第三子)向山海关进兵。吴三桂得知消息后,非常惊慌,再次遣副将携告急书向清军统率求援。4月19日,李自成农民军抵达山海关,布阵于石河两岸,北起角山,南达石河口,并派明降将唐通领兵二万首先夺取山海关的左翼军事要塞一片石关。清军早于4月9日由多尔衮率领欲从北道绕过山海关进兵中原,4月20日接到吴三桂的告急书后,立即统领清军、蒙古兵及汉军、恭顺等三王兵将十余万,昼夜兼程,向山海关进发,于4月21日夜到达山海关,驻兵城东的欢喜岭。在行军途中,遣兵将攻占一片石关,唐通败走,农民军的左翼要隘丢失。4月21日,李自成农民军与吴三桂明军在石河大战,农民军采取三面夹攻的战术,分兵围攻西罗城、北翼城、东罗城。这一天的战斗,农民军占了优势,吴三桂明军几近不支。当天夜晚,吴三桂率领地方绅衿吕鸣章、佘一元等五人到山海关城东一公里的威远台跪拜多尔衮,剃发称臣。4月22日,农民军与吴三桂展开决战,李自成动用了全部兵力,吴三桂亦是倾巢而出,清军则是以逸待劳。李自成挟二王站在庙岗立马观战,双方的麈战已厮杀的飞沙走石,在此关键时刻,吴三桂大开山海关城门,清军分三路向农民军发起突然进攻,农民军猝不及防,全线溃退,伤亡惨重。李自成在高冈之上见清兵突至,率随身兵将回马下冈向西溃奔,并在范家店处死吴襄。李自成回到北京后,于4月29日在武英殿称帝,次日,撤出北京。清顺治二年(1645)在湖北九宫山被地主武装杀害。山海关人民为了纪念农民起义军的领袖李自成,故将他指挥作战的高冈称作将军台。
将军台位于山海关城西2.5 公里的石河支流西岸,属于半丘陵临河台地,台顶开阔,东侧陡崖壁立,前方系河滩和冲击平原,东与山海关城遥遥相对,台西侧为缓坡,可策马到冈上。站在高冈之上,东面情况一览无遗,非常有利于指挥作战。

吴三桂因献关有功,清朝廷封他为平西王,命他带兵剿杀各地的农民义军和南明政权。顺治十八年(1661年)十二月,他率兵进入缅甸,俘获桂王朱由榔及其家室,南明亡。康熙元年(1662年),吴三桂进封为亲王,镇守云南,兼领贵州,权势越来越大,野心也越来越膨胀。他暗中不断扩充军队,又擅自设置官吏,割据一方,直接威胁到清朝廷的中央集权。康熙十二年(1673年)十一月,吴三桂打起复明的旗号,正式举兵反清,自号周王、天下都招讨兵马大元帅。平南王尚可喜之子尚之信在广东、靖南王耿继茂之子耿精忠在福建相继参与叛乱,史称“三藩之乱”。康熙十七年(1678年)三月初一,吴三桂在湖南衡阳称帝,改元昭武。当年秋,吴三桂病死,其孙吴世蕃即位,清军乘机分路进兵。康熙二十年(1681年),清军会攻昆明,吴世蕃势穷自杀,历时8 年,蔓延十省的三藩之乱才被平定。

明清之际的山海关大战,农民军、吴清联军共达四十万人,在方圆3 0 公里的范围内,双方鏖战了两天。这一战役,是明、清两个封建王朝更替的关键性一战,也是李自成农民政权由胜利转为失败的转折点。如果没有吴三桂的叛明降清,引清军入关,清统治者也不会如此顺利的夺取中原政权,李自成农民军以及各地的抗清义军也不会失败的如此惨烈,南明政权也不会灭亡的如此迅速。总结农民军失败的惨痛教训,其主要原因就是占领北京之后,将士产生了享乐思想,军纪懈怠,将相离心,对于吴三桂这样一个反复无常的机会主义者没有足够的认识,在未作充分部署的情况下,仓促出兵作战。其次就是派出防守一片石关的明降将唐通,也是一个重大的失误,致使农民军的左翼军事要塞很快丢失。清康熙六年(1667)任山海卫掌印卫守备的陈廷谟曾经凭吊石河战场,作《石河吊古》诗,描述了大战后的惨状:“至今沙上留残血,夜夜青磷照绿苔”。

希望对你有帮助~嘿嘿.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