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经验的审美无利害关系的命题

如题所述

“审美无利害关系”是康德美学的一个重要命题。他认为,审美的愉快与任何利益的考虑无关,因为它可以与他人共亨。反之,只要当某种快感夹杂着利害关系,那就与鉴赏判断无关。康德把“审美无利害关系”看作是鉴赏判断的第一个契机。鉴赏是凭借完全无利害观点的快感和不快感,对某一对象或其他表现方法的一种判断力。有人认为,近代西方美学之所以有别于传统美学,就因为它围绕着这个新的核心概念在运转。审美无利害关系的概念描述了审美经验所特有的知觉方式,使审美经验和其他经验有所不同。
普列汉诺夫曾用大量原始艺术的实例论证一个重要的命题。以功利观点对待事物先于以审美观点对待事物。普列汉诺夫的论证与康德的“审美无利害关系”的命题相冲突,在于证明美的观念恰恰是由功利观念转化而来的。
L.费尔巴哈也把审美无利害关系看作是人类感觉和动物感觉的分水岭:“动物只感受到生活所必要的太阳光,反之,人却连来自最遥远的星球的无关紧要的光也能感受到。只有人才具有纯粹的、智能的、无私的喜悦和热情”(《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下卷,第30页。)人之所以能脱离动物界,原因之一就是不再象动物那样使自己的全部感觉囿于生存的需要。但有一些美学家如Л.Н.托尔斯泰(1828~1910)、杜威等人,反对审美无利害关系这个命题。法国美学家M.J.居约(1854~1888)曾攻击康德把美和实用性分离,认为所有人类的主要欲望和需要都是由于它们符合了生活的本质才作为一种审美的特质而发生,美与合乎需要是不可分割的。他认为审美经验本身就有一定的好处,怎能说审美无利害呢?居约的非议是建立在对康德论点的误解上的,审美无利害关系并不否认审美经验本身有实际功利性,例如听音乐可能对健康有益。康德的意思是指一个人在进行审美欣赏中,他的态度应该是非功利性的,与其他实践活动不同。在马克思看来,占有欲是和人的感觉的本性相敌对的,“私有财产使我们变得如此愚蠢而片面”,“一切肉体的和精神的感觉为这一切感觉的简单的异化即拥有感所代替”。私有制使人的感觉能力大大地狭窄化和片面化,唯有废除私有制,才意味着一切属人的感觉和特性的彻底解放。反之,“囿于粗糙的实际需要的感觉只具有有限的意义”。“忧心忡忡的穷人甚至对最美的景色都无动于衷;贩卖矿物的商人只看到矿物的商业价值,而看不到矿物的美和特性;他没有矿物学的感觉”。马克思所说的“矿物学的感觉”,就是指脱离了占有欲的属人的感觉。他从私有制所引起的人的感觉的异化,考虑人的审美知觉的异化。在私有制条件下,不仅穷人,连富人也同样丧失审美的感觉。马克思从反面论证了利害的感觉是一种非审美的感觉,并从社会根源上作了深刻的剖析。
在审美经验的探讨上,某些人类学家所作的努力,表面上仿佛与美学相距甚远,实际上涉及到审美意识的发生学问题,是用实证方法对人类审美意识的起源作了探讨。这是值得重视的新的研究方面。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