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大谋士姚广孝的结局如何?

如题所述

姚广孝,明初“黑衣宰相”,靖难之役主要策划者。《明史》有言:“道衍未尝临战阵,然帝用兵有天下,道衍力为多,论功以为第一”,朱棣能以一隅之地击败富有整个天下的建文皇帝朱允炆,这之中姚广孝实居首功。

佛门中人追求的应是清净无为,死后羽化登仙,对世间事物都不会有任何的留恋。可是作为僧人的姚广孝却是一个例外,他并没有遵循僧人本该坚持的无欲无求的戒律清规,姚广孝的志向从来都不在庙宇,是在朝堂,他一直都想利用自己的才学,去开创一番不世功绩。

洪武年间,姚广孝途径北固山,赋诗缅怀古贤,抒发志向,诗云:

谯橹年来战血干,烟花犹自半凋残。

五州山近朝云乱,万岁楼空夜月寒。

江水无潮通铁瓮,野田有路到金坛。

萧梁帝业今何在?北固青青客倦看。

同行僧人宗泐听后说:“这岂是佛家弟子说的话”。

姚广孝听后,是笑而不语!

“萧梁帝业今何在?北固青青客倦看”,从这句话就可看出姚广孝的雄心壮志,他绝对不甘于只是做一个僧人。

同时,姚广孝游嵩山寺时,相士袁珙见到他说:“这是哪来的奇异僧人!三角眼,形态如同病虎,必然嗜好杀戮,是刘秉忠这样的人!”,普通人听到有人这般评价自己,说自己嗜杀,跟病虎一般,我想多半会很生气,但是姚广孝并没有,他非但不怒,反而是大喜。为何姚广孝会大喜?那是因为在他看来,袁珙是在夸他,是在说他将来必定会成就一番大事业。

刘秉忠是谁?他曾经也是僧人,拜虚照禅师为师,后入忽必烈幕府,以布衣身份参预军政要务,被称为“聪书记”。大元国号是他取的,元都北京是他规划设计的,元朝官制、朝仪、百官服饰及俸禄也有他订立,可以说刘秉忠就是大元帝国的总设计师。由此,本就富有野心的姚广孝,当袁珙说他像刘秉忠,自然就很是开心!

当然,姚广孝也的确是有这个能力去支撑自己的野心。自朱棣起兵始,姚广孝就成为他麾下最为重要的谋臣,是一次又一次地帮助朱棣渡过难关,直至帮助朱棣完成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壮举,那就是以一隅之地击败拥有全国之兵的朱允炆。

朱棣初起兵之时,在誓师大会上曾突遭“檐瓦坠地”,以我们现在的眼光来看,檐瓦掉落,这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在封建时代,这是属于不祥之兆,对士气的影响是很大的。古人是很信天命的,遇到这档子事,若处理不好朱棣大军随时会面临崩盘的境地。就在这危急关头,姚广孝一句"祥也,飞龙在天,从以风雨。瓦坠,将易黄也",就瞬间将大军的士气给拉了回来。

之后,当李景隆率建文军围攻朱棣大本营北平,朱棣集团危在旦夕之时,又是姚广孝站了出来。留守后方的姚广孝是镇定自若地指挥将士守卫城池,是数次击退南军的进攻,最终等到朱棣援军的到来,而后姚广孝与朱棣的援军内外夹攻,继而大破南军。

1400年,朱棣先是围困济南三个月不下,又在东昌战败,大将张玉战死,这些事情的发生,是让朱棣逐渐丧失对建文军的对战之心。但是,就在朱棣快要丧失进取之心时,姚广孝又再次站了出来,他是极力劝谏朱棣,对朱棣道:“不要去攻打城池,应迅速直取京师。京师兵力单薄,一定能攻克”,之后朱棣采纳他的建议,最终成功攻进南京,夺取朱允炆的帝位。

可以这么说,没有姚广孝,就没有日后做皇帝的朱棣。

朱棣的登基,意味着姚广孝完成他了此前的梦想,以僧人之身成为“开国元勋”,入朝堂参预军政事务,成为大明永乐朝黑暗中的宰相。

功成名就后,聪明的姚广孝也深知“开国功臣”自古就不会有什么下场,尤其是嚣张的功臣,更是活不到老!因此,自朱棣登基后,姚广孝是紧守臣子本分,始终不做出有违臣子本分的事情。

当时,朱棣登基后,就命姚广孝蓄发还俗,而后又赐他府邸、宫女,但都被姚广孝拒绝,他始终是以一介僧人之身出入朝廷,上朝时便穿上朝服,退朝后仍换回僧衣,是真正的“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

就是在姚广孝这般谨慎的举动下,最终他得以善终。1418年,姚广孝病逝于庆寿寺中,终年八十四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25

朱棣大谋士姚广孝的结局无疑是好的,他最终得到了善终。姚广孝一生跟随着朱棣南征北战,他就如同朱棣的影子一样形影不离,朱棣最终能够成功夺取天下,与姚广孝尽心尽力的辅助密切相关。

第2个回答  2020-12-14
晚年的姚广孝,比较凄惨,独居寺庙,最终在孤寂中去世,朱棣给了他极高的荣耀,为他撰写碑铭,之后,太子继位,让姚广孝入明祖庙。
第3个回答  2020-12-14
姚广孝一直辅佐朱棣,后来得了重病就功成身退了,回到寺庙之中,不接受朱棣的任何赏赐,在寺庙中度过了自己的余生。
第4个回答  2020-12-14
姚广孝的结局非常好,他辅佐朱棣称帝后依然得到了重用,直到最后寿终正寝。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