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皇帝为何没有一统天下的胸怀,是不是因为“仁”呢?

如题所述

宋朝皇帝为何没有一统天下的胸怀,是不是因为“仁”?我想不是的,主要原因在于:一是宋朝面临的对手辽、金、西夏、蒙古都不是等闲之辈。二是宋朝“重文抑武”的治国之策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宋朝一统天下的野心。

宋太祖赵匡胤

宋朝最有野心也最想统一天下的,莫过于宋太祖赵匡胤和宋太宗赵光义,而他们最终都没能完成统一大业。至于宋高宗赵构,连宋朝原有的失地都收复不了,更别谈一统天下了

赵匡胤登基后,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局面并没有结束。北面有强大的辽国和辽国扶植下的北汉。南面和西面分布着南唐、吴越、后蜀、南汉、南平等割据政权。

赵匡胤根据当时形势,采谱赵普“先南后北”、“先易后难”的战略方针。从公元963年到978年,基本消灭了南方的割据势力。至此,“先南后北”战略的南部基本完成,剩下的就是北方了。

公元968年、969年和976年,赵匡胤先后三次出兵进攻北汉,皆因辽国出兵援助,久攻不克而还。同年十月,赵匡胤去世。统一北方的重任落在了继位新君赵光义身上。

赵光义继位后,于公元979年,亲率大军进攻北汉,围攻北汉都城太原,击退辽国援兵,灭亡北汉,终于结束了唐朝后近二百年藩镇割据的局面。

消灭北汉后,赵光义想乘势夺取幽云十六州。初期一度收复河北易州和涿州,围攻辽都燕京,宋军与辽军在高粱河展开激战。赵光义亲临战场指挥,结果受伤中箭,乘驴车仓惶撤离,导致北伐失败。

公元986年,赵光义再次北伐辽国,分东中西三路进攻,以东路为主力。西路、中路进军顺利,而主力东路军却屡屡遭挫,粮道被切断,终未能与中西二路汇合,于岐沟关大败,溃不成军。中、西二路不得已,只能南撤。北伐辽国再次以失败告终。

两次伐辽的失败,挫败了赵光义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此后宋朝的历代皇帝,开始变攻势为守势,一统天下的希望只能成为泡影了。

赵匡胤皇陵

宋朝“重文抑武”的基本国策,虽然有效地解决了藩镇割据、武夫乱政的问题,却也为宋朝对外军事上的软弱埋下了伏笔。在这种“重文抑武”思想指导下,军队建设基本上退居二线,想要完成统一大业,恐怕只能是痴人说梦了

公元960年,拥兵自重的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他的部下把事先准备好的一件黄袍披在他身上,赵匡胤于是就成皇帝了,这皇帝当得也忒容易了,从此江山易手,赵匡胤取代后周,改国号为宋,后周就这样随随便便灭亡了。

轻而易举夺取后周政权的赵匡胤,同样担心自己手下握有兵权的将领们有一天也“黄袍加身”,抢了他的政权。他的这种担心不是没有依据的。从公元907年至公元959年,短短53年内,中原换了五个朝代,更换了八姓十三君。

为了使各位将领交出兵权,他采纳赵普的建议,请众将们喝了一场酒,从而让将领们交出兵权,让他们回家安度晚年。这就是有名的“杯酒释兵权”,赵匡胤的高明之处,在于他在谈笑风生中,平静地剥夺了众将兵权。

行伍出身的赵匡胤对武将是十分忌惮的,他曾对程普说:“五代方镇残虐,民受其祸。朕今选文臣干事者百余,分治大藩,纵皆贪浊,亦未及武臣一人也。”因此,宋朝重文抑武也就成了必然。只不过赵匡胤矫枉过正,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以后的皇帝纷纷遵循赵匡胤的这一治国治军思想。赵光义登上皇位后改年号为“太平兴国”,虽然也有南征北伐的军事行动,但基本上属于对军权节制的制度性摸索,并非一定要实现一统天下的伟业。对宋朝而言,从上演“杯酒释兵权”的那一刻起,一统天下就只能成为一句梦话了。

总之,宋朝皇帝需要武将吗?需要!需要武将去镇守边关,保家卫国,而不是让他们去完成统一大业。宋朝皇帝忌惮武将吗?忌惮!忌惮他们权力太大,功高震主,黄袍加身。所以对武将既用之,又防之,甚至防大于用,皇帝和武将之间缺乏必要的信任度。因此,正当岳飞挥师北伐,于郾城、颍昌大败金军,进军朱仙镇之际,宋高宗赵构为什么以十二道“金字牌”下令岳飞退兵,也就不难理解了。宋朝历代皇帝所担心的,不是统一全国的问题,而是自己的江山能不能坐稳的问题,重文抑武能够有利于赵家稳坐江山,何乐而不为呢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8-23
不是,仁是对百姓而言的,统一是需要征服敌国,怎么能算仁呢,是不敢,也没实力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