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的发家相比曾经称霸的几个国家来说可以说是比较晚的。他们的祖先曾经是周王麾下的大将后裔,一直以来依附着周王。虽然日子不错,但是一直以来没有什么向上爬的机会。直到东汉被灭后,秦国的第一位君主才抓住时机在平王面前取得好感,然后获封。但是秦国的封地不算太好,在整个大周的西边,所以他们一直在寻找把都城往东边迁移的机会,等到最终到达咸阳的时候,秦国早已占领原来周朝的腹地了。
秦国起初的变迁由于受到外地的侵扰所以比较多。而人们比较认可的都城要从雍城开始算,因为秦国的发展直到到了雍城才开始稳定,长达两百多年历史。所以雍城也就成为了秦的发源地,一直到现在的凤翔县依旧是这么自称的。因为其水网丰富,秦国以河水为天然的防御线,开始建立城池,并迅速发展。历经十九代帝王才被舍弃,原因是日益庞大的人口和政治需要,而雍城早就不能满足。不过它也一直作为副都而一直被秦国帝王重视着。
秦国下一次扩张的契机是晋的灭亡,也就是战国的开始。一直以来的秦国虽然认真地在壮大自己,但是毕竟身边还横着一个霸主,所以根本没有机会。后来晋国由于内乱,韩赵魏一起联合灭了旧主,又消灭其余有势力的家族,共分天下。但是三家毕竟不是一心,就给了秦国侵占晋国部分土地的机会。秦国好不容易扩大了自己,自然不能轻易被夺回去,所以就把都城迁到了泾阳。
可惜分割秦国的这三家一家都不是吃素的,特别是魏国,由于率先做出变法,提高了国家的经济和军事实力,所以立马制霸一方。相邻近的两国自然免不了碰撞,还是很孱弱的秦国被魏国连连打击,还失去了尤为重要河西。不甘心如此的秦献公决定迁都栎阳,在地理位置上更加占有夺取军事先机的优势。当然,这也会把自己国家的咽喉暴露,但是秦国已经有了夺回河西的信心。
秦孝公在位的时候一共迁了两回都城,还有一回就是迁到了咸阳。为什么又会选择迁都呢?因为当时的国君励精图治,想要发展自己,就必须要像他国一样进行改革。可惜,这些改革措施遭到了当地士大夫的严重反对。看着变法带来的巨大成效,孝公不甘愿放弃,于是就觉得把都城迁移到反对声音比较小的咸阳去会更好一些。况且本来栎阳就直面魏国,虽然有利于对抗,但是同时危险性比较大。
而这次迁都就是秦国的最后一次,后来的始皇也未曾改变过,难道是咸阳的就是天生的都城吗?是的,咸阳地处平原,北边是高高的峻山,非常有利于守城,况且它还是渭水的上游,物产也比之前的雍城来的多,有非常好的地理条件。总的来说,咸阳就是这样一个集有利条件为一身的城市,所以才被孝公看重,定位都城。而后,日益强壮起来的秦国也有了逐一消灭六国的势力,成为霸主,这就是最终定都咸阳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