闯关东时期,为什么山东人选择东北,而不去更为有钱的江浙呢?

为什么山东人选择东北,而不去更为有钱的江浙呢?

山东人之所以不去江浙地区,主要是被其他地方的人抢先一步了,而且江南地区已经没有农田可种,再加上繁重的粮食税收,最后他们只能选择东北作为迁徙的唯一选择。

江南虽然看上去富庶,是鱼米之乡,但人口众多,而本区域内丘陵起伏、水网密集,随着明末清初不断开垦,早就没有那么多适合耕地了。也就是说,山东人即使去了江南,也没地种了。没有了土地,在那个以农业为绝对支柱的时代来说,根本就养活不了人。

所谓的富庶也是相对而言的,其实江浙底层的农民生活也是很悲苦。从明朝以来,江南地区的粮食税是比华北、两湖等地重的多。我们对于江南的美好感受很大一部分是想象中的,那只是一小部分有钱有闲的文人对于江南的咏叹,其实根本就不是整个江浙。那时候的江浙也多灾多难,水灾、风灾、兵灾......所以江浙并不是天堂。


当然最主要的还是被其他地方的人抢先了一步。19世纪后半期,在经历了太平天国战争的14年洗礼后,长江流域诸省变得很空旷,于是,大批湖南湖北的农户,以及苏北农民,河南农民、灾民迅速地填饱了江南一带。等山东人想去的时候,人家都已经先下手为强了。

那个年代,华北自然经济环境不断恶化和社会动荡不安,对山东和华北的农民来说,移民已是一种迫于生活的必需。移民关东,他们也未必真心愿意,但已经没有更好的选择了,经过现实的筛选,东北不仅已是唯一的去处,且还刚好是最佳去处。因为除去东北,天下间已无闲田旷土来容纳他们的插足!这样的去向尽管令清政府十分不悦,却也没有有意违抗朝廷的意思,所以也就不管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1-22

我们都知道,人们外出工作都会往富裕的地方去,这样才能挣更多的钱。可是为什么山东人要去当时还属贫穷东北呢?在清朝的200多年以来,一直严禁关内的人迁往关外,东北三省基本上是无人区,人最少的时候6000人

第2个回答  2020-09-15

因为在当时东北地区地广人稀,有大片的土地供人开发。反观江浙地区由于开发时间早,所以开发的潜力就没有东北地区高。

提起闯关东,最早是从一部电视剧中了解,这部电视剧名字就叫《闯关东》。它讲述了那几年齐鲁大地连年发生灾祸,百姓为了生存,不得不从自己的家乡迁徙到东北地区的故事。我们通过主角这位山东汉子在东北的见闻,了解到了那几年,闯关东的山东人与命运抗争,百折不挠的历史故事。

20世纪初,当时的清朝腐败不堪,岌岌可危。王朝各地纷纷发起了农民起义,齐鲁大地也在其列。再加上当时的齐鲁大地正赶上天灾,农民没有生存空间,于是不得不拖家带口到东北去谋生。这也成为了我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人类大迁徙之一,据统计,当年从山东闯关东到东北的就有4000多万人。那么当时闯关东的人为什么不去更加富饶的江浙,反而到没有人烟的东北去呢?

第一点,因为东北地区土地肥沃,地广人稀,有大片没有开垦的土地供人开发。毕竟土地在我国农民的脑海中一直是最重要的,有了土地,就有足够的粮食供自己生存。反观江浙地区,由于开发历史悠久,开发程度高,导致没有多余的土地留给移民者进行开发。所以对于山东的难民来说,江浙地区不是一个移民的好地方。

第二点,因为东北和山东同属于北方,不管是饮食、习俗,还是性格等方面都相差不大,可以让移民的山东人快速的适应当地的生活。还有由于文化和性格的相似,可以加快两个地域人的融合,不至于产生社会矛盾。而江浙地区属于南方,与北方粗广的性格不同,南方人更加小家碧玉,秀外慧中一些。正是由于这种性格的差异,让山东人更愿意选择到东北发展,而不是富饶的江浙。

第3个回答  2019-09-25
因为闯关东的人都是大老爷们,距离上东北近一些,而江浙当时也并不富裕,东北机会反而更多
第4个回答  2019-09-25
因为东北的广阔空间是非常有利于山东人去开发的,所以不会去现在江浙地区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