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退休制度”惹争议,65岁以上农民领养老金,为何有人反对?

如题所述

城市和农村出现一定程度的人口老龄化,随之而来的养老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农村的老人大多数没有工作,年老了干不动农活大部分靠儿子过日子。俗话说“养儿能防老”,但是没有儿子的家庭,或者儿子不孝顺的家庭,使得农村的一些老人六七十岁还在地里种庄稼。

因为没有缴纳保险的缘故,部分农民基本处于“活到老、干到老”的状态。此外,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对养老和医疗的需求越来越突出,因此他们往往需要“高龄”工作。而相关统计显示,我国农村老人不在少数。

到2019年年底,我国60周岁以上人口已超过2.5亿人,其中65岁以上的老人数量高达1.7亿。在此前的农业普查中,我国登记在此的农户,同样出现超过2亿的情况。所以对于65岁以上的农村老人来说,这不是一个小数目。

随着年龄的增长,65岁以上的农村老人很难获得额外的收入了。因此,为了让他们“幸福”下去,很多专家提出了一些看法和意见。比如政协委员王学坤就提出要推行农民退休制度,这一提议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反响,引起了网友的热烈讨论。

王学坤表示,“农民退休制度”针对的是65岁以上的农民,这部分人可以“足不出户,老有所养”,理应享受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成果。具体来说,就是希望通过建立农民退休制度,让65周岁以上的农民也可以领取到养老金。但当提议一出来,我们却听到了一些反对的声音,且大部分都来自同一个群体——工薪阶层。

工薪阶层认为,自己之所以退休后可以领取到养老金,是因为他们在缴纳养老保险。而根据我国社保制度来看,退休老人养老金的发放,用的就是年轻人缴纳的养老保险金。而农民并没有缴纳养老保险,所以说那些缴纳养老保险的人认为,为农民发放养老保险是不公平的,同时也会导致我国社保基金出现入不敷出的情况。

当然,除此之外,他们认为农村老人的生活压力不是很大,而且还有其他收入来源。前者主要集中在住房贷款和汽车贷款领域,相对于工薪阶层,农村老人基本不用操心车贷和房贷的问题。

农民不像城市工薪族一样打卡上下班,他们的农作时间不是一年四季都固定的,中间会有好几个月不用务农,所以他们可以外出打工,也能赚不少钱;同时,农民即使上了岁数,土地、鱼塘之类的还是可以承包出去,也可以获得不少的额外收入。甚至有些打工族表示,农民比城里这些打工族还要富裕,压根用不上养老金。

但专家们极力“推荐”,当然也有他们的道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基础养老金水平与企业职工差距较大,这一制度的建立,也许能够更好地改善农村老人们的生活。

不仅如此,在上个世纪,我国工业发展的背后就是农业在做支撑。这些农民不仅需要“交公粮”,还必须交纳购粮。他们为祖国的建设做出了贡献,现在他们老了,是时候“报答”他们了。

不过,我国现在农民人口确实庞大,领取城乡居民养老金的人数也在1.7亿人左右,现在最低标准是93元,假如说一下子增长到400元,一想便知不堪重负。而现在既然有专家提出了农民退休制度,还把年龄直接定到了65岁,其实已经做了很大的让步了。即便建立起来阻力很大,也希望日后让农民朋友也能老有所养。对此,您怎么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2-12
视同缴费和十六连涨不是受益人交的,不给农民没有道理。农民缺的是一个平等的社保平台,平等的时机,平等的视同缴费,平等的十六连涨,并不影响工人,同伶工人交费按交费多领并没异议。而农民和城市无退休金人享受国家发展红利也应该很正常,
第2个回答  2021-02-05
因为工薪阶层的人们认为这些农民并没有缴纳养老保险,对他们来说并不公平,而且这些老人有田有地,可以保障自己的生活,比他们的负担轻。
第3个回答  2021-02-05
因为农民是一个庞大的群体,而且这样做的话,会让许多孩子都愿意去努力学习。
第4个回答  2021-02-05
肯定有人认为农民没有缴纳养老金,不应该获得退休金,心里不平衡,所以很反对。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