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质理化性质

如题所述

蛋白质理化性质有:1、蛋白质的两性电离性质;2、蛋白质的胶体性质;3、蛋白质的变性与复性;4、蛋白质的紫外吸收;5、蛋白质的呈色反应。

1、蛋白质的两性电离性质。

蛋白质分子除两端的氨基和羧基可解离外,侧链中某些基团在一定条件下可解离成带正电荷或负电荷的基团。

2、蛋白质的胶体性质。

蛋白质分子颗粒大小在1~100nm胶体范围之内。维持蛋白质溶液稳定的因素分别是水化膜和同种电荷。水化膜可以阻断蛋白质颗粒的相互聚集,防止溶液中蛋白质的沉淀析出。相同蛋白质颗粒带有同性电荷,与周围的反离子构成稳定的双电层。

3、蛋白质的变性与复性。

在某些物理和化学因素(如加热、强酸、强碱等)作用下,其特定的空间构象被破坏,从而导致其理化性质的改变和生物活性的丧失,称为蛋白质的变性。变性的蛋白质可在一定条件下恢复其空间结构,随之理化性质和生物学性质也重现,这称为复性。

4、蛋白质的紫外吸收。

由于蛋白质分子中含有色氨酸和酪氨酸,因此在280nm波长处有特征性吸收峰,可作蛋白质定量测定。

5、蛋白质的呈色反应。

分为茚三酮反应和双缩脲反应。蛋白质经水解后产生的氨基酸可发生茚三酮反应,即与茚三酮水合物共热时,会生成蓝紫色化合物。蛋白质和多肽分子中的肽键在稀碱溶液中与硫酸铜共热,生成紫红色或蓝紫色复合物的反应称为双缩脲反应。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