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音菩萨为什么可以叫做观音大士?

一般来说,大士是对道教人士的尊称,但为什么会对作为外来文化的观音菩萨特称观音大士呢?

大士是佛教称如来和菩萨的称呼。佛教在魏晋南北朝传入中国,那时的人们就已经称呼如来菩萨为大士了。

亦可特指观世音菩萨。观世音是鸠摩罗什的旧译,玄奘新译为观自在,中国自唐避李世民的讳始,每略称为观音。

张大千有名画《敦煌莫高窟初唐画大士像》,这说明自古至今大士都是佛教用来称呼如来或者菩萨的。又因为中国佛教信徒最信仰的是观音菩萨,久而久之,大士就直接特指观音大士了。如 《红楼梦》第五十回:"不求大士瓶中露,为乞嫦娥槛外梅。"

扩展资料:

观世音菩萨(梵文:,Avalokiteśvara),观世音来自于竺法护与其弟子译于长安敦煌寺的 《正法华经》。竺法护初译“光世音” 其弟子聂道真改为“观世音”。  玄奘新译为观自在,中国每略称为观音。

观世音菩萨是佛教中慈悲和智慧的象征,无论在大乘佛教还是在民间信仰,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以观世音菩萨为主导的大慈悲精神,被视为大乘佛教的根本。佛经上说,观世音是过去的正法明如来所现化,他在无量国土中,以菩萨之身到处寻声救苦。观世音与阿弥陀佛有着特殊的关系。他是西方三圣中的一尊, 也是一生补处的法身大士,是继承阿弥陀佛位的菩萨,而且还有说观世音就是阿弥陀佛的化身。

观世音菩萨具有平等无私的广大悲愿,当众生遇到任何的困难和苦痛, 如能至诚称念观世音菩萨,就会得到菩萨的救护。而且,观世音菩萨最能适应众生的要求,对不同的众生,便现化不同的身相,说不同的法门。 

在佛教的众多菩萨中,观世音菩萨也最为民间所熟知和信仰。在中国的江、浙、闽、广、台湾,  以及南洋华侨间,观音信仰极为普及,所谓“家家阿弥陀,户户观世音”。浙江的舟山群岛,自古以来也一直被视为观世音菩萨应化的道场。

菩萨之异名

经典中所举出菩萨之异名有:开士(菩提萨埵)、大士(摩诃萨埵)、尊人(第一萨埵)、圣士(胜萨埵)、超士(最胜萨埵)、上人(上萨埵)、无上(无上萨埵)、力士(力萨埵)、无双(无等菩萨)、无思议(不思议萨埵)、佛子、佛持、大师、大圣、大功德、大自在、正士、始士、高士、大道心成众生、法臣、法王子、胜生子、广大萨埵、极妙萨埵、胜出一切三界萨埵、身业无失语业无失意业无失、身业清净语业清净意业清净、身业无动语业无动意业无动、成就觉慧(梵dhi^mat ,有慧者)、最上照明(梵uttama -dyuti ,上成就)、最胜真子(梵jina -putra ,最胜之子、降伏子)、最胜任持(梵jina^dha^ra ,最胜所依、降伏持)

普能降伏(梵vijetr! ,最胜所使、能降伏)、最胜萌芽(梵jina^n%kura ,最胜芽)、勇健(梵vikra^nta ,猛健、勇猛)、最圣(梵parama^s/carya ,上轨范师、上圣)、商主(梵sa^rthava^ha ,导师)、大称(梵maha^ -yas/as ,具大名称、大名称)、怜愍(梵kr!pa^lu ,成就慈悲、有悲)、大福(梵maha^ -pun!ya ,大福德)、自在(梵i^s/vara ,富自在、自在行)、法师(梵dha^rmika ,大法师、正说者)等。又以菩萨乃发大菩提心,满足世出世之胜希愿,故称菩萨众为‘胜愿菩提大心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菩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观世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11-09

大士本就是佛教的名词,跟道教没有关系,大士是菩萨的一种异名(另一种称呼),即在称呼上可以称为观音菩萨,也可称为观音大士。

如:唐湛然《法华文句记》卷二:“大士者,《大论》称菩萨为大士,亦曰开士。”

白话意为大士的称谓,称菩萨可为大士,亦可称为开士。

另菩萨是对51个级别的菩萨的总称,而大士只能用来称呼“等觉”级别以上的菩萨。观音菩萨是古佛再来,倒驾慈航示现为等觉菩萨,故称大士。大势至菩萨、文殊菩萨、普贤菩萨都可称为大士。一般的菩萨不能称为大士。

扩展资料

菩萨的异名介绍:

经典中所举出菩萨之异名有:开士(菩提萨埵)、大士(摩诃萨埵)、尊人(第一萨埵)、圣士(胜萨埵)、超士(最胜萨埵)、上人(上萨埵)、无上(无上萨埵)、力士(力萨埵)、无双(无等菩萨)、

无思议(不思议萨埵)、佛子、佛持、大师、大圣、大功德、大自在、正士、始士、高士、大道心成众生、法臣、法王子、胜生子、广大萨埵、极妙萨埵。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摩诃萨埵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菩萨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2-05

大士是佛教称如来和菩萨的称呼。佛教在魏晋南北朝传入中国,那时的人们就已经称呼如来菩萨为大士了。南朝齐周颙《重答张长史》:"夫大士应世,其体无方,或为儒林之宗,或为国师道士,斯经教之成说也。"唐湛然《法华文句记》卷二:“大士者,《大论》称菩萨为大士,亦曰开士。”

亦可特指观世音菩萨。观世音是鸠摩罗什的旧译,玄奘新译为观自在,中国自唐避李世民的讳始,每略称为观音。

张大千有名画《敦煌莫高窟初唐画大士像》,这说明自古至今大士都是佛教用来称呼如来或者菩萨的。又因为中国佛教信徒最信仰的是观音菩萨,久而久之,大士就直接特指观音大士了。如 《红楼梦》第五十回:"不求大士瓶中露,为乞嫦娥槛外梅。"

扩展资料

观音菩萨从”男菩萨“到”女菩萨“的转变:

观音菩萨传入中国大约是魏晋时期,观音菩萨是随着魏晋时期净土宗的盛行而日益深入人心的。净土宗的信仰是称名念佛往生阿弥陀佛净土即西方极乐世界。

中国民众接受印度的佛菩萨却又并非全部照搬,而是改造为中国菩萨。随着佛教中国化的发展,印度的观音形象逐渐发生重大变化。

观音入主中国初期,观音还是以"伟丈夫"男菩萨的形象高坐佛殿神堂。中国早期观音造像,例如甘肃敦煌莫高窟的壁画和南北朝的木雕,观音都是以男子汉形象出现,嘴唇上还有两撇小胡子。后来,特别是唐宋以后,观音完全变为女菩萨,而且是非常秀美妩媚的女菩萨。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1-06-26

大士是菩萨的一种异名(另一种称呼),即在称呼上可以称为观音菩萨,也可称为观音大士。

观世音菩萨,佛教菩萨名,为梵文Avalokiteśvara的意译,亦译作“光世音”,新译“观自在”“观世自在”,音译“阿婆卢吉低舍婆罗”“阿缚卢枳多伊湿伐罗”。阿弥陀佛的左胁侍,“西方三圣”之一。

佛教认为观世音菩萨为大慈大悲的菩萨,遇难众生只要诵念其名号,“菩萨即时观其音声”,前往拯救解脱,故名。曾因唐代避讳太宗李世民名,去“世”字,略称“观音”。

主要事迹 

关于观世音菩萨,《成具光明定意经》《维摩诘经》《放光般若经》《光赞般若经》《大宝积经》卷八十二及卷一百等处,皆列有此菩萨之名号,然未列本缘等事迹。在《法华经》中设一品详说此菩萨于娑婆世界利生之相。

另外《悲华经》卷三〈诸菩萨本授记品〉叙述了阿弥陀佛过去生中为转轮王无诤念时的长子不眴,出家在宝藏佛前,发愿称,若有众生遭受种种苦恼恐怖,如果他能够忆念我,称念我的名号,即为其免除如此种种痛苦烦恼。宝藏佛即为他授记并命名观世音。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21-06-26

观世音菩萨在藏文作སྤྱན་རས་གཟིགས་དབང་ཕྱུག,《佛说一切如来金刚三业最上秘密大教王经》与《一切秘密最上名义大教王仪轨》译名为白衣菩萨,菩萨就是大士这也是民间称她为白衣大士之名的由来。

观世音菩萨是中国佛教四大菩萨之一。相传其生日是农历二月十九,成道日是农历六月十九,涅槃日是农历九月十九,说法道场是普陀山

观音信仰在中国影响深远,造成民间有种种关于观世音菩萨的传说,如广泛流传的观音为兴林国妙庄王的三公主妙善公主的说法。这种女观音传说,最早可见于宋代朱弁《曲洧旧闻》

其后,宋末元初的管道升著《观世音菩萨传略》成为完整的传记。以此为蓝本,还陆续出现了《香山宝卷》、《南海观音全传》、《观音得道》等一大批观音故事书。

影响力

观世音菩萨是东亚民间普遍敬仰崇拜的菩萨,在各种大乘佛教图像或造像中观世音菩萨像也最为常见,而且种类繁多,变化极大。观世音菩萨是民间信仰所崇信的“家堂五神”的首尊,台湾民众常将之绘制于家堂神画“观音漆”上,与自家所祀神明一同,晨昏祭祀。

佛教的经典上说观世音菩萨的悲心广大,世间众生无论遭遇何种灾难,若一心称念观世音菩萨圣号,菩萨即时寻声赴感,使之离苦得乐,故人称“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为佛教中知名度最高的大菩萨,有“家家阿弥陀,户户观世音”的赞誉。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观世音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