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体死后的变化是什么?

如题所述

鱼死后,体内发生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变化,大体上分为如下阶段:
1、黏液分泌阶段
当鱼被捕捞离水之后,机体因处于不良生活环境而呈现一种特殊的保护性反应,自皮肤腺中分泌出一种蛋白质的黏液。鱼在濒死期前后,这种分泌最为旺盛,结果,使黏液均匀地覆盖着整个体表。新鲜鱼黏液透明、均质、富有鱼腥气味,随着新鲜度的降低逐渐变得混浊、污秽,鱼腥气味消失。
2、僵硬阶段
鱼在死后10min至5h,就发生尸体的僵硬现象。先由头部肌肉开始,逐渐经背部以至全身,硬如木质,不能弯曲。这是因为鱼死后肌组织内糖原酵解酶引起酵解过程,形成大量乳酸使鱼肉变成弱酸性,肌纤维吸水性增强,呈现膨化现象,像皮球装满水后变硬一样。即呈现僵硬现象。
如果酸度继续增加,肌肉蛋白质凝固,肌浆蛋白质保持水分的能力降低,脱水,僵硬现象便逐渐消失。
处于尸僵过程中的鱼肉pH可能降低至5、0~6、0,这样的酸度腐败菌不能生存。因此,鱼体的僵硬状态表明鱼很新鲜。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