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废除科举制的原因

科举制度自从隋朝诞生以来,延续了1300多年,为什么到了清朝就被废除了呢?科举制被废除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最早起源于隋代。隋朝统一全国后,为了适应封建经济和政治关系的发展变化,为了扩大封建统治阶级参与政权的要求,加强中央集权,于是把选拔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用科举制代替九品中正制。隋炀帝大业三年开设进士科,用考试办法来选取进士.唐王朝的帝王承袭了隋朝传下来的人才选拔制度,并做了进一步的完善。唐太宗时期增加了考试科目,进士.明经为主.武则天大量增加科举取士的人数,还创立了武举和殿试.开元年间,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了科举考试的地位.实行科举制度,的确满足了封建君主专制政治的要求,收到了集权中央、巩固封建统治的效果。第一,官吏选用大权由中央朝廷来行使,这就加强了全国政权的统一和集中。第二,选官有统一标准,全国要想做官的人都以全力去适应这些标准,这就加强了思想的统一。第三,向各地方的庶族地主、平民打开了门路,刺激、网罗了一批中下层知识分子,使他们有了参与政权的机会,这就调和了阶级矛盾,扩大了统治阶级的基础。第四,科举看起来好像是最公平不过的,任何人只要读好书,就有资格应考做官,这样不仅掩饰了官僚政治的阶级实质,还可吸引全社会的知识分子,使他们埋头读书,养成极其驯服的性格,不易发生不满封建统治的不稳思想。这也就是科举考试制度之所以能在封建社会里维持一千三百年之久的根本原因.19世纪80年代后,随着西学的传播和洋务运动的发展,科举制度发生改变1901年9月清廷实行“新政”后,各地封疆大吏纷纷上奏,重提改革科举,恢复经济特科,1904年,清廷颁布《奏定学堂章程》,此时,科举考试已改八股为策论,但尚未废除。因科举为利禄所在,人们趋之若骛,新式学校难以发展,因此清廷诏准袁世凯、张之洞所奏,将育人、取才合于学校一途。1905年,清朝政府宣布废除科举制度.在中国历史上延续了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最终被废除,科举取士与学校教育实现了彻底分离。

1.隋朝时期确立科举制度,隋炀帝大业三年开设进士科.选拔人才.

2,唐太宗时期增加了考试科目,进士.明经为主.武则天大量增加科举取士的人数,还创立了武举和殿试.开元年间,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了科举考试的地位.实行科举制度

3加强了中央集权,提高了官员文化素质调和了阶级矛盾,扩大了统治阶级的基础,.

4.1905年,废除了科举制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9-22
辛亥革命 推翻了清朝统治,推翻了科举制度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