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梁内力组合应计算的层数以及求跨间弯矩的问题。求高手or明白人解答。

有这样一个疑问,风荷载或横向水平地震荷载作用下求 框架梁内力组合 跨间弯矩的时候,计算方法是不是一样的??
还有一个问题,我毕业设计是一个33.6米的小高层,层数8层,在求框架梁内力组合的时候每一层的跨间弯矩都要计算么???还考虑首层、顶层、中间层(中间层是随便取一层么?)如果每层都要计算的话,计算量着实有点大呀。

迭代法最好的近似计算方法,过去用于手算。现在不都是用PKPM、TAT、SATWE等吗。
基本对称的框架在水平作用下,梁的跨中弯矩小(反弯点在跨中),支座弯矩最大,柱子上、下端弯矩最大,底层的大顶层小这些你都知道。
电算的组合应该是全部都出来了的,手算的话,嵌固层、层间侧刚明显突变层等免不了你应计算的吧,没有必要层层搞的啊。
我80年代做过一个9层框架,按平面框架算,一个人连计算、组合、配筋整整用了48天啊!真残酷!就是用的卡尼法(迭代法)或叫内力连续代入法。框架在每一个荷载下的弯矩图画一张,整个办公室墙壁上挂满了啊。追问

你能说点接地气的东西么??我要是能用pkpm算的话,我还问这个问题干什么!!而且我感觉你是不是没明白我问的什么事情啊,我只是想问问框架梁内力组合求跨间弯矩的事情,你给我说了一堆什么呀??用迭代法是之前的工作吧····而且计算那么麻烦(其实也没学明白),我只会弯矩分配法,谢谢。

追答

你主题是问的竖向荷载下求跨中的最后弯矩,本想着答,又见问起水平作用的事,我就扯进了这些。重看一遍,我自己也很不满意。(其实,迭代法比弯矩分配法更简单。)
弯矩分配法求得梁两端的支座弯矩后,画一个简支梁的弯矩图,迭加进去,不是就得到跨中弯矩了吗?
不必要每层算,除了顶层不一样外,各层多差不多。

追问

no·no·no,我想说的是内力组合的事情,弯矩我已经都搞定了,现在是框架梁的内力组合的事情,内力组合的时候不是要考虑好几种工况么,其中不就有风荷载还有水平地震作用的情况吗,我想问的是,此时横向框架的跨间弯矩(水平地震作用下),与风荷载作用下的计算方法是一样的吗,需要每层都计算吗????谢谢!!!

追答

水平地震作用与风荷载作用下的计算方法是一样。
但我是按地震荷载效应组合后的工况参加与竖向作用效应的最不利组合,而不是把风荷载与水平地震作用分成两个工况来进行的。

追问

算了,我不问了,我每层都算算吧,就当练手了,咱俩的交流我感觉有点不太成功,可能是你的思路太高深我理解不了,看你打了这么多字的份上,分给你了。还有,你的想法我不关心,我只是希望你能告诉我我的方法对不对就行了,谢谢。

追答

抱歉!猜不到你的问点,建议你看看JGJ3-2010《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5.6.3条:‘有地震效应组合时,荷载效应和地震作用效应组合的设计值应按下式确定:S=..........。还有5.6.4条荷载效应和地震作用效应的分项系数。
另外,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的剪力每层的大小都不同。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4-19
楼主理解正确,风荷载与地震荷载计算方法一样,因为它们均为临时可变荷载,方向均为水平。
每层都要计算的。不能怕麻烦,楼主仅仅是开始。追问

那在恒荷载或者活荷载起控制作用的组合下,如何计算框架梁的跨间弯矩呢???

追答

按每节间梁上作用的荷载分别计算其产生的固端弯矩(假设将梁端固结);柱子将水平荷载产生固端弯矩(多用反弯点法)加载节点。再由迭代法计算。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