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别教育的意义

论述:个别教育的意义

在日常教学工作中,班主任必须认真地根据不同类型的学生特点,有针对性地运用教育理论分析教育对象的思想、品德、学习等方面的现实表现及其根源,因材施教,引导学生朝着健康的目标发展。班主任要在开展集体活动的同时,做好个别教育工作,把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结合起来,对班集体的形成和发展有着深远意义。那么,如何才能做好个别教育工作呢?

正确认识学生

一个班集体的学生,无论是学习成绩,还是思想品质都有积极、中间和落后的区别。学生表现出的优点、缺点,“好”与“差”不是绝对的,是暂时的和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学生的学习和思想品质虽有密切联系,但绝不是等同的。学习优秀的学生,不见得道德品质就好,后进学生身上不是没有一点积极因素。因此,摸清学生情况,对学生进行正确的认识和分析,是做好学生教育工作的基础。

对症下药,因材施教

班主任在摸清学生特点情况的基础上,认真分析研究,准确地掌握每个学生在一定环境下所产生的某种心理特点。这是做好学生教育工作的关键。只有掌握了学生心理特点,才能“对症下药”。

首先,优秀生不可疏忽。尽管他们学习努力,遵守纪律,但思想深处也常常隐藏着瑕疵。特别是有些学习成绩比较优秀的学生,因被家长所喜爱,被老师所重视,容易产生自满情绪,对老师和同学的批评抱无所谓的态度,为了保持优良的学习成绩,往往不愿意承担班级、学校的其他工作,不愿意参加集体劳动。对于这样的学生,班主任不能放松要求、姑且迁就,同样要提出严格要求,因势利导,提高他们自我教育的自觉性。

其次,中等生需要督导。由于他们在班集体中“好坏”无名,常被老师和同学所遗忘。他们学习和参加各项活动的能力有限,想干好怕干不好,想上进又缺乏信心。班主任要善于把握他们的思想脉搏,抓住其思想矛盾的焦点,引导他们学习先进,力争上游。

再者,后进生加强转化。虽然他们一般在班上为数不多,但他们能量不小,破坏性很强,成为班上的消极因素。因此针对这些学生,班主任要以情感人,关心他们,关爱他们,和他们建立感情上的联系,做他们的知心朋友;要善于发现和利用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尊重、信任他们,帮助他们认识自己的优点、长处;让班内同学、干部向他们伸出友谊之手,感受班集体的温暖。

注重教育方法

班主任在正确、客观、全面地把握好学生的思想基础上,采用灵活多样的教育方式,才能使我们的教育收到行之有效的、事半功倍的效果。笔者在长期的个别教育中总结出了以下的教育方法:

谈话法。谈话法就是班主任以尊重、平等、信任、亲切的态度,商讨式的谈话方式与个别学生进行语重心长的谈话,达到了解和教育学生的某种目的。亲切的谈话可以营造师生间和谐信任的氛围,消除学生对老师的警戒和成见

锻炼法。锻炼是班主任布置一定任务并组织学生按照一定要求,参与各种实际活动,以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和行为习惯为主的方法。由于学生长期从家门到校门和某些学校长期片面追求升学率,学生缺少社会实践和艰苦的锻炼。班主任在布置集体或个人任务时,要有意安排某方面缺少锻炼的个别学生,使他们经受锻炼。这比在课堂中讲大道理更有效。

书信法。书信法实际是一种以书面形式和学生交流,沟通思想的方法。对任何学生都适用,而且不受时间、场所的限制。如发现某个学生上课心不在焉,成绩下降,情绪低落时,要做该生的思想工作,又找不到空余时间,不妨在他的作业本上和他交谈,把老师想要对他说的话写在作业本上或是谈心本上,他们会主动地把自己的想法如实告诉老师,从而及时化解矛盾。

心理换位法。心理换位即一个人应常常设身处地为他考虑,认识到每个人在地位、年龄、知识、阅历等方面都存在巨大的差异。如果班主任忽视这些差异,在个别教育过程中,只按自己的看法、想法、感情代替学生,套上“自我中心”的思想枷锁,就会使教育工作带来主观随意性、被动性,有悖于教育工作的科学性、有效性。

总之,要创建一个优秀的班级,班主任就要重视个别教育。个别教育是集体教育的补充,是创建一个优秀班集体的有效手段,也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好方法。要树立好的班风,要培养好的学生,班主任就应该抓住个别教育这一法宝。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