祸起萧墙典故是怎么来的?讲的是谁的故事?

如题所述

由来及故事:

季氏将要攻打附庸国颛臾。冉有、子路两人参见孔子,说道:“季氏将对颛臾使用武力。”孔子说:难道不应该责备你吗?为什么要去攻打它呢?”

冉有说:“那个季孙要打”孔子说:“贤人周任有句话说:‘能够施展自己的力量就任职;如果不行,就该辞职。’比如瞎子遇到危险,不去扶持;将要摔倒了,不去搀扶,那又何必用助手呢?

冉有说:“颛臾,城墙坚固。现在不把它占领,日后一定会给子孙留下祸害。”孔子说:“君子讨厌那种避而不说自己贪心却一定另找借口的态度。

我听说过:有封地的大夫,不必担心财富不多,只需担心财富不均。若是财富平均,便没有贫穷。做到这样,远方的人还不归服,便发扬文治教化。他们来了,就得使他们安心。如今你们俩辅佐季孙,远方的人不归服,却不能用文治教化归降;国家支离破碎;反而想在国境以内使用武力。我恐怕季孙的忧愁不在颛臾,却在萧墙里面。”

人们用这一典故表示内部祸乱之意,《后汉书》中就引用了这一典故:“此皆衅发萧墙,而祸延四海也。”

扩展资料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示例:不照这么办法,恐~,势且波及全国,总统不如通权达变,暂歇风潮为是。(《民国演义》第八十回)

近义词: 同室操戈、萧墙之祸、尺布斗粟

反义词: 敌国外患、兵临城下、大军压境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祸起萧墙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11-06

出自《论语·季氏》:“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讲的是季家兄弟的故事。

祸起萧墙的意思:萧墙指古代宫室用以区隔内外的当门小墙。祸起萧墙是一个汉语成语,指祸乱发生在家里;比喻内部发生祸乱;也比喻身边的人带来灾祸。

扩展资料:

1,用法:

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2,示例:

不照这么办法,恐祸起萧墙,势且波及全国,总统不如通权达变,暂歇风潮为是。

3,词语辨析:

近义词: 

同室操戈:指兄弟争吵,泛指内部斗争。

萧墙之祸:指内部的祸乱。

尺布斗粟:比喻兄弟不和,讽喻兄弟间因利害冲突而不能相容。 

反义词: 

敌国外患:指来自敌对国家的侵略骚扰。

兵临城下:指大军压境,城被围困,形容形势危急。

大军压境:大批军队到达,随时可能会发生战争。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9-08-08

祸起萧墙典故的出自:《论语·季氏》:“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讲的是季家兄弟的故事。春秋时期,冉有和子路都是孔子的学生,他们为鲁国的执政者季氏当家臣。有一次,季氏想要攻打弱小的邻国颛臾。冉有、子路两人就来找到孔子,想听一听他的看法。

孔子听了之后严厉地批评他们说:“鲁国的国君曾经任命颛臾的国君主持东蒙山的祭祀,而现在,季氏为什么要去攻打他呢?”冉有回答说:“这件事是季氏想要做的,我们两人只是臣子,也没有办法呀。”孔子说:“你的话错了,老虎犀牛从笼子里逃了出来,龟壳美玉在盒子里毁坏了,这应责备谁呢?”

冉有说:“颛臾这个小国,城墙坚固,而且离鲁国很近。现在不把它占领,日后一定会给子孙留下祸害。”孔子说:“依我看,季氏最大的隐患不再颛臾那里,却在萧墙的里面,在季氏兄弟之间呀。”不久,季氏兄弟之间果然发生了内乱。

扩展资料:

“萧墙”是指古代宫室内当门的小墙,后人就用“祸起萧墙”来比喻内乱。清末蔡东藩在《民国演义》中用到:“不照这么办法,恐祸起萧墙,势且波及全国,总统不如通权达变,暂歇风潮为是。”《后汉书》中也引用了这一典故:“此皆衅发萧墙,而祸延四海也。”来比喻矛盾争端发生在内部。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祸起萧墙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9-08-17

祸起萧墙这一典故出版于《论语·季氏》,内容跟春秋时期,鲁国的季氏兄弟有关。

典故原文:

《季氏将伐颛臾》

季氏将伐颛(zhuān)臾。冉有、季路(两人是孔子的弟子,也是季氏的臣子)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

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译文:

季氏将要攻打附庸国颛臾。冉有、子路两人参见孔子,说道:"季氏将对颛臾使用武力。"孔子说:"冉求!这难道不应该责备你吗?而且它处在我们鲁国的疆域之中,这正是跟鲁国共安危的藩属,为什么要去攻打它呢?"冉有说:"那个季孙要这么干,我们两人都不想呢。

"孔子说:"冉求!贤人周任有句话说:'能够施展自己的力量就任职;如果不行,就该辞职。'比如瞎子遇到危险,不去搀扶,那又何必用助手呢?况且你的话错了。老虎犀牛从栅栏里逃了出来,龟壳美玉在匣子里毁坏了,这应责备谁呢?"

冉有说:"颛臾,城墙坚固,而且离季孙的采邑费地很近。现在不把它占领,日后一定会给子孙留下祸害。"孔子说:"冉求!君子讨厌那种避而不说自己贪心却一定另找借口的态度。我听说过:无论是有国的诸侯或者有封地的大夫,只需担心不安定。若是财富平均,便没有贫穷;和平相处,便不会人少;安定,便不会倾危。

做到这样,远方的人还不归服,便发扬文治教化招致他们。他们来了,就得使他们安心。如今你们俩辅佐季孙,远方的人不归服,却不能用文治教化招致;国家支离破碎,却不能保全;反而想在国境以内使用武力。我恐怕季孙的忧愁不在颛臾,却在萧墙里面。

扩展资料:

祸起萧墙 - 汉语词语 

1、萧墙指古代宫室用以区隔内外的当门小墙。祸起萧墙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huò qǐ xiāo qiáng,指祸乱发生在家里;比喻内部发生祸乱;也比喻身边的人带来灾祸。出自《论语·季氏》。

2、《后汉书》中就引用了这一典故:"此皆衅发萧墙,而祸延四海也。

3、近义词

(1)同室操戈

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郑玄传》

解释:操:拿;戈:兵器。自家人动刀枪,指兄弟争吵。

(2)萧墙之祸

出处:《论语季氏》

解释:古代宫室内当作门的小墙称萧墙,萧墙引申为内部的意思。萧墙之祸即由内因而非外因引起的灾祸。

(3)尺布斗粟。

出处:《史记淮南衡山列传》

解释:用一尺布、一斗米来讽喻兄弟间因利害冲突而不能相容。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推荐于2019-10-11

出处来源《论语·季氏》:“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讲的是季家兄弟的故事。

季氏将伐颛臾:

先秦:孔子及弟子

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

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

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译文  

季孙氏将要讨伐颛臾。冉有、季路拜见孔子说:“季孙氏要对颛臾用兵。”

孔子说:“冉有!恐怕应该责备你们吧。那颛臾,先王曾把颛臾的国君当作主管东蒙山祭祀的人,而且它地处鲁国境内,是鲁国的藩属国,为什么要讨伐它呢?”

冉有说:“季孙要这么干,我们两个做臣下的都不愿意。”

孔子说:“冉有!周任有句话说:‘能施展才能就担任那职位,不能胜任就该辞去。’如果盲人摇晃着要倒下却不去扶持,颤颤巍巍将要跌倒却不去搀扶,那么何必要用那个搀扶的人呢?况且你的话错了,老虎和犀牛从笼子里跑出,(占卜用的)龟甲和(祭祀用的)玉器在匣子里被毁坏,这是谁的过错呢?”

冉有说:“如今颛臾城墙坚固而且靠近季孙氏的封地,现在不夺取,后世一定会成为子孙们的忧虑。”

孔子说:“冉有!君子厌恶那些不肯说(自己)想要那样而偏要找借口的人。无论是诸侯或者大夫,不担心财富不多,只是担心财富分配不均匀;不担忧人民太少,只担忧境内不安定。若是财富平均,便无所谓贫穷;境内和平团结,便不会觉得人少;

境内平安,国家便不会倾危。做到这样,远方的人还不归服,就再修仁义礼乐的政教来招徕他们。他们来了,就得使他们安心。如今由与求两人辅佐季孙氏,远方的人不归服,却不能使他们来归顺;国家四分五裂却不能保持它的稳定统一;反而策划在境内兴起干戈。我恐怕季孙氏的忧虑,不在颛臾,而是在鲁国内部。”

扩展资料:

鉴赏

此文是篇驳论,借对话形式展开批驳,破中有力,运用了历史材料,“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现实事例,颛臾在“邦域之中”,“是社稷之臣”;名人名言,“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三种论据,立论坚实可靠,驳斥也有理有据。

文中的比喻句形象表达孔子的观点。“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用盲人搀扶者的失职来比喻冉有、季路作为季氏家臣而没有尽到责任。“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的比喻有双重喻义:一是将季氏比作虎兕,将颛臾比作龟玉。

季氏攻打颛臾,好比虎兕跑出笼子伤人;颛臾如被攻灭,好比龟甲、玉石毁于盒中,二是将冉有、季路比作虎兕、龟玉的看守者,虎兕出柙伤人,龟玉毁于椟中,是看守者的失职。冉有、季路作为季氏家臣若不能劝谏季氏放弃武力,致使颛臾被灭,也是他们的失职。

文中有三处用了反诘句,“何以伐为?”“则将焉用彼相矣?”“是谁之过与?”反诘句的运用使句子感情色彩强烈,批驳力较强;也使肯定的答案寓于反问当中,使肯定更为有力,语气亦更加含蓄,引人思索。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