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核反应过程中释放的核能为△E=△mc2 (2)△E=△mc2表示发生的质量

(1)核反应过程中释放的核能为△E=△mc2
(2)△E=△mc2表示发生的质量亏损△m转变为能量△E释放出去

为什么第一题说法是正确的,而第二题说法是错误的?

  在理解质能方程时,有的学生根据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E=mc2认为:物体的质量和能量可以相互转化,物体的质量减少了多少,它的能量就会增加多少。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尽管质量和能量都是物质的一种属性,但质量是物体惯性的量度,能量是物体运动的量度,一种能量对应着物体的一种运动状态。它们量度的是物体的不同属性,是不可能相互转变的。在物质反应和转化过程中,物质的存在形式发生变化,运动形式也发生变化,但物质并没有转化为能量。相反,质量和能量只能同时变大或变小,不可能一个变大、一个变小。故对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E=mc2的正确理解应为:物体同时具有质量和能量,每一份质量对应着一份能量,而每一份能量也联系着一份质量,且它们互成正比。而∆E=∆mc2表明,物体的质量变化了∆m时,相应的能量也变化了∆E=∆mc2。所以爱因斯坦质能方程E=mc2深刻地揭示了物体的质量与能量的简单正比关系。

  在核反应中,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并不相等,两者之差称为质量亏损。于是一部分学生便认为由于核反应中存在质量亏损,所以在核反应中质量不守恒。这种观点是错误的。要正确理解质量亏损,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有关质量的问题。在经典力学中,物质的质量是不变的,但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的质量观认为物质的质量与其运动是有关的,二者关系为其中m0为物体静止时的质量,称为“静止质量”。m是物体运动时的质量,称为“运动质量”。当v较小时,m≈m0,我们可以认为物体的质量不变,这便是牛顿经典力学的观点。当v较大时,运动质量明显大于静止质量,这便是爱因斯坦相对论中的观点。在核反应中,反应前后粒子的静止质量是不守恒的,质量亏损就是指反应前后物体静止质量的改变。在核反应中释放出的能量(结合能)大多是以反应后的新核或粒子的动能形式存在的,这部分能量联系着一部分运动质量,即∆m = 。如果将这部分运动质量也算在内,那么反应前后的总质量是不变的。事实上是核反应中物体系的一些静质量转变成了动质量,而物体的一部分静能(m0 c2为物体静止时的能量称为“静能”,静能是包含在物体内部的各种形式的总内能)也转变成了动能。质量亏损部分正是这部分的动能所对应的动质量部分。因此质量亏损并不是质量减少了,而是一部分静质量转化成了动质量,反映前后质量依然守恒。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4-27
第一题说法正确,它的意思是:发生Δm 的质量亏损,与释放出来的能量 ΔE 之间存在关系
ΔE=Δm * C^2
第二题说法错误,因为不能说减少的质量(质量亏损)转变为能量,只是存在第一题那个数量关系而已。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04-27
你能确认第二个说法一定是错误的吗?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