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出“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3种境界。”谁能解释,剖析一下。

还有那第3镜“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好像比喻的是经过长期钻研,正在难以解脱之际,突然找到了答案的心情。
第3镜出自辛弃疾《青玉案》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那原词这句话是不是说:寻觅自己心爱的人,半天未得,最后却在灯火暗淡的地方找到她,一种柳暗花明,惊喜地心情?
我想问下他当时的那种心情是怎样的?

自古以来,人们把求学成才的经历划分为三个过程,来激励自己或他人。凡拜读过王国维《人间词话》之人,都应该知道他所讲得三种境界。这位最有影响的晚清一代宗师王国维在其《人间词话》中富有诗意地提出了:“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人生三重之境界:

第一种境界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第二种境界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第三种境界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第一境界词句出自晏殊的《蝶恋花》。原词:“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昨夜西凤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笼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原意是说“我”上高楼眺望所见的更为萧飒的秋景,西风黄叶,山阔水长,案书何达?在王国维此句中解成,做学问成大事业者,首先要有执着的追求,登高望远,瞰察路径,明确目标与方向,了解事物的概貌。

第二境界词句出自宋代词人柳永的《蝶恋花》。原词是:“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王国维在这里,显然也已超出了原诗相思怀人的情绪了。他想说明,对事业,对理想,要执着追求,忘我奋斗,为了达到成功的彼岸,一切都要在所不惜。所谓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第三境界王国维则采用了宋代词人辛弃疾《青玉案》中的词句。原词是:“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王国维用在此处,是指在经过多次周折、多年磨练之后,就会逐渐成熟起来,就能明察秋毫,豁然领悟。这就达致了最后的成功。所谓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这是厚积薄发、功到自然成。

追求这三种个境界的人,才会自觉地、不知疲倦地读书、求知,把读书视为工作之余的第一需要。“宁可食无肉,不可案无书”,“人间自有读书痴,此事不干名与利”,此之谓也。望天涯,终无悔,惊回首--治学三境。这三句本是描写相思诗句,但王国维却用以表现“悬思—苦索—顿悟”的治学三重境界,巧妙地运用了三句中蕴含的哲理意趣,把诗句由爱情领域推绎到治学领域,赋予了它以深刻的内涵。
细品王国维归纳的这三境界,第一境界为求学与立志之境,此为“知”之大境界;第二境界为“行”之境界,为实现远大理想而坚忍不拔;第三境界为“得”之境界,功到自然成。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青玉案·元夕》)。这首诗写上元之夜,灯月交辉、车马喧闹。观灯女郎,笑语幽香,飘然而过。然而意中人千寻万觅,杳无踪影,似乎已经绝望了。谁料蓦然回首,竟看见他在灯火阑珊之处。悲喜交集,戛然而止,令人回味无穷。王国维以此比喻为第三境界:豁然开朗,亲手得之。故也称为“获得”。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4-25
王国维
读书的三种境界
中国近代著名的学者王国维,在他的《人间词话》一书中谈到:古往今来,凡是能成就大事业、大学问的人,无不经过读书的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贴切的比喻,使读书的三种境界形象化了。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这是求学的第一步,是说必须站得高,看得远,选定自己的奋斗目标。“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是说,一个人在认定自己的奋斗目标之后,就必须刻苦读书学习,为实现自己的目标而拼搏,即使衣带宽了,人渐瘦了,也始终不后悔。“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是说,在千百次地寻求知识之后,回过头来一看,忽然发现自己为之奋斗的目标就在眼前了,成功正在向你微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