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名的由来

如题所述

福建省名的由来:福州府(今福州市)和建州府(今建瓯市)各取首字而来。

开元十三年(725年),闽州都督府改称福州都督府,为福州名称出现之始。开元二十一年(733年),为加强边防武装力量,设立军事长官经略使。

从福州、建州各取一字,名为福建经略军使,与福州都督府并存。这是福建名称出现之始。

北宋时期,置福建路,行政区划为福、建、泉、漳、汀、南剑六州及邵武、兴化二军。南宋孝宗时升建州为建宁府。

扩展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福建省人民政府驻福州市,直辖福州、厦门2市,分设8个专区、67县。

1950年4月1日起,将第一至第八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改冠以各该署驻地之县名,即:

第一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改称建瓯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第二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改称南平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第三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改称福安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第四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原林森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改称闽侯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第五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改称晋江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第六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改称龙溪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第七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改称永安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第八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改称龙岩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参考资料来源:福建省情网-第四节 建置与行政区划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福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10-18

福建因境内有福州、建州两府,各取其首字而得名。

唐朝,福建属江南道。景云二年(711年),立闽州都督府,领有闽、建、泉、漳、潮五州。开元十三年(725年),闽州都督府改称福州都督府,隶属于江南东道,为福州名称出现之始。开元二十一年(733年),为加强边防武装力量,设立军事长官经略使。从福州、建州各取一字,名为福建经略军使,与福州都督府并存。

扩展资料

福建的地理特点是“依山傍海”,九成陆地面积为山地丘陵地带,被称为“八山一水一分田”。福建的森林覆盖率达65.95%,居全国第一。福建的海岸线长度居全国第二位,海岸曲折,陆地海岸线长达3751.5千米。福建以侵蚀海岸为主,岛屿众多,星罗棋布,共有岛屿1500多个,海坛岛为全省第一大岛。

而且由于福建位于东海与南海的交通要冲,由海路可以到达南亚、西亚、东非,是历史上海上丝绸之路、郑和下西洋的起点,也是海上商贸集散地,和中国其他地方不同,福建沿海地区是海洋文明,而内地客家地区是农业文明。

三国时因造船业和航海技术发达,福建成为孙吴的一个水军基地和对外通商口岸。南宋和元代,泉州成为世界上最大商港之一,形成了著名的“海上丝绸之路”。明代郑和七下西洋多次在福建驻泊,招募水手,修造船舶,扬帆出海。清同治五年间,在马尾创办福州船政局和中国第一所海军学校,成为中国近代海军和造船工业的摇篮。

福建历史上人才荟萃,涌现出一批在中国历史上有影响的杰出人物,如天文学家苏颂,世界法医学鼻祖宋慈,思想家、文学家李贽,音韵学家陈第,学者、书法家黄道周、蔡襄,文人严羽、杨亿、柳永,史学家郑樵、袁枢,民族英雄郑成功、林则徐,思想家、翻译家严复、林纾,铁路建设专家詹天佑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福建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6
  福建简称闽。闽字最早出现于周朝,闽与八闽,都是福建省名的简称和别称。“闽”是最原始的名称。《山海经·海内南经》说:“闽在海中”,这说明福建在远古时代,还是属于海浸之区。闽为蛮之别种,则是当时居住在福建的七个部落的总称。八闽,则是从北宋开始。开元二十一年(733年)为了加强边防武装力量,从福州、建州各取一字,设“福建经略使”(军事长官职称),它和福州都督府并存。这是历史上第一次出现“福建”名称。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