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简称“闽”字的由来?

如题所述

“闽”这个字的起源就是远古时期生活在福建一带的闽越族十分崇尚蛇族,而古人又习惯于将蛇称之为大虫,于是便有了门中有虫的“闽”字。在还未实现统一的先秦时期,南方沿海一带生活着诸多部落,这些部落被统称为百越。这百越之中有一个闽越族,这个部落的主要集聚地就是现在的福建。福建一带多山地,所以蛇虫比较多,故而闽越族十分崇拜蛇族,所信奉的图腾便是蛇。

介于对蛇的信仰,闽越族发展出非常特殊的“闽文化”。进入周朝之后,闽越族逐渐演变成“七闽”。所谓的“七闽”其实就是指当时浙闽一带以“蛇”为图腾的七个部落,也算是福建的一个旧称。春秋时期,越人在遭遇楚国的进攻之后纷纷举家搬迁至南方,然后与当时的闽越人共同建立起一个闽越国。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对百越发兵,闽越国也跟着成为秦国的闽中郡。

进入宋朝,福建又一别称“八闽”诞生。赵匡胤建立宋朝之后对各个地区进行了重新规划,其中福建一带就确定为“福建路”,底下共包含八个同等级机构,故此得名“八闽”。进入南宋之后“八闽”也是得到了非常快的发展,宋孝宗时期该地成为东南一带最强盛的地区。之后福建的建制又经过好几番变化,直到变成现在这个样子。

关于福建省的简称“闽”这一字最早出现于《山海经》,之后这一字便与福建结下了不解的渊源。福建民间至今仍保留着不少与蛇有关的风俗习惯,比如说供奉着蛇神的蛇王宫庙。除此之外,福建人还将对蛇的崇拜融入到了闽剧之中,名为《花鸟记》的闽剧就是根据蛇郎君这一民间传说改编而来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3-30

在上古时代,东南沿海一带被称为“闽”。汉代许慎编写《说文解字》中说:“闽,东南越。蛇种。”当地氏族以蛇作为图腾崇拜而被称为“闽”的,所以地名也被称为“闽”。如今,福建省的南平市延平区樟湖镇和漳州、长汀等一些地方仍有崇蛇风俗。

在上古音中,闽读作“门”,与“茅”、“苗”、“蛮”、“漫”、“冥”等,皆一音之转,可以通假。因此,所谓“茅山”、“苗山”,当是“闽山”的另一种写法。但是闽与苗、蛮又有区别,因为它的本义当是“漫”或“冥”(即“海”)。《玉篇·水部》:“漫,水漫漫平远貌。”《集韵·桓韵》:“漫,水广大选!本荽耍“闽”是水大无涯际貌或大海(即“冥”)的意思。也就是说,作为地名,“闽”的含义是它处在海中,被大无涯际的海水所包围;作为族名,它不但反映了住居处的地理特征,还是远古时生活在古钱唐江以东南大海中的“南蛮”之民的统称。就因为如此,《山海经》说“闽在海中”、“闽中(包括‘瓯’地)山在海中”。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6
福建简称“闽”,这是福建最早的名称,也是福建最早的蛮族族称。有人说,“闽”字是从“蛮”字谐音而来,闽南话“闽”、“蛮”倒是谐音,但不知两三千年前,当时的国语是不是以闽南音为准。从咬文嚼字般的拆字法讲:长虫者,蛇也;闽者,关在门里的蛇也。《路史》云:“闽乃蛇种。”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注:“闽,东南越蛇种,从虫,门声。”也就是说,最早居住在闽地的原始氏族部落是以蛇为图腾,这些历史上被称为闽人的土著居民奉蛇为神灵。荒山野岭,气候闷热潮湿,蛇虫滋生繁衍,故以蛇为崇拜的图腾,不足为怪,这种民俗至今仍在一些地方保存着。漳州市平和县文峰乡的三平寺仍保存着敬蛇如神的奇俗,泉州市南安诗山仍有蛇山庙在。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8-12-19
福建闽字来源。"史记″和"吴越春秋″里"闽″因东南门周易八卦方位为蛇,蛇在门中为闽,这就是闽之来源。春秋时,儒家思想是越王所倡导的。"闽″字包含至高的道家文化,内藏儒家思想,不以忌讳的龙自居。古文龙蛇同归虫类,东南门是龙蛇之地,龙在门中也是闽。吴越同处闽地,吴闽是以龙自居,最后灭亡,此闽归越。公元前537年—前496年,春秋战国时,吴王阖闾曰"欲并大越,越在东南,故立蛇门以制敌国。无独有偶,越国君臣也有类似想法。越大夫范全说:吴、越二邦,同气共俗地户之位,非吴则越。立蛇门,蛇在门中为闽,立闽以制敌国,这就是闽越的开始。春秋时越国,就是福州的闽。春秋时会稽〔今绍兴〕和福州本为一地。非越之旁支。福州就是大越之国,闽也。古称闽越国。蛇在门中,就是"闽″。闽,东南越,蛇门”。从战国开始越国首都已迁住福建福州古称闽中。古越地从江苏到越南为七闽之越地,战国前福州古七闽之首都,福州因位处东南之中,也是七闽之中,故自古称闽中,闽中是福州专用词。 七闽周朝服国之数,战国前,古七闽从江苏到越南为七闽地,连绵数千里之河山,原七闽之故土。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6-02-28
福建简称“闽”,这是福建最早的名称,也是福建最早的蛮族族称。有人说,“闽”字是从“蛮”字谐音而来,闽南话“闽”、“蛮”倒是谐音,但不知两三千年前,当时的国语是不是以闽南音为准。从咬文嚼字般的拆字法讲:长虫者,蛇也;闽者,关在门里的蛇也。《路史》云:“闽乃蛇种。”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注:“闽,东南越蛇种,从虫,门声。”也就是说,最早居住在闽地的原始氏族部落是以蛇为图腾,这些历史上被称为闽人的土著居民奉蛇为神灵。荒山野岭,气候闷热潮湿,蛇虫滋生繁衍,故以蛇为崇拜的图腾,不足为怪,这种民俗至今仍在一些地方保存着。漳州市平和县文峰乡的三平寺仍保存着敬蛇如神的奇俗,泉州市南安诗山仍有蛇山庙在。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