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存在即被感知”?(以哲学的角度)

如题所述

不知道楼主什么层次的学历,我尽量答吧。所谓存在即被感知的观点,其根源在于洛克的“人类知识的对象是观念”,即“在任何一个考察过人类知识对象的人看来,这些对象或者是实实在在由感官印入的观念,或者是由于人心的各种情感作用而感知的观念,或者是借助记忆和想象而形成的观念。”从洛克的这一观点出发所推出的结论应是:“我们所能知道的只是观念,而不是观念之外的事物。”这一观点后为休谟发展为温和怀疑论,又为康德的哥白尼革命立下了前提。它指的是,关于任何事物,我们只能知道该事物在我们每个人心中所产生的观念,而无法去了解那一事物本身。贝克莱的一句话是:“除了我们用感官所感知的事物之外,还有什么可感的对象呢?”即表明人只能知道自己所感知的对象存在与否,而对于自己无法感知到的事物,不是说不存在,而是我们不能够知道它存不存在。比如说,我曾认识的某人不幸去世,而我对此一无所闻,因此我“以为”他仍存在;在这里,我未感知的存在只属于我的一个信念,而不是知识。有关对贝克莱的反驳最常见的一种是:公园里有一棵树,它不因我的感知而存在。而贝克莱的反问则是:“你确实可以这样想,这并没有困难;可是,我请问你,你这不就是在你心中构成了某些你所谓的树的观念吗?你不过是在构成它们的同时,忽略了构成感知它们的任何人的观念罢了。但是你不就在同时感知或想到了它们吗?”因此他说,“当我们尽力设想外物存在时,我们仍然只不过在设想我们自己的观念而已。 存在即被感知是贝克莱的著名理论,其威力在于这一命题在古典经验主义的基础上是不破的,它既有着严密的逻辑论证,同时又使得每一个从经验上意图提出反例的人陷入了一个悖论:当某人试图寻找一个未被感知的存在时,他自己就已经在感知其存在了。这样,反对者无法对这一命题实现内部反驳,而从外部反驳在哲学上往往被认为是毫无意义的,这便是贝克莱主教的成功之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7-29
存在即感知,凡是能感知到的必定是可能存在的
柏克莱的观点
存在即感知,世界有赖于每一只张开的眼睛看到它才存在
世界是表象的
只有你感知到才知道是存在的。但是不被感知到就不一定不存在。
蜜蜂感知到的世界可能和我门感知到的世界不一样。表象适用于任何会感知事物
但你不能说蜜蜂没有表象,蜜蜂和蝴蝶的世界可能是完全不相同的呢。世界只有依赖于感知才说他是“世界”,你完全无法想象没有感知到的世界是什么样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是片面的,唯物主义居然认为世界可以脱离认识而单独存在,这是因为你之前已经感知过,没有感知绝不会知道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07-29
贝克莱的思想 慢慢看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