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关口从东向西的顺序

长城从东向西都有哪些关口,朋友们是否可以详细说说,或许给个参考网页也行。

长城关口从东向西的顺序:

山海关(河北省秦皇岛市)——居庸关(北京昌平)——紫荆关(河北易县)——雁门关(山西省代县)——娘子关(山西省平定县)——偏头关(山西省忻州市偏关县)——嘉峪关(甘肃省嘉峪关市)——玉门关(甘肃省敦煌市) 

万里长城西起天山库尔勒市,东至鸭绿江丹东市,北达黑龙江,南到湖北,全长21196.18千米。

1、嘉峪关

甘肃省,地处河西咽喉之地,南有终年积雪的祁连山,北是连绵起伏的马鬃山地势十分险要,自古被誉为河西第一隘口,是历代封建王朝戍边设防的重地也是古代丝绸之路及东西文化交流的交通要道。嘉峪关规模宏大,气势雄伟,整个建筑由内城、外城、城墙等部分组成“城内有城”,它作为内地与西域、中原与大漠之间纷争与融合的见证,悲壮而辉煌。

2、玉门关

位于甘肃省敦煌市北境。汉武帝为抗御匈奴,联络西域各国,隔绝羌、胡,开辟东、西交通,在河西“列四郡,据两关”,分段修筑障塞烽燧。元鼎六年(公元前111),由令居(今甘肃省永登县)筑塞至酒泉(今甘肃省酒泉市),元封四年(前107),由酒泉筑塞至玉门关。1979年以来,甘肃省文物工作队对河西汉代障塞烽燧遗址进行全面调查,并对敦煌西北的马圈湾汉代烽燧遗址进行了发掘。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西固城 

位于甘肃省兰州市西固区。今城垣残存,断续相接,呈正方形。城内为西固区商业文化中心。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5
长城上有八大关;
山海关,河北省秦皇岛市
居庸关,北京昌平
紫荆关,河北易县
雁门关,山西省代县
娘子关,山西省平定县
偏头关,山西省忻州市偏关县
嘉峪关,甘肃省嘉峪关市
玉门关,甘肃省敦煌市

所有关口如下

长城关
嘉峪关 山海关附古渝关 居庸关
玉门关 井陉关 娘子关
雁门关 偏头关 平型关
古北口古铁门关 喜峰口关附松亭关 榆林塞
瓦桥关 附三关 虎山长城 鸦鹘关
牛庄城 分水关 宁远城
平定堡城 清阳关 新安关
镇远关 锦州城 马水口
九门口 老龙头 董家口
刘家口 刘家口 新开口
插箭岭关 金山岭 独石口
张家口 马市口 羊房堡关
水口关 宣化城 三屯营
三道关 大毛山关 义院口
界岭口 重峪口 徐流口
冷口关 白洋峪关 青山关
潘家口 铁门关 龙井关
洪山口 上关 常峪口
狼窝沟口 新河口 白石口关
浮图峪关 乌龙沟关 飞狐口
寡妇楼 司马台 沿河城
将军关 白马关 鹿皮关
河防口 莲花池关 黄花城关
撞道口关 九孔楼 四海冶口
居延塞故城 鸡鹿塞 高阙塞
大同城 杀虎口 威鲁堡口
金锁关 黄泽关 黄榆关
北楼口 利民堡口 得胜口
镇宏堡口 平远堡 新平堡口
保平堡口 桦门堡 瓦窑口堡
镇宁堡口 镇口堡 守口堡口
镇边堡 镇川堡 宏赐堡口
镇羌堡口 拒墙堡口 拒门堡口
助马堡口 破鲁堡口 保安堡口
宁鲁堡口 破虎堡口 残虎堡口
马堡口 云石堡口 少家堡口
大河堡口 败虎堡口 迎恩堡口
阻虎堡口 将军会堡 丫角山
老营堡 红门口 老牛湾堡
阳方口 白草关口 广武城
北楼口 狼牙口 龙泉关
固关 鹤度岭口 马岭关
支锅岭口 峻极关 吴旗秦长城
华山峪口 定边城 高家堡 
镇北台 统万城 韩城魏长城
黄甫川堡 清水营堡 孤山堡
镇羌堡 永兴堡 大柏堡
建安堡 常乐堡 波罗堡
怀远堡 威武堡 清平堡
龙州堡 镇靖堡 镇罗堡
靖边营 宁塞堡 柳树涧堡
安边堡 砖井堡 固原秦长城
下马关 胜金关 广武营
横山堡 花马池营 三关口
贺兰口 镇远关 打�口
兴武营 长城关 清水营堡
横城堡 固原城 银川城
西固城 骆驼城 乌鞘岭汉明长城双线
锁阳城 阳关 杀王坡
峡口 头墩营 张掖城
索桥堡 芦塘堡 大靖城
土门堡 黑山堡 板桥堡
四坝堡 胭脂堡 防门
铜陵关 锦阳关 三岔口
大关 临淄齐国故城 齐长城入海处
桃林关 绕紫窝长城 绕紫窝长城
黄草关 东莞长城 郑韩故城
襄城驿 鲁阳关 叶邑关
缯关 野牛岭关 郦城堡
抚顺关 穆陵关 宁武关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8-08-21
应该吧!山海关最后
第3个回答  2013-07-19
长城:
  the Great Wall
  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奇迹。自战国时期开始,修筑长城一直是一项大工程。据记载,秦始皇使用了近百万劳动力修筑长城,占全国人口的1/20!当时没有任何机械,全部劳动都得靠人力,而工作环境又是崇山峻岭、峭壁深壑。可以想见,没有大量的人群进行艰苦的劳动,是无法完成这项巨大工程的。
  
  “因地形,用险制塞”是修筑长城的一条重要经验,在秦始皇的时候已经把它肯定下来,司马迁把它写入《史记》之中。以后每一个朝代修筑长城都是按照这一原则进行的。凡是修筑关城隘口都是非曲直选择在两山峡谷之间,或是河流转折之处,或是平川往来必经之地,这样既能控制险要,又可节约人力和材料,以达“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效果。修筑城堡或烽火台也是选择在“四顾要之处”。至于修筑城墙,更是充分地利用地形,如像居庸关、八达岭的长城都是沿着山岭的脊背修筑,有的地段从城墙外侧看去非常险峻,内侧则甚是平缓,收“易守难攻”之效。在辽宁境内,明代辽东镇的长城有一种叫山险墙、劈山墙的,就是利用悬崖陡壁,稍微把崖壁劈削一下就成为长城了。还有一些地方完全利用危崖绝壁、江河湖泊作为天然屏障,真可以说是巧夺天工。长城,作为一项伟大的工程,成为中华民族的一份宝贵遗产。
  2001年06月25日,长城作为春秋至明时期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长城全长约12600公里。
  [特殊关口的名称---门]
  在万里长城上有许多关口。这些地方多以“关”、“口”命名。而在张家口的长城处,却以“门”命名,谓之“大境门”。
  明朝在“外边”长城之外,还修筑了“内边”长城和“内三关”长城。“内关”长城以北齐所筑为基础,起自内蒙古与山西交界处的偏关以西,东行经雁门关、平型诸关入河北,然后折向东北,经来源、房山、昌平诸县,直达居庸关,然后又由北而东,至怀柔的四海关、与“外边”长城相接,以紫荆关为中心,大致成南北走向。“内三关”长城在很多地方和“内边”长城并行,有些地方两城相隔仅数十里。除此以外,还修筑了大量的“重城”。雁门关一带的“重城”就有24道之多!
  长城位于中国的北部,它东起河北省渤海湾的山海关,西至内陆地区甘肃省的嘉峪关。横贯河北、北京、内蒙古、山西、陕西、宁夏、甘肃等七个省、市、自治区,全长约6700公里,约13300里,在世上有“万里长城”之誉。它东西南北交错,绵延起伏于我们伟大祖国辽阔的土地上。它好像一条巨龙,翻越巍巍群山,穿过茫茫草原,跨过浩瀚的沙漠,奔向苍茫的大海。根据历史文献记载,有20多个诸侯国家和封建王朝修筑过长城,若把各个时代修筑的长城加起来,大约有10万里以上。其中秦、汉、明3个朝代所修长城的长度都超过了1万里。现在我国新疆、甘肃、宁夏、陕西、内蒙古、山西、河北、北京、天津、辽宁、吉林、黑龙江、河南、山东、湖北、湖南等省、市、自治区都有古长城、烽火台的遗迹。其中仅内蒙古自治区的长城就达3万多里。
  长城关隘 嘉峪关、山海关、居庸关、玉门关、井陉关、娘子关 、雁门关、偏头关、平型关、古北口、喜峰口、榆林塞、黄崖关、 瓦桥关、虎山长城、鸦鹘关、牛庄城、分水关、宁远城、阳关、平定堡城、清阳关、新安关、镇远关、锦州城、马水口、 倒马关、九门口、老龙头、董家口、刘家口、马兰关、新开口、插箭岭关、金山岭、独石口、张家口、马市口、羊房堡关、水口关、紫荆关、宣化城、三屯营、三道关、大毛山关、义院口、界岭口、重峪口、徐流口、冷口关、白洋峪关、青山关、 铁门关、潘家口、龙井关、洪山口、上关、 常峪口、狼窝沟口、新河口、白石口关、浮图峪关、乌龙沟关、飞狐口、寡妇楼、 司马台、慕田峪关、沿河城、将军关、白马关、鹿皮关、河防口、莲花池关、黄花城关、撞道口关、九孔楼、四海冶口、居延塞故城、鸡鹿塞、高阙塞、大同城、杀虎口、威鲁堡口、金锁关、黄泽关、黄榆关、北楼口、宁武关、利民堡口 、得胜口、镇宏堡口、平远堡、新平堡口、保平堡口、桦门堡、瓦窑口堡、镇宁堡口、镇口堡、守口堡口、镇边堡、镇川堡 、宏赐堡口、镇羌堡口、拒墙堡口、拒门堡口、助马堡口、破鲁堡口、保安堡口、宁鲁堡口、破虎堡口、残虎堡口、马堡口、云石堡口、少家堡口、大河堡口、败虎堡口、迎恩堡口、阻虎堡口、将军会堡、丫角山、老营堡、红门口、老牛湾堡、阳方口、白草关口、广武城、北楼口、狼牙口、龙泉关、固关、鹤度岭口、马岭关、支锅岭口、峻极关、吴旗秦长城、魏长城南起点、定边城、高家堡、镇北台、统万城、韩城魏长城、黄甫川堡等。 
  ·【长城的长度】
  长城究竟有多长?过去中外专家学者一致认为长城的长度是一万余里,故曰“万里长城”。但是据近年文物考古工作者的研究和对遗址的调查,初步估计,长城有十万里之长。历代修筑的长城先后分布在西至新疆,东到黑龙江,南至湖南共16个省、市、自治区。其中仅内蒙古自治区各时代的长城总和就有三万里之多。河北省境内的长城也将近万里。曾经修建长城的各诸侯国和王朝共有二十多个,秦始皇所修建的长城有一万多里,汉朝的长城有两万里,明朝的长城也有一万两千七百余里。
  长城的建筑构造和建筑材料
  长城在中国历史的长久岁月中,许多封建王朝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曾经对它进行过多次修筑;我国古代千千万万劳动人民为它贡献了智慧,流尽了血汗,使它成为世界一大奇迹。不论是巨龙似的城垣,还是扼居咽喉的关隘,都体现了当时设防的战争思想,而且也标志着当时建筑技术的高度成就。例如,明朝时期,随着封建经济的高度发展,建筑业也体现了规模巨大的生产流程和比较科学的烧制砖瓦作坊。因此砖的制品产量大增,砖瓦已不再是珍贵的建筑材料,所以明长城不少地方的城墙内外檐墙都以巨砖砌筑。在当时全靠手工施工,靠人工搬运建筑材料的情况下,采用重量不大,尺寸大小一样的砖砌筑城墙,不仅施工方便,而且提高了施工效率,提高了建筑水平。其次,许多关隘的大门,多用青砖砌筑成大跨度的拱门,这些青砖有的已严重风化,但整个城门仍威严峙立,表现出当时砌筑拱门的高超技能。从关隘的城楼上的建筑装饰看,许多石雕砖刻的制作技术都极其复杂精细,反映了当时工匠匠心独运的艺术才华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