鳝鱼体内的寄生虫要多少度煮多久才会死

如题所述

在70℃以上高温下,加热4~5分钟,黄鳝体内的颚口线虫就可以被消灭。但是由于寄生虫种类繁多,最好将温度和时间控制更高、更长一些。

【没处理好的后果】

感染寄生虫病。 寄生虫病是人体被寄生虫入侵后引起的疾病,黄鳝中比较典型的寄生虫就是颚口线虫,颚口线虫进入人体后容易感染颚口线虫病,这是一种比较危险的寄生虫疾病,潜伏期长,可以一直在身体中游走,一旦钻到大脑就危险了,可能会引起头晕、头疼、癫痫、昏阙,甚至是死亡。

扩展资料

【毒性】

黄鳝的血液有毒,误食会对人的口腔、消化道黏膜产生刺激作用,严重的会损害人的神经系统,使人四肢麻木、呼吸和循环功能衰竭而死亡。 

鳝鱼血清有毒,但毒素不耐热,能被胃液和加热所破坏,一般煮熟食用不会发生中毒。民间用鳝鱼血治病,是否为血中毒素的作用所致,尚待深入研究。

【主要价值】

食用

为经济性食用鱼,一般以活鱼贩售,市场上的黄鳝多是人工养殖,以南部养殖较多。在台湾多以切片油炒食之;在华人地区视为补血强壮剂。黄鳝肉嫩味鲜。营养价值甚高。每1百克鳝鱼肉中蛋白质含量达17.2-18.8克,脂肪0.9-1.2克,钙质38毫克,磷150毫克,铁1.6毫克;

此外还含有硫胺素(维生素B1)、核黄素(B2)、尼克酸(维生素PP)、抗坏血酸(维生素C)等多种维生素。黄鳝不仅被当作名菜用来款待客人,近年来活运出口,畅销国外,更有冰冻鳝鱼远销美洲等地。黄鳝一年四季均产,但以小暑前后者最为肥美,民间有“小暑黄鳝赛人参”的说法。 

药膳

黄鳝不仅为席上佳肴,其肉、血、头、皮均有一定的药用价值。据《本草纲目》记载,黄鳝有补血、补气、消炎、消毒、除风湿等功效。

黄鳝肉性味甘、温,有补中益血,治虚损之功效,民间用以入药,可治疗虚劳咳嗽、湿热身痒、肠风痔漏、耳聋等症。黄鳝头煅灰,空腹温酒送服,能治妇女乳核硬痛。其骨入药,兼治臁疮,疗效颇显著。其血滴入耳中,能治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滴入鼻中可治鼻衄(鼻出血);特别是外用时能治口眼歪斜,颜面神经麻痹

参考资料:黄鳝--百度百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8-20

只要在在70℃以上高温下,加热4到5分钟,黄鳝体内的颚口线虫就可以被消灭。

鳝鱼属于比较有力的水产类,所以在杀时,最好先把头部用刀背拍一下,这样比较容易宰杀。宰杀鳝鱼较普遍的方法是:大缸内放上适量的盐和醋,将鳝鱼放入,再倒入开水,立即盖上缸盖,待鳝鱼都张开嘴,即可取出剖腹洗净。

宰杀鳝鱼一般是用左手的三个手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勾住鱼的颈部,右手持尖刃刀,将刀尖刺入鱼腹面的颈部,并向尾部顺长划割,剖开腹部,洗净备用。古老的宰杀方法是用钉子将鳝鱼头部钉在案板上,再剖腹划割。

拓展资料:

寄生虫对人体的危害,主要包括其作为病原引起寄生虫病及作为疾病的传播媒介两方面。寄生虫病对人体健康和畜牧家禽业生产的危害均十分严重。在占世界总人口77%的广大发展中国家、特别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寄生虫病依然广泛流行、威胁着儿童和成人的健康甚至生命。

寄生虫病的危害仍是普遍存在的公共卫生问题。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世界银行/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倡议的热带病特别规划要求防治的6类主要热带病中,除麻风病外,其余5类都是寄生虫病,即疟疾(malaria)、血吸虫病(shistosomaiasis)、丝虫病(filariasis)、利什曼病(leishmaniasis)和锥虫病(trypanosomiasis)。

按蚊传播的疟疾是热带病中最严重的一种寄生虫病。此外寄生虫导致的常见疾病还有:小龙虾肺吸虫病、生鱼片肝吸虫病、螺广州管圆线虫病、菱角姜片虫病等。 

据估计约有21亿人生活在疟疾流行地区,每年有1亿临床病例,约有100万--200万的死亡人数。目前尚有3亿多人生活在未有任何特殊抗疟措施的非保护区,非洲大部分地区为非保护区。

为此,仅在非洲每年至少有100万14岁以下的儿童死于伴有营养不良和其它健康问题的疟疾。血吸虫病流行于76个国家和地区,大约有2亿血吸虫病人,5亿--6亿人受感染的威胁。

寄生虫-百度百科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8-08-03

只要在在70℃以上高温下,加热4到5分钟,黄鳝体内的颚口线虫就可以被消灭。

不过建议还是要烧熟烧透。

拓展资料:

黄鳝(学名:Monopterus albus):又名鳝鱼。体细长呈蛇形,体长约20.70厘米,最长可达1米。

常生活在稻田、小河、小溪、池塘、河渠、湖泊等淤泥质水底层,在中国各地均有生产,以中国长江流域、辽宁和天津产量较多,产期在6-10月,以6-8月所产的最肥。

广泛分布於亚洲东部及附近之大小岛屿,西起东南亚,东至菲律宾群岛,北起日本,南至东印度群岛。

鳝为热带及暖温带鱼类,营底栖生活的鱼类,适应能力强。生活于水体底层,主要栖息於稻田、湖泊、池塘、河流与沟渠等泥质地的水域,甚至沼泽、被水淹的田野或湿地等皆可见其踪迹。

喜钻洞穴居。黄鳝洞长约为体长的3倍左右,洞内弯曲交叉。每个沿穴一般有两个以上洞穴。洞穴出口常在接近水面处,以便它将头伸出呼吸空气。

百度百科——黄鳝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8-07-28

浙江省医学科学院寄生虫病研究所的研究也发现,鳝鱼体内的寄生虫在70℃以上高温下,加热4~5分钟,黄鳝体内的颚口线虫就可以被消灭。

拓展资料:

黄鳝营养价值高。

根据美国试验研究资料,经常摄取卵磷脂,记忆力可以提高20%。故食用鳝鱼肉有补脑健身的功效。它所含的特种物质“鳝鱼素”,有清热解毒、凉血止痛、祛风消肿、润肠止血、健脾等功效,能降低血糖和调节血糖,对痔疮、糖尿病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加之所含脂肪极少,因而是糖尿病患者的理想食品。

鳝鱼含有的维生素A量高得惊人。维生素A可以增进视力,促进皮膜的新陈代谢。每1百克鳝鱼肉中蛋白质含量达17.2~18.8克,脂肪0.9~1.2克,钙质38毫克,磷150毫克,铁1.6毫克;此外还含有硫胺素(维生素B1)、核黄素(B2)、尼克酸(维生素PP)、抗坏血酸(维生素C)等多种维生素。

黄鳝不仅被当作名菜用来款待客人,还能活运出口,畅销国外,更有冰冻鳝鱼远销美洲等地。黄鳝一年四季均产,但以小暑前后者最佳,民间有“小暑黄鳝赛人参”的说法。

1、鳝鱼富含DHA和卵磷脂它是构成人体各器官组织细胞膜的主要成分,而且是脑细胞不可缺少的营养

2、鳝鱼特含降低血糖和调节血糖的“鳝鱼素”,且所含脂肪极少是糖尿病患者的理想食品

3、鳝鱼含丰富维生素A,能增进视力,促进皮膜的新陈代谢。

4、黄鳝含有较多的维生素A,可以增进视力,能够防治夜盲症和视力减退,防治糖尿病患者并发眼部疾病。同时,维生素A还有抗呼吸系统感染的作用,能促进发育,强壮骨骼;同时,黄鳝中富含DHA和卵磷脂,有健脑的功效,卵磷脂还可以促进肝细胞的活化和再生,增强肝功能,从而有效降低脂肪肝等疾病的患病率。

鳝鱼 百度百科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8-08-13

鳝鱼体内的寄生虫在70℃以上高温下,加热4~5分钟,黄鳝体内的颚口线虫就可以被消灭。

扩展资料

寄生虫(parasite)指具有致病性的低等真核生物,可作为病原体,也可作为媒介传播疾病。寄生虫特征为在宿主或寄主(host)体内或附着于体外以获取维持其生存、发育或者繁殖所需的营养或者庇护的一切生物。许多小动物以寄生的方式生存,依附在比它们更大的动物身上。

寄生虫可以改变寄主的行为,以达到自身更好地繁殖生存的目的。人类若受到一些寄生在脑部的寄生虫,如终生寄生在脑部的弓形虫(Toxoplasmosis),反应能力会降低。

参考资料

寄生虫(生物)_百度百科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