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灭亡后,吴三桂是打不过李自成才投降满清的,还是明亡后未跟李自成打就直接投降满清了?

如题所述

明亡后未跟李自成打就直接投降满清。

崇祯十七年(1644年),吴三桂率军到达山海关,继而率兵西进京畿。二十二日吴三桂兵至玉田(属河北省唐山市)一带,这时突获京师陷落崇祯自缢的消息此后一个多月,吴三桂在各种政治势力间进行投机活动。 

大顺李自成曾多次招降,后来听说其爱妾陈圆圆被李自成部下掳去而作罢。两面受敌的吴三桂,对内不敌李自成,对外难挡多尔衮。多尔衮利用吴三桂所处的危急局面,逼迫吴三桂放弃联清击李的政策而彻底投降清朝。

扩展资料:

明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九日(公元1644年4月25日),崇祯皇帝在统御天下十七年之后,自缢身亡。同一天,闯王李自成进入北京。

第二天,从关外赶来护驾勤王的吴三桂走到山海关之时,得知北京“沦陷”的消息,他便在山海关驻扎下来。他知道,崇祯时代已然是过去式,现在是李自成的“大顺”时代了。

正当吴三桂眉头紧皱之时,李自成的来信到了——劝其归顺大顺政权。在吴三桂决定与李自成合作,向北京进发的途中,却传来噩耗,身在北京的吴氏一家老小被新政权集体处决。吴三桂感到被欺骗了,怒发冲冠之余,他决定投靠山海关外、近在咫尺的清军。

吴三桂因家人惨遭不幸才彻底选择了清军。对此,当时清军实际上的领袖——多尔衮,当然是求之不得。可是,吴三桂并非真心投降,他正打着自己的如意算盘。

他认为,清军即便占领北京,也只会在洗劫金银、美女、牲畜之后,把一座荒凉的北京城还给其原来的主人,然后返回他们的东北老家。

因为,中国古代北方的游牧民族绝大多数都是这么干的。而且,清军赶走李自成,占领北京之前,打的是为崇祯帝报仇的旗号。吴三桂有自己的考量,即便投降,也只是权宜之计,目的是借此重掌大权。

可是,有多大的希望,就有多大的失望。当多尔衮大摇大摆地走进北京城后,他不仅赖着不走,而且还迎来他六岁的侄子——顺治皇帝。1644年正是新一轮甲子的开端,而对吴三桂的精神折磨也达到高潮,他的如意算盘从一开始就落空了。

在被李自成骗了一次之后,他强烈地感到自己又被清军所欺骗。但他只能吃哑巴亏。因为多尔衮从来就没有对吴三桂承诺过,他们为崇祯帝报完仇,干掉李自成之后,就会退回关外。

事已至此,吴三桂把怨愤埋在心底,近三十年后,才发现自己再次被新政权忽悠。清廷早年曾定下游戏规则,吴三桂等南方三个藩王可永为异姓王,可时过境迁,他们反悔,不玩了。

1673年4月28日,清廷中央政府收到了广州平南王尚可喜的奏章,他主动要求让其子尚之信来继承王位,以此向中央政府宣布王位的可持续性。少年天子康熙断然拒绝。三个多月之后,另外两位藩王耿精忠与吴三桂也效仿了尚可喜,康熙都不答应。这三个汉族藩王深感被骗,遂联合起兵造反。

四年之后,从云南一路打到湖南的吴三桂正式登基称帝,国号为周,年号为昭武。第二年秋天,吴三桂却在湖南衡阳因疾而亡。不过,他的孙子吴世璠继续战斗,最后在昆明城内自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吴三桂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吴三桂曾三次被骗:不具备政治家好素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4-05

明亡后未跟李自成打就直接投降满清。

崇祯十七年(1644年),吴三桂率军到达山海关,继而率兵西进京畿。二十二日吴三桂兵至玉田(属河北省唐山市)一带,这时突获京师陷落崇祯自缢的消息此后一个多月,吴三桂在各种政治势力间进行投机活动。 

大顺李自成曾多次招降,后来听说其爱妾陈圆圆被李自成部下掳去而作罢。两面受敌的吴三桂,对内不敌李自成,对外难挡多尔衮。多尔衮利用吴三桂所处的危急局面,逼迫吴三桂放弃联清击李的政策而彻底投降清朝。

扩展资料:

主要成就:经营云南

在全国平定之后,清政府亟需在政治上实现对新占领地区的统治,在军事上裁减军队以减轻财政上的压力。

吴三桂在镇守云南后实行了以下措施:在政治上,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对于辖下的各级官吏,他擅自选用。当时清廷所给云、贵二省督抚的敕书,都要写入“听王节制”四字。

与此同时,他还以重金收买在京朝官及各省将吏,为自己效劳。他还招纳李自成、张献忠余部,编为忠勇五营、义勇五营,加紧训练。此外,吴三桂还纵容部下将吏为非作歹,鱼肉百姓。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吴三桂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5
历史上可没有陈圆圆.....

当时李自成进了北京,准备正八经的称帝。他没有意识到关外的后金国的势力其实与他相差无几,李自成还以为是关外蛮族,也不知道后金的实际领导者多尔衮想要抓住这个时机。当时他们的势力是均衡的,但是大明的兵力一部分烂兵在左良玉手里,在南明,一部分精锐部队在吴三桂手里,8万关宁铁骑,是明朝最精锐的部队,这八万军队实际上是可以打破李自成与后金的均衡的。

吴三桂本人是要投降李自成的,因为他谁也打不过,肯定是要找一方归顺,而他们管后金人叫满鞑子,所以打算投降李自成,也通了书信,不过李自成并未重视,只是让他来投降这么一个态度。多尔衮的雄才大略这个时候就显示出来了,他为了抗衡李自成,给予吴三桂异姓王,永分天下这么个条件。吴三桂有点犹豫,但是李自成一看吴三桂犹豫就责怪他投降心意不诚,不满意。吴三桂反复权衡,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但是他进兵上海关,守关的李自成手下一个总兵不让进城,吴三桂直接把山海关给打下来了。李自成怒了,发兵山海关要拿下吴三桂。吴三桂这才写信给多尔衮,也没说投降,意思是我们共同来对抗李自成,多尔衮不知道是不是吴三桂的计,就发兵了但是没先说同意。多尔衮发兵14万人,屯兵在山海关之外,历史就邪门在这,多尔衮的军队打散了李自成的一部分驻扎的人马,可李自成全军都不知道多尔衮在一旁虎视眈眈。

等到李自成攻打山海关,很快吴三桂的人马损失惨重,吴三桂自知不敌,可是历经此战势力大损,也没资本跟多尔衮讨价还价,只能投降多尔衮,此时多尔衮才加入战局,打败李自成,一路追赶至北京。吴三桂就只这个情况。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9-01-22
他最开始投降了李自成,走到半道听说霸占了陈圆圆,立刻反叛投降清军,多尔衮与其勾结放大请入关,李自成那帮人谁没什么战斗力的都是一帮饥民活不了了才跟他干的,吴三桂打他是可以的,他放清军入关的功劳清朝还是肯定的。
第4个回答  2016-02-20
是对李自成感到失望才投降满清,就像洪承畴一样,别忘了,李自成在北京的那段时间可是骚杀抢略(而且专门针对官僚阶级和地主阶级)反正是有钱的大户人家,(废话不多说),吴三桂的家人遭了灾,所以他对李自成失望,想给家人报仇,但自己又打不赢........(废话不多说)综合而论我认为是明亡后打不过李自成才投降满清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