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三桂为什么投降清军后又反清,为何不愿牵手李自成一起抵抗外族?

如题所述

明朝崇祯17年,李自成的农民军攻占了北京,崇祯皇帝在景山自尽,此时辽东总兵吴三桂拥兵驻扎山海关。背面是南下的清兵,南面是提兵挺进的大顺军队,吴三桂的进退将对当时的战事起到近乎决定性的影响。

吴三桂最终选择了降清之路,和李自成双方在山海关附近激战之时,关外的清军突然出现,攻打李自成,李自成措手不及惨败。吴三桂引清军入关,在清朝军事统一中国的过程中,立下汗马功劳。

那么当时吴三桂为什么选择投降清军,是真心投靠清朝廷?还是另有所图。为什么不归顺李自成一起抵抗清军?

对于吴三桂,引清军入关这件事,历史上的争议颇多,但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的降清原因,在民间几乎成为定论。

但笔者认为,吴三桂降清不可能起因于陈圆圆被掠,对于帝王将相来说,陈圆圆虽然美貌,但她却是一个风尘女子,只不过是别人当做礼物送来的政治投资罢了,犹如吴三桂这样精明能干的人,不太可能为了女子,一时冲动出现重大政治决策失误。

李自成的起义军攻占北京城后,吴三桂的父亲吴襄也投降了闯王的军队。当时吴三桂率领的军队仍然是号称“关东铁骑”的数万精兵,李自成和清朝都非常想得到他。但是吴三桂持观望态度迟迟没有作出决定。

后来据传,李自成手下的将领刘宗敏贪图陈圆圆的美色,于是带兵到吴三桂的府上,带走陈圆圆从而使得吴三桂决定投靠清军,这种说法,笔者也觉得不靠谱。从刘宗敏这个人来讲也是不符合情理的,刘宗敏是一个忘我投身李自成事业的人,是李自成手下的忠实部属,甚至曾经在危难的时候,杀掉了自己的妻子追随李自成。这样一个人他不会不明大义,为了一个女子而影响大顺政权前途,跟吴三桂翻脸。

吴三桂为了女人投靠清朝廷,应该是后人对此事加工以及文学创作上的需要,来进行讽刺。还有一个说法也不靠谱,吴三桂为父亲报仇。

李自成进北京城以后,实行了一项追赃助饷的政策,对大明朝的大小官吏严加拷讯,逼要银两助资军队,据传吴三桂父亲被捉拿拷打强逼交银。后吴三桂得知父亲被大顺军靠打将死,悲愤不已,于是放弃了本要投靠李自成的计划,转投清朝,攻灭大顺为父报仇。

《明季北略》记载,吴襄投靠大顺后,曾经充当说客,写信给吴三桂劝降他。吴三桂对此非常气愤说:“儿与父亲诀,请自今日。父不早图,贼虽置父鼎俎之旁,以诱三桂,不顾也。”后来,起义军以全家性命威胁,吴三桂也同样置之不顾,结果全家30多口人被杀,这样一个人可能会为父报仇?

笔者认为,吴三桂之所以投靠清军,不选择李自成,是出自吴三桂阶级的本性和野心,什么意思?

吴三桂也许曾经有过投靠李自成的想法,但那也只不过是为了保全自己的利益无奈之举罢了。尤其是当他知道李自成的军队在北京城内拷掠明朝降臣后,他对李自成的幻想就已经破灭了,选择清朝廷他才会有高官厚禄,本身出于大官僚地主阶级的本性,为了维护自身的阶级利益,保证荣华富贵,他必然会做出投降清朝的决定,这是最坏的结局。

除此之外,吴三桂有称帝之心,为什么这样说,实际上当时他的兵力,在李自成和清军面前是最弱的一股,他必须在两者之间作出选择,否则就会覆灭。实际上,在清军入关之前,吴三桂是一直坚持抗清的,而且吴三桂还曾多次拒绝了明朝降将对他的劝降。

在李自成逼迫他,他决意跟清联合时,他写过一封信给多尔衮,说灭了大顺政权后,“我朝之报北朝者,将裂地以酬”,可见当时他只是想借兵联合,并无投降归附之意。

在清军入关以后,清朝廷对吴三桂是极不放心的,并且吴三桂知道自己的力量远远不能控制当时的局面,因此吴三桂发布了檄文称“周命未改,仍是朱家之正统”,并且要求:“凡我臣民,为先帝服丧,准备迎候东宫”,还在为明王朝摇旗呐喊。此外,他还在招揽奇才,训练士卒,囤积财货。最后在1673年,还是起兵反清了。

这一切足以说明,吴三桂有称帝之心,吴三桂和李自成是不可能走到一起的人,因为他们所处的阶级层次不一样,并且李自成在北京城对明旧臣的做法,也让吴三桂看清了李自成的本性,于公于私,两个人都不可能走在一起,即便走到了一起,最后吴三桂还是会跟李自成决裂,就像他跟清朝廷一样。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