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抗震性能设计?10版建筑抗震规范在这方面有哪些具体体现?

如题所述

抗震性能设计是不同于常规抗震设计的另一种设计方法。
常规抗震设计时,对结构进行多遇地震下的弹性计算,不进行设防地震和罕遇地震下的承载力验算,满足相应的构造要求和概念设计即可,称为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
抗震性能设计时,确定结构的抗震性能目标,分为 A、B、C、D 四个目标,每个性能目标对结构在多遇地震、设防地震和罕遇地震都有不同的承载力要求,应按规定分别计算。多遇地震下的弹性计算同常规抗震设计,在设防烈度或罕遇地震下,整体结构进入弹塑性状态(振型分解反应谱法不能考虑构件的塑性发展程度进行设计),为方便设计,采用等效弹性方法计算(仍然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进行结构设计),计算时通过增加结构的阻尼比,减小连梁刚度折减系数等方式来模拟结构构件的塑性发展程度,对构件进行设防烈度或罕遇地震下的承载力验算。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10-31
抗震规范是以“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为原则的,这就是一个性能指标。

如果你要改变性能指标,例如要达到“中震弹性”的性能指标,那么就不能依照抗震规范的要求,抗震规范的算法和构造措施也不再具有指导意义。而应该针对这个性能指标进行专门的设计,这就是所谓的性能设计。
性能设计的基本限制就是不能比抗震规范的要求更低。

由于我国的抗震设计是将小震下的地震力作为荷载参与计算,使之达到“不坏”的标准。这种设计对于抵抗大地震并无多大益处,甚至因为刚度太大而在大震情况下出现脆性破坏。但是又不能一下子全盘否定抗震规范,否则就没有了标准,在这种情况下,一些专家提出了“性能设计”这个概念,作为折中的处理方法。性能设计宜多考虑隔震减震技术。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