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不锈钢的诸多问题

1.哪种不锈钢抗腐蚀性最好,是铁素体不锈钢,马氏体不锈钢,铁素体奥氏体型不锈钢还是奥氏体马氏体型不锈钢
2.钢的合金元素包不包括铁或是碳(个人觉得这个问题有点白痴)
3.奥氏体型不锈钢易产生晶间腐蚀,铁素体型不易产生是不是因为含碳量少不易形成Cr23C6,如果该原因成立,那马氏体不锈钢含碳量也蛮大的却也未形成

马氏体不锈钢由于其Cr%较低,C%较高,耐蚀性不如其他不锈钢。

1 不锈钢之间的耐蚀性规律一般为:M-不锈钢<Fe-不锈钢<A-不锈钢<双相不锈钢(铁奥强于奥马)
2 我觉得包括
3 马氏体虽然含碳量比较低,但是马氏体在冷却后并不会像奥氏体一样在晶间产生贫铬现象,是因为马氏体不锈钢在凝固后形成的是铁素体,并且这时的铁素体不稳定,可能会转变成奥氏体或马氏体,这取决于冷凝速度。但是话说来,马氏体在冷凝过程中也会形成Cr23C6,但这不是其主要的危害,其主要是危害是对氢至裂纹的敏感倾向很大。

而且我觉得不锈钢中不同的添加元素对不锈钢的种类影响很大,这是不锈钢研究的重点。
推荐一本读物:《不锈钢的焊接》 陈剑虹翻译 原作者 是位美国人。追问

钢这类物体本身感觉就是添加不同元素会有不同性能,甚至不同元素的配比也会有不同性能就和做菜放调料一样,多不可,少亦不可,所以才增加了在研究钢性能这一世界的趣味性,呵呵,谢谢啦,帮了大忙了,对了,再问一下你知不知道钢的组织性能研究方向的学名是什么,是金属基的复合材料,还是材料加工。。。

追答

钢的组织性能研究方向,我自己学的是材料加工工程,只是对组织研究的不是很正宗,正宗的应该是材料工程,有专门钢组织转变这一块的。

但是材料加工工程也有搞组织的,钢中贝氏体的转变。

追问

哦哦,谢啦,准备报的就是材料加工工程能不能再问你一大类问题,题目如下:1.cr2钢和Gcr15钢碳含量和铬含量相近,因此可以用gcr15钢代替cr2钢制造冷冲模具,并获得满意性能。个人感觉这句话前半句相同,就是gcr15能用来做冷冲模吗 2.低合金冷作模具钢的最终热处理通常都是采用淬火加低温回火,对吗?如果对,对于crwmn钢又该如何解释,还是淬火加低温回火对大多数低合金钢成立而已。

追答

第一个问题:
轴承钢属专用结构钢,化学成分上属于高碳合金钢,也用于制造精密量具、冷冲模、机床丝杠等耐磨件。(Cr2钢和GCr15钢碳含量和铬含量相近)。淬火温度在840℃左右。淬火后立即回火(160℃±5℃)2.5h~3h。轴承钢经过淬火回火后的组织为极细的回火马氏体、均匀分布的细粒状碳化物以及少量的残余奥氏体。GCr15的优异性能使其也可以用于制造一般的模具。大中型以下的模具可以用Cr2钢或GCr15来做,但是有时候一般可用Cr2做的模具,不用GCr15来做,如平面冷精压模就用Cr2做,而不用GCr15做。
结论:不对
第二个问题:
冷作模具钢热处理特点与低合金刃具钢类似,热处理方案有两种:
①一次硬化法,在较低温度(950℃~1000℃)下淬火,然后低温(150℃~180℃)回火,硬度可达61HRC~64HRC,使钢具有较好耐磨性和韧性,适用于重载模具。
②二次硬化法,在较高温度(1100℃~1150℃)下淬火,然后于510℃~520℃多次(一般为三次)回火,产生二次硬化,使硬度达60HRC~62HRC,红硬性和耐磨性较高(但韧性较差)。适用于在400℃~450℃温度下工作的模具或者需要进行碳氮共渗的模具。Cr12 型钢热处理后组织为回火马氏体、碳化物和残余奥氏体。
大部分要求不高的冷作模具用低合金刃具钢制造,如9Mn2V、9SiCr、CrWMn等。大型冷作模具用Cr12型钢。目前应用最普遍的、性能较好的为Cr12MoV钢。这种钢热处理变形很小,适合于制造重载和形状复杂的模具。
CrWMn的热处理属于第二种,而Cr12MoV属于一种。
结论:不对
以上属于我自己的判断,你觉得呢。

追问

两次硬化法只是针对于类似高碳高铬模具钢,大多数低合金工具钢如9sicr,crwmn,cr2,w等都采用的是淬火加低温回火,感觉你知道好多而且实践经验也蛮多的,佩服佩服,其实我也是学焊接的,大学还没毕业,而且是女生,没有前途啊,对了我还记得还问了你两道判断题,麻烦去看看啦,谢谢。。

两次硬化法只是针对于类似高碳高铬模具钢,大多数低合金工具钢如9sicr,crwmn,cr2,w等都采用的是淬火加低温回火,感觉你知道好多而且实践经验也蛮多的,佩服佩服,其实我也是学焊接的,大学还没毕业,而且是女生,没有前途啊,对了我还记得还问了你两道判断题,麻烦去看看啦,谢谢。。

追答

已经做出了相应的回答,请查看。

来自:求助得到的回答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9-03
l 200 系列—铬-镍-锰 奥氏体不锈钢
200系列常用钢种包括:AISI 201、202、205及印度的J1、J4(含Cu)等成本较304低25%,适用于在弱腐蚀环境的一般用途如器皿、厨具、室内装璜等,其焊接性能较差。最近美国开发的204Cu(3%Cu),与304级不锈钢相比,其强度更高,冷加工性能更加优异,耐腐蚀性与304级相当,有可能取代304成为应用广泛的不锈钢品种。
l 300 系列—铬-镍 奥氏体不锈钢
  301—延展性好,用于成型产品。也可通过机械加工使其迅速硬化。焊接性好。抗磨性和疲劳强度优于304不锈钢。
  302—耐腐蚀性同304,由于含碳相对要高因而强度更好。
  303—通过添加少量的硫、磷使其较304更易切削加工。
  304— 即18/8不锈钢。GB牌号为0Cr18Ni9。
  309—较之304有更好的耐温性。
  316—继304之後,第二个得到最广泛应用的钢种,主要用于食品工业和外科手术器材,添加钼元素使其获得一种抗腐蚀的特殊结构。由于较之304其具有更好的抗氯化物腐蚀能力因而也作“船用钢”来使用。SS316则通常用于核燃料回收装置。18/10级不锈钢通常也符合这个应用级别。
  321—除了因为添加了钛元素降低了材料焊缝锈蚀的风险之外其他性能类似304。
l 400 系列—铁素体和马氏体不锈钢
400系列发展趋势为添加微量Nb、Ti、Cu、Al改善深冲性、焊接性、耐蚀性、抗菌性及耐高温强度等,可部分取代304级,主要钢种有:SUS430LX、430JIL、444、445M2、NSS 477M1等。美国和日本已广泛用于汽车排气管(409、410)、洗衣机内筒(430)、餐厨具、家电用品、医疗设备、热水器、屋顶、幕墙、电厂等
  408—耐热性好,弱抗腐蚀性,11%的Cr,8%的Ni。
  409—最廉价的型号(英美),通常用作汽车排气管,属铁素体不锈钢(铬钢)。
  410—马氏体(高强度铬钢),耐磨性好,抗腐蚀性较差。
  416—添加了硫改善了材料的加工性能。
  420—“刃具级”马氏体钢,类似布氏高铬钢这种最早的不锈钢。也用于外科手术刀具,可以做的非常光亮。
  430—铁素体不锈钢,装饰用,例如用于汽车饰品。良好的成型性,但耐温性和抗腐蚀性要差。
  440—高强度刃具钢,含碳稍高,经过适当的热处理後可以获得较高屈服强度,硬度可以达到58HRC,属于最硬的不锈钢之列。最常见的应用例子就是“剃须刀片”。常用型号有 三种:440A、440B、440C,另外还有440F(易加工型)。
l 500 系列—耐热铬合金钢。
l 600 系列—马氏体沉淀硬化不锈钢。
630—最常用的沉淀硬化不锈钢型号,通常也叫17-4;17%Cr,4%Ni。
l 双相不锈钢
  双相不锈钢是高铬低镍不锈钢,兼具奥氏体不锈钢的优良韧性和焊接性与铁素体不锈钢的较高屈服强度和耐氯化物应力腐蚀性,目前用量最大为SAF 2205。双相不锈钢发展趋势为减少镍、提高锰及氮。第二代双相不锈钢的代表为阿维斯塔?波拉里特公司开发的LDX2101。耐蚀性相当于316级,强度是304级的2倍,机械性能与2205级相当,潜在应用领域包含:钢筋、桥梁、桶槽、容器、火车结构、热水器等。
第2个回答  2013-09-03
钛材不锈钢耐腐蚀性好
钢材包括铁和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