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该怎样处理课堂上学生打架事件

如题所述

老师以教育学生为天职,学生也得尊重老师,正在上课,学生打架,这种行为表现了这两个学生对老师以及对其他同学的及其不尊重。当学生发生打架事件时要及时喝止动武者。

在处理打架事件之前,必须先了解学生为何打架,在了解了整个事情经过后,分别针对双方所犯的错误及认错态度,力求让学生真正意识到自己打架的不良后果。在了解了整个事情经过后,邀请双方家长到校沟通,共同处理学生过错行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第三章 学  校规定,教育机构对未成年学生负有教育、管理、保护的义务:

第二十四条 学校应当建立、健全安全制度和应急机制,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加强管理,及时消

除隐患,预防发生事故。

第二十七条 对违反学校管理制度的学生,学校应当予以批评教育,不得开除。

作为学校来讲,就是保障在校的未成年学生的人身权利不受侵害,在校学生有违学校纪律时,学校和老师应采取正确的方法予以教育、引导,并禁止用一切非法的手段来予以解决。

根据我国《教育法》第四十三条的规定,“受教育者应当履行下列义务:

1、遵守法律、法规

2、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3、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

3、遵守所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的管理制度”。

这些义务是我国《教育法》对学生应尽义务的最基本要求。

扩展资料

近日,有媒体报道了安徽合肥瑶海区某幼儿园“小班长”在班主任“授权”下,用棍子多次抽打课间不听话同学一事。监控视频显示,事件发生在6月13日。

据统计,在40分钟时间里先后有至少15名小朋友被打。6月19日,瑶海区教育体育局学前办相关负责人回应称,情况属实,目前已责令幼儿园负责人向家长道歉,涉事教师已停职反省。

幼儿园的小朋友,正处于天真未凿的混沌时期,这个年龄段的特点,恰恰是爱说爱动,而非一些教师习惯训斥的“听话”。动辄就打的教育思维,令人失望,也必然后患无穷。身为教师,却纵容、指使孩子去打孩子,既是教育的失败,也必将面临着“多输”的格局。

无论如何引导,都应遵循一个基本前提,那就是以幼儿为本位。来自外部世界的教育或规训,必须建立在与幼儿的良性沟通之上,要从幼儿的天性出发,引导他们逐渐适应并接受外部的约束与规范。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授权“小班长”抽打同学,这样的教育要反思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0-01
(1)首先要让学生冷静,认真反思。

当学生发生打架事件时若你正好在现场,要及时喝止动武者,如认识动武学生,可直呼其姓名及喝其停手。要让学生冷静,老师先保持冷静,不要被情绪牵动。然后严厉地要求两方学生分开。这时候学生处于情绪异常激动的状态,表现为面红耳赤,大口大口地喘气。如果教师此时采用严厉批评的方式来教育学生的话,无疑于给这些学生火上浇油。因此,作为纪律干事,不妨让学生在此时单独冷静冷静,让他们坐坐“冷板凳”。仔细想一想自己的行为,过一段时间,等打架的同学的情绪稳定下来之后,再来处理也为时不晚。

(2)及时了解事情的原因,对症下药。

在处理打架事件之前,我们必须先了解学生为何打架,才能及时的对症下药。一般说来,以下几个方面容易诱发打架事件:一是学生自控力差,经常模仿怪异行为、恶作剧,表现与众不同心理,而发生破坏公物、欺负同学等动作。攻击行为较轻微,但发生的几率最大。二是学生因喜欢异性而异性又对别人有好感,而产生心理疾病,进而对其进行报复,引起大家斗殴。三是因双方互相有过节而怀恨在心,或仍心存不满、不平,认为需讨回公道才得以扳回面子,消除愤怒,故采取以牙还牙或另有图谋伤害之举动,这种情最为可怕:所以等学生的情绪安全下来之后,就要着手调查打架事件的原委。此时学生已冷静了,可以较平和地说出整个事情的经过了。但是,尽管如此,学生在解释自己打架的原因时,往往会推卸自己的责任,千方百计所说事实不一致,要找目睹整个事件的同学来了解事实的真相,得出较一致的说法,以此为我处理打架事件作好准备。

(3)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耐心做好学生思想教育工作。

在了解了整个事情经过后,分别针对双方所犯的错误及认错态度,力求让学生真正意识到自己打架的不良后果。因此该批评时就批评,绝不心软。当然,教师要善于批评教育架的学生,更要直面指出并批评纠正学生的缺点错误。同时,我想教师应尊重学生,和颜悦色地指出学生错误。应对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对照《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分析学生的错误,让学生真正认识到自己违反了校纪校规以及打架事件的严重性和恶劣性,并提醒学生以此为戒,不要再犯。

(4)分清责任,适当惩戒

在了解了整个事情经过后,邀请双方家长到校沟通,共同处理学生过错行为。处理结果分成两大部份,首先是处理打架事件,不管打架的原因为什么,双方为对方花钱治伤,并给予一定的补偿;其次处理打架事件的引起原因,错的一方对自己做的事情负责任!由学校德教处或班级继续做相应处罚!

(5)进行团体辅导,澄清班级观念

打架事件造成的影响是恶劣的,如不给其它学生以警示,或许这一坏习惯会在班中蔓延开来,这极不利于良好的班风的形成。因此,各班主任必须及时以此为例,利用班会课对全班学生进行深刻的思想教育,引导全年级学生分析打架事件的严重性和危害性,告诫学生们吸取教训,遇事冷静对待,适当克制自己的冲动情感,有话好说。
第2个回答  2013-08-25
学生在课堂上打闹,上课教师没有制止,自顾讲课到结束,打闹两学生中一学生死亡的事件。这起打架事件发生在课堂上,授课老师对学生打架不闻不问,甚至在被打学生口吐白沫被同学送医院抢救时,仍然‘坚持’把课上完,使得这起事件引起轩然大波。这起事件的过程,应该不难理解,学生在课堂上打闹,教师不管不问,只顾自己上课,这无论如何是不对的,毫无疑问,教师应该对这件事负有一定的责任。至少一个教师在上课时,必须维护好课堂秩序。学生在打闹,根本不听你的课,你还讲什么?你讲给谁听?你希不希望学生听懂理解记住你讲的内容?如果不管这些,只顾自己讲下去,至少这也是一个没有责任心的教师。。还提到,就在这个学校里,半年前曾出现过一位教师因为批评学生,被学生砍断四个手指的事。学生可以因为受到教师的批评而做出如此残酷的报复,教师不敢再批评学生也就可以理解了。但事实上还不止于此。学生打老师,伤害老师的事都有,但毕竟还是少数,更多的还有教育行政部门对教师的管理和社会上对教师的舆论。现在每一个教师都知道,也都经历过,在面对不学习或有违纪现象的学生时,开导和批评需十分小心谨慎,稍不留意就会被学生抓住把柄,告到教育局或反映到社会上,这个教师的日子就不好过了,还可能因此而丢掉了饭碗。甚至不用你在开导学生时出现不留意,就是你将尺度把持得十分得体,只要学生不买你的账,照样可以得到相同的结果。所以这则消息里说:教育政策倾向保护学生而忽视教师权益是导致“不管”的根源,很有道理。如果两个打闹的学生仅仅是不听课,扰乱了课堂秩序,并没有出现死亡的事,也许就没有人指责这位杨老师了。在现在的学校里,课堂上,教师不管课堂秩序,只顾自己讲课的现象很普遍,就是因为不敢得罪学生。但是没有哪个教师因为不管学生而受到指责,因为他们的课堂上都没有出大事。现在只能说是杨老师点背,赶上了倒霉的事。我说不清楚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哪个学校提出了“我能行”的口号,是鼓励学生,让学生树立信心,相信自己“我能行”的意思。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课改教改等活动的开展和各种法规的完善,学生“我能行”的对立面就渐渐形成了教师的“我不行”。教师对待学生只能以鼓励为主,且不说体罚挖苦打击讽刺学生,就是话说得稍微不合适,也会惹出麻烦。教师要保护学生的个性,学生不学习,你要说:“你能行,考大学并不是成材的唯一出路”;学生拆微机室的电脑,你要说:“你能行,你将来会成为一个机械师”;学生用刀子割桌椅,你要说:“你能行,你将来会成为一个雕刻家”;学生打架,你要说:“你能行,你将来会成为一个战斗英雄”。就这样,教育从师道尊严的极端走向了生高无限的极端。虽然还没有仿照市场上将顾客称作上帝的习惯,但实际上也已经是这样了。作为教师,真有些脸上发烧。教师不是圣人,难免有缺点过失,该批评处理的也不能客气。但是单纯地处理教师,把矛头都集中在教师身上,大概也不能真正解决现在教育上面临的种种问题。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19-12-23
了解打架原因,让学生相互道歉,还可以告诉家长,帮忙教育管理。
第4个回答  2019-12-23
先问清楚打架的缘由,再约家长谈话,再处理学生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