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汗的治疗方法

如题所述

肺卫不固证
证候:汗出恶风,稍劳尤甚,易于感冒,神疲乏力,面色少华,舌淡,苔薄白,脉弱。
治法:益气固表。
用法:
加减:汗出多者,加浮小麦、糯稻根、牡蛎;气虚甚者,加党参、黄精;舌红、脉细数,加麦冬、五味子。
营卫不和证
证候:汗出恶风,肢体酸痛,头痛,时寒时热,或半身、局部出汗,苔薄白,脉浮缓。
治法:调和营卫。
用法:
加减:汗出多者,酌加牡蛎、龙骨。
风湿犯表证
证候:汗出,恶风发热,身重酸楚,小便不利,苔薄腻,脉浮缓。
治法:祛湿解表。
用法:
加减:恶心欲呕,加藿香、佩兰、苏叶;身重体痛,加羌活、防风、白芷。
暑伤津气证
证候:发热,口渴引饮,神志躁扰不宁,身灼热,尿短黄,息粗气喘,面赤,舌红,苔黄,脉细数无力。
治法:清暑益气生津。
用法:
加减:发热甚,加银花、生石膏;口渴甚,加生地、花粉;汗出过多,加五味子、煅牡蛎。
湿热蕴蒸证
证候:头部蒸蒸汗出,口腻作渴,身热不扬,身体困重,舌红,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
治法:清热化湿。
用法:
加减:腹胀、便溏不爽,加苍术、大腹皮;身痛困重,加防己、大豆黄卷。
阳脱证
证候:面色苍白,四肢厥冷,冷汗淋漓,气息微弱,精神恍惚,舌淡,脉微或浮数无根。
治法:回阳固脱。
用法:
加减:口渴舌燥,加麦冬、五味子。
对精神紧张伴失眠等症者,可给镇静剂,如安定等。心率加快者,可给心得安等。
单方及成药:
★麻黄根10g,牡蛎、浮小麦各20g,水煎服。
★黄芪、浮小麦各15g,大枣5枚,水煎服。
★天王补心丹,每次1丸,每日2次。 夹脊穴(颈3-5)、间使、三阴交为主穴,配阴郄、复溜、太冲、内关等穴,交替使用。
常用止自汗中药:黄芪、牡蛎、浮小麦、麻黄根、五味子、五倍子等,可辨病、辩证基本上选用。 1.黑大豆15克,浮麦30克,乌梅3克,煎服。
2.玉米芯60克,孩子参30克,煎服。
3.金雀根60克,麦麦天30克(布包),野毛豆30克,煎汁去渣连服数天,适用于病后自汗。
4.沙参兔肉汤:本汤养阴益气敛汗。沙参20克、玉竹20克、广陈皮4克、兔肉200克(微炙),煲汤。
5.桑葚茶:本茶养阴止汗。桑葚子20克、五味子15克、糯稻根45克,煎水代茶。
婴儿自汗中医食疗法
1.黄芪生鱼汤:本汤健脾益气,收敛固液,用于气虚、表虚及阴虚。
黄芪10~15克、茯苓10~15克、红萝卜60~100克、生鱼200克(微煎),煲汤。
2.糯根乌豆汤:本汤固表养血,用于虚症自汗。
糯稻根60克(洗净)、黑豆30克、煲水代茶。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4-10
中医认为造成汗证的原因有很多,不同原因造成的汗证,有不同的治疗方法。

一、肺卫不固。伴随症状有,肺卫不固汗出恶风,稍劳尤甚,易于感冒,体倦乏力,面色少华。舌苔薄白,脉细弱。针对肺卫不固所导致的汗证,常采用益气固表的方法进行治疗。方剂常采用玉屏风散加减(生黄芪)。中成药常选用玉屏风颗粒、复芪止汗颗粒、虚汗停颗粒。

二、心血不足伴随症状有,睡则汗出,醒则自止,心悸怔仲,面色少华,失眠多梦,神疲气短,舌质淡,舌苔白,脉细。针对心血不足所导致的汗证,常采用补养心血的方法进行治疗。方剂常采用归脾汤加减。中成药常选用健脾生血颗粒、 参茸卫生丸、归脾丸。

三、阴虚火旺。伴随症状有,夜寐盗汗,或有自汗,五心烦热,或兼午后潮热,两颧色红,口渴。舌红少苔,脉细数。针对阴虚火旺所导致的汗证,常采用滋阴降火的方法进行治疗。方剂常采用当归六黄汤加减。中成药常选用知柏地黄丸。

四、邪热郁蒸。伴随症状有,蒸蒸汗出,汗黏,易使衣服黄染,面赤烘热,烦躁,口苦,小便色黄。舌苔薄黄,脉弦。针对邪热郁蒸所导致的汗证,常采用清肝泄热,化湿和营的方法进行治疗。方剂常采用龙胆泻肝汤加减。中成药常选用龙胆泻肝丸。
第2个回答  2019-10-26
你好,
汗证
,是指在安静的状态下,如静坐静卧、睡眠
等时

全身
或身体某些部位出汗过多,或大汗淋漓不止为主的一种
证候
。中医治疗多汗是根据病因
病机
采用不同的方法,如调和营卫、
益气固表

滋阴降火

回阳
敛阴等。中医称“汗为心液”,“汗者,精气也”,对多汗证应及时处治。
常用的止汗
固涩
中药有
麻黄根
、龙骨、牡蛎、
浮小麦

五味子

糯稻根
须等,有止汗作用的食品有
乌梅
、黑豆、桃干等。中成药建议服用
玉屏风散
(
口服液
,颗粒)健脾、固表、止汗。
常用的
食疗验方
:
1、
生黄芪
20克,
大枣
10克,浮小麦30克,水煎服,频频下咽,用于
气虚
多汗;五味子10克,大枣10克,桃干20克,水煎服,用于
阴虚
盗汗;五味子、
五倍子
各10克研粉,
冰片
两克混匀,置脐窝处,外盖纱布,对盗汗也有一定的疗效;
人参

党参

沙参
、黄芪等选一种
炖腔骨
或母鸡、乳鸽,对气虚引起的多汗有效;黑豆100克,先泡半日,慢火煮熟,加入乌梅、桃干适量,白糖调好口味,吃豆喝汤。
2、
黄芪羊肉汤
滋养
敛汗
[方
剂]
黄芪15克,羊肉90克,
桂圆肉
10克,怀山药15克。
[制用法]
将羊肉用沸水先煮片刻,捞
出后
用冷水浸泡以除膻味。用砂锅将水煮开,放入羊肉和三味中药同煮汤,
食时
调好味。
饮汤
吃肉
。如
小儿
无咀嚼能力,可煮成浓汤饮用。
[功
效]
健脾补虚,滋养敛汗。主病
后体

自汗
、盗汗。
3、燕麦米糠治
虚汗
不止
[方
剂]
燕麦50克,米糠25克,饴糖15克。
[制用法]
将前
二味水
煎,去渣。分2次服,服时加饴糖调味。
[功
效]
补虚敛汗。用治自汗、盗汗、虚汗不止。
[验
证]
屡用
神效

4、肉麸汤圆有止汗功效
[方
剂]
小麦麸100克,猪肉末250克,
水磨糯米粉
250克,葱末、姜末、盐、酱油各少许。
[制用法]
将小麦麸与肉末、葱末、姜末等调料调成肉馅,水磨糯米粉加水适量,拌成软料,再与肉馅包成汤圆。煮熟后可随量食用。
[功
效]
用治虚汗、自汗、盗汗等。上方2剂好转。6剂痊愈。
第3个回答  2021-12-09
多汗症究其原因,在于肝、肾、脾、胃四脏。当人体一旦受外淫湿火热毒风的入侵,使脏腑功能失调;或由于脏腑本身气血阴阳相关,湿浊内生,蒸久化热,湿热旁达四末而出现多汗。多汗症的病情演变十分复杂,病之初期和急性活动期多呈现热毒变盛的实证,中、晚期则多为本虚标实或虚实夹杂之候,由于久病体虚,穷及脾肾,阳损及阴,防损及阳,最终阴阳俱衰,而成难治之症。
和营清汗汤治疗多汗症很有特色,在治疗是既考虑病人体质的强弱,脏腑功能失常的程度,又结合病人职业、环境、气候和和生活状态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根据多汗症病情变化和轻重缓急,确定治疗法则。和营清汗汤治疗多汗症是根据病因病机采用不同方法,如调和营卫、益气固表、滋阴降火、回阳敛阴等。提出治疗多以顾脾、养肝、滋肾、温通为法。对多汗症应及时处治,常用的止汗固涩中药有麻黄根、龙骨、牡蛎、糯稻根须等。
西医对于多汗症目前尚无公认的有效根治办法。和营清汗汤是能够控制现有症状,只有将“清热除湿解毒、凉血护络”贯穿治疗始终,这样才能使本病得到根本性的恢复。
第4个回答  2020-04-24
孩子爱出汗,一种原因是属于身体缺乏维生素或者微量元素,另一种是属于肾阴亏虚盗汗所致,首先引领孩子抽血,检查血常规,微量元素和电解质,缺什么及时补充,平时给孩子多锻炼身体,提高免疫力,配合选择服用虚汗停颗粒,以及参芪五味子颗粒进行治疗。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