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职工的奖励应该计入什么科目

本人刚学会计基础,上次老师说小额发票应该是两个章,本人想验证一下。所以,今晚我爸妈去超市,我叮嘱他们要张发票。
他们回来之后,买了些蛋糕和一大瓶可乐,一共是21.40元。
然后我又想,如果记账,应该怎么记呢。假设本单位是个非常特别小的单位,突发奇想奖给职工一些蛋糕和一大瓶可乐。我知道借方应该是库存现金21.40元,但是贷方应该是什么呢?“应付职工薪酬”?这种奖励不是特别有时间规律,我觉得不应该计入这科目。或者计入“管理费用”--“福利费”?总感觉哪有些不对劲!

给职工的奖励应该计入“应付职工薪酬”科目

 应付职工薪酬是企业根据有关规定应付给职工的各种薪酬,按照“工资,奖金,津贴,补贴”、“职工福利”、“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解除职工劳动关系补偿”、"非货币性福利"、"其它与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相关的支出" 等应付职工薪酬项目进行明细核算。

一、应付职工薪酬核算的内容
  职工薪酬是指企业为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而给予各种形式的报酬以及其他相关支出。
  职工薪酬的内容包括:
  (1)职工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是指构成工资总额的计时工资、计件工资、支付给职工的超额劳动报酬和增收节支的劳动报酬、为了补偿职工特殊或额外的劳动消耗和因其他特殊原则支付给职工的津贴,以及为了保证职工工资水平不受物价影响支付给职工的物价补贴等。
  (2)职工福利费;
  (3)医疗保险费、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和生育保险费等社会保险费;向有关单位(企业年基金账户管理人)缴纳的补充养老保险。此外,以商业保险形式提供给职工的各种保险待遇也属于企业提供的职工薪酬。
  (4)住房公积金;
  (5)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
  (6)非货币性福利,是指企业以自己的产品或外购商品发放给职工作为福利,企业提供给职工无偿使用自己拥有的资产或租赁资产供职工无偿使用和为职工无偿提供服务等,比如提供给企业高级管理人员使用的住房等,免费为职工提供诸如医疗保健的服务,比如以低于成本价格向职工出售住房等。
  (7)因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给予的补偿,给予职工的经济补偿,即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中所指的辞退福利。
  (8)其他与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相关的支出。
  注意:不包括退休职工工资。

二、应付职工薪酬的账务处理
  “应付职工薪酬”科目应当按照“工资”、“职工福利”、“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非货币性福利”等应付职工薪酬项目设置明细科目,进行明细核算。
  (一)确认应付职工薪酬
  1.货币性职工薪酬
  (1)生产部门人员的职工薪酬,借记“生产成本”、“制造费用”、“劳务成本”等科目,贷记 “应付职工薪酬”科目;
  (2)管理部门人员的职工薪酬,借记“管理费用”科目,贷记“应付职工薪酬”科目;
  (3)销售人员的职工薪酬,借记“销售费用”科目,贷记“应付职工薪酬”科目;
  (4)应由在建工程、研发支出负担的职工薪酬,借记“在建工程”、“研发支出”科目,贷记“应付职工薪酬”科目。
  企业应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或企业年金基金账户管理人)缴纳的医疗保险费、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生育保险费等社会保险费,应向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缴存的住房公积金,以及应向工会部门缴存的工会经费等,国家(或企业年金计划)统一规定了计提基础和计提比例,应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计提。
  当期实际发生金额大于预计金额的,应当补提应付职工薪酬;当期实际发生金额小于预计金额的,应当冲回多提的应付职工薪酬。
  2.非货币性职工薪酬
  (1)企业以其自产产品作为非货币性福利发放给职工的,应当根据受益对象,按照该产品的公允价值, 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损益,同时确认应付职工薪酬,借记“管理费用”、“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等科目,贷记“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科目。
  (2)将企业拥有的房屋等资产无偿提供给职工使用的,应当根据受益对象,将该住房每期应计提的折旧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损益,同时确认应付职工薪酬,借记“管理费用”、“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等科目,贷记“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科目,并且同时借记“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科目,贷记“累计折旧”科目。
  租赁住房等资产供职工无偿使用的,应当根据受益对象,将每期应付的租金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损益,并确认应付职工薪酬,借记“管理费用”、“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等科目,贷记“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科目。
  (二)发放职工薪酬
  1.支付职工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
  借记“应付职工薪酬——工资”科目,贷记“银行存款”、“库存现金”等科目;企业从应付职工薪酬中扣还的各种款项(代垫的家属药费、个人所得税等),借记“应付职工薪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库存现金”、“其他应收款”、“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等科目。
  2.支付职工福利费
  企业向职工食堂、职工医院、生活困难职工等支付职工福利时,借记“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科目,贷记“银行存款”、“库存现金”等科目。
  3.支付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和缴纳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
  借记“应付职工薪酬—工会经费(或职工教育经费、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科目,贷记“银行存款”、“库存现金”等科目。
  4.发放非货币性福利
  借记“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科目,贷记“主营业务收入”科目;企业支付租赁住房等资产供职工无偿使用,借记“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03-17
奖励员工,属于奖金类的,计入应付职工薪酬

借:管理费用(或销售费用、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等科目)---奖金
贷:应付职工薪酬

借:应付职工薪酬
贷:库存现金

奖物品视同于奖钱。

----------------------------------------
不惧恶意采纳刷分
坚持追求真理真知追问

多借多贷?

追答

不是的。

是先提取后发放

先发放后提取

这两个分录,可以有时间差。但是,两个分录才可以对该奖励过程表达完整

追问

“应付职工薪酬”属于负债,我居然会产生负债!!

追答

这是计提分录,先形成奖励来源,才可以发奖。

两个分录可以写成多借多贷,但是不可以省略

追问

为什么不能省略,如果把上面两个分录写成一个:
贷:库存现金 21.40
借:管理费用-福利费 21.40

追答

你的分录反了。
借:管理费用-福利费 21.40
贷:库存现金 21.40

会计准则规定,对员工的奖励、工资、福利等的开支,要通过应付职工薪酬核算

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06-02
如果是超市购入的食品直接发给员工做为奖励,可以走工资福利。
借:应付职工薪酬——职工奖励21.40
贷:库存现金21.40
计提职工福利:
借:经营费用——职工奖励21.40
贷:应付职工薪酬——职工奖励21.40

如果从公司库存商品中发放职工奖励就要视同销售交纳增值税了。

你上面说“我知道借方应该是库存现金21.40元,但是贷方应该是什么呢?”这句话是错的。借方是现金是不对的。你购入商品是付出现金,怎么可能现金在借方呢?
第3个回答  2013-06-02
给职工的奖励:
借:生产成本
制造费用
管理费用
贷:应付职工薪酬----职工奖励21.40

借:应付职工薪酬----职工奖励”21.40
贷:库存现金21.40元追问

多借多贷?

追答

你想问什么啊

第4个回答  2013-06-02
借:管理费用——福利费21.40
贷:应付职工薪酬21.40
借:应付职工薪酬21.40
贷:现金追问

多借多贷?

追答

抱歉,没交代清楚。这是两个分录。
1.借:管理费用——福利费21.40
贷:应付职工薪酬21.40
2.借:应付职工薪酬21.40
贷:现金21.40

追问

不能写成一个分录?我居然会产生负债

追答

写成一个就是
借:管理费用——福利费21.40
贷:现金21.40
写成2个主要是为了反映应付职工的总的概况。对报表没影响。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