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大米粥是冷水放米还是开水放米

如题所述

要选择优质的小米,淘洗不揉搓,之后加入清水进行浸泡,这样可以让小米吸足水分,第三,开水下锅,当大火烧开之后慢慢的转成小火,然后慢慢的进行搅拌,开锅之后就可以出锅啦,这样熬出来的小米粥非常的粘稠好喝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08-30

煮大米粥的话是选择开水时候放米更好,原因有两点:

1、使用开水会比较省时间,因为如果使用开水的话,那么米粒就会因为存在较大的内外温度差从而产生压力,导致米粒的表面产生出许多微小的裂痕,这样子的米粒会比处于冷水情况下的正常米粒相对容易熟,因此能够节省下不少的时间。

2、使用开水煮粥比冷水煮粥更能保住大米营养,即能够更好地保存住大米中的维生素B1这一个营养成分。

扩展资料:

喝粥需要注意的事项:

1、三餐不能总喝粥

这个错误在老人群众常犯,虽然适当地喝粥确实有益,但绝对不可顿顿喝,因为粥毕竟属于流食,在营养上与同体积的米饭相比还是要差一点。

并且粥“不顶饱”,在吃的时候会觉得饱了,但很快又饿了,长此以往,老年人会因能量和营养摄入不足而营养不良

所以喝粥也要注意均衡营养。将粥煮得稠一些,配个肉菜,或在两餐之间吃 些点心等,都能补充能量。

2、冰粥并不可取

冰粥是夏天的热卖食品,但它不适合体质寒凉、虚弱的老年人以及孩子。冰粥喝多了不仅会使人体的汗毛孔闭塞,导致代谢废物不易排泄,还有可能影响肠胃功能。

3、糖尿病人喝粥要适量

糖尿病患者一般更容易饿,而且粥具有消化快的特点,所以很容易让人吃了很快又想吃;粥本身在短期内还容易被身体所吸收,导致血糖迅速升高,或者波动过大。糖尿病患者要适量喝粥,每次一小碗即可。

4、胃不好的人少喝

不少人认为粥养胃,但事实上,这种观点并不全面。

因为喝粥不用慢慢咀嚼,不能促进可以帮助消化的口腔唾液腺的分泌,而且水含量 偏高的粥在进入胃里后,会起到稀释胃酸的作用,加速胃的膨胀,使胃运动缓慢,这同样不利于消化。

因此胃病患者不宜老喝粥,而应选择其他容易消化吸收的饮食,细嚼慢咽,促进消化。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粥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9-11-06

煮大米粥是开水放米更好。

1,开水煮粥比冷水煮粥更能保住大米营养。开水煮米粥,烧开水,再放米,则能更好地保存大米中的维生素B1。维生素B1是大米中一种主要的营养成分,有保护神经系统的作用,还能促进肠胃蠕动,增加食欲。在日常饮食中,要尽量避免维生素B1损失。

2,用开水煮粥比冷水煮粥更省时间。因为在开水的情况下,米粒会因为内外温度差异较大从而产生压力,这样使米粒表面产生许多微小裂纹。因此米粒会更容易熟,淀粉也易溶于汤中,吃起来的口感更好,营养也会更加的丰富。

扩展资料:

煮好粥的标准是什么:

1,生米煮粥,比直接用米饭做成粥更好吃。

2,用圆滚滚的米做粥,容易熟、容易软烂,口感更好。

3,加入些高汤,是粥营养美味的小秘密。

4,粥是高温糊化的美味,这就是化学上有名的糊化反应。

5,最好选用新米煮粥,配料更要新鲜,否则粥就谈不上鲜美。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粥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9-10-02

冷水放米和开水放米都可以的。但是用开水煮粥会更方便,除了省时外,最大的好处是煮粥不会糊底。

扩展资料

在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中,粥的踪影伴随始终。

关于粥的文字,最早见于周书:黄帝始烹谷为粥。中国的粥在四千年前主要为食用,2500年前始作药用,《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载有西汉名医淳于意(仓公)用“火齐粥”治齐王病;汉代医圣张仲景《伤寒论》述:桂枝汤,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便是有力例证。

进入中古时期,粥的功能更是将“食用”、“药用”高度融合,进入了带有人文色彩的“养生”层次。宋代苏东坡有书帖曰:夜饥甚,吴子野劝食白粥,云能推陈致新,利膈益胃。粥既快美,粥后一觉,妙不可言。

南宋著名诗人陆游也极力推荐食粥养生,认为能延年益寿,曾作《粥食》诗一首:“世人个个学长年,不悟长年在目前,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从而将世人对粥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境界。

可见,粥与中国人的关系,正像粥本身一样,稠粘绵密,相濡以沫;粥作为一种传统食品,在中国人心中的地位更是超过了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

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粥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推荐于2019-11-05

煮大米粥是冷水放米还是开水放米:开水。

开水,因为用凉水的话,米的营养会损失。开水煮米饭的好处:烧开水,再放米,则能更好地保存大米中的维生素B1。维生素B1是大米中一种主要的营养成分,有保护神经系统的作用,还能促进肠胃蠕 动,增加食欲。在日常饮食中,要尽量避免维生素B1损失。人们平时做饭用的自来水都经过加氯消毒,若直接用这种水煮饭,水中的氯会大量破坏米中的维生素B1。如果先烧开水,再将米倒入,水中的氯气已基本蒸发完,就会减少对维生素B1的破坏。

扩展资料

大米中含碳水化合物75%左右,蛋白质7%-8%,脂肪1.3%-1. 8%,并含有丰富的B族维生素等。大米中的碳水化合物主要是淀粉,所含的蛋白质主要是米谷蛋白,其次是米胶蛋白和球蛋白,蛋白质的生物价和氨基酸的构成比例都比小麦、大麦、小米、玉米等禾谷类作物高,消化率66.8%-83.1%    ,也是谷类蛋白质中较高的一种。

食用大米有较高的营养价值。但大米蛋白质中赖氨酸和苏氨酸的含量较少,所以不是一种完全蛋白质,其营养价值比不上动物蛋白质。但在午餐和晚餐时食用大米,较面食而言更有利于人们减肥。在我国南方地区人们一般食用大米作为主食,而在北方就有很大的不同。脂肪含量约9%,其脂肪中所含的亚油酸含量较高,一般占全部脂肪的34%,比莱籽油和茶油分别多2-5倍。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