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数算技巧

如题所述

数算技巧方法:

1、十位数相乘

口诀:头乘头,尾加尾,尾乘尾

例:12×14=?

口诀算法:1×1=1 2+4=6 2×4=8

答案:12×14=168

注:个位相乘,不够两位数要用0占位。个位相乘后是两位数,记得加在前一位!

这种方法需要孩子多次尝试,爸爸妈妈们要多鼓励孩子熟练掌握。如此一来,学习的时候孩子就可以快人一步啦!

2、百分比计算

计算百分比的时候,其实“%”就能抵消两个零。

比如计算“300的12%”时,只需要把“300”后面的两个“0”去掉,就可以划去“%”了,剩下就是“3x12=36”了,是不是很轻松。

当然,这种方法实际上原理也很简单。

如果两个数都有出现个位数是“0”,还有另一种方式:先将个位数取消,再把两个数字相乘,就可以得出答案了。

3、分数加减

一般来说,找出两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再计算。但其实只要在算式上画只蝴蝶就解决了。

把蝴蝶翅膀圈在一起的部分相乘写在触角里面,彼此相加就是答案的分子,再把分母彼此相乘,就是答案的分母。减法也是一样的方式,只要把触角里的数字改成相减即可。

蝴蝶法非常适合孩子爱玩的天性,当孩子看到蝴蝶后,潜意识会觉得学习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这对学习数学也能事半功倍。

4、分数与整数相乘

把分母和整数间连一条线,算出24是4的6倍,然后再把线连到分子3,用6乘以3,答案18就这么轻松算出来。

这也是一个非常实用而又简单的方法,希望孩子们能熟练掌握。

5、两位数与11相乘

任何二位数和11相乘,只要把十位数和个位数拆开,中间再插入十位数和个位数的总和,就可以轻松算出答案了。

6、数字大小比较

有些低年级的小学生在比数字大小时,容易用错“<”和“>”这两个比较符号。

家长不妨让孩子记住,符号方向就像是鳄鱼嘴巴一样,当然越大的越好吃!

看完是不是觉得非常像呢,学会这个以后再也不用担心孩子不会比较大小了。

7、九九乘法表背诵口诀

事实上,很多孩子觉得被乘法口诀很难,今天就来帮助那些觉得难的孩子,让他们从此无忧。只要在十位数上从0写到9,个位数上从9到数回0,马上写出完整的表格。就像下面的图片一样轻轻松松。

8、两位数相乘

两位数的乘法,特别是90以上的互乘就更难了。其实有这样的简单技巧,比如97x96=9312来说,只要拿100减乘数与被乘数,把答案分别相乘与相加,把乘出来的答案摆在后面,用100减加出来的总和后摆在前面,答案竟然神奇得和传统算法一模一样。试试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9-28
学习的重点可以放在:
1. 巧算与速算的基本知识:
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计算是学生学习时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如果能够在看似无序的算式中寻找到一定的规律,化繁为简,那么学生一定能够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另外,计算与速算是各种后续问题学习的基础。学好数学,首先就要过计算这关。
2. 认识并学会数各种基本图形:
正方形、长方体、圆和立方体等是小学学习中最常见的图形。通过系统的指导,使一年级的学生能够计算出各种基本图形的个数;使学生建立起有序思维,为建立思维模式打下基础。
3. 数字的奇与偶、不等与相等等关于数论的基础知识:
数论问题是后续学习中的一个重点,而这学期将要学到的:数字的奇与偶、不等与相等等无疑将会是今后学习的基础,在这里我们把数论问题分解为各种类型逐一讲解,使数学学习更加系统。
二年级:拓展思路
二年级的学生应把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和良好的思维方式作为一个长期学习的重点,而这个习惯都是从小就开始注重培养起来的。
二年级的孩子在习惯上还比较有可塑性,着重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若是一旦不注意养成了不好的习惯,以后等孩子大了要想再改就比较困难了。

学习重点可以放在:
1、计算:
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最先碰到的问题就是计算问题,计算问题是重点也是难点。
2、枚举:
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有序思维和抽象思维是比较困难的。对于问题,二年级的学生更多的愿意以凑数来尝试解答问题。而枚举法的问题需要的就是孩子的有序思维,比如几枚硬币凑钱的方法,整数拆分都属于枚举法的问题。这类问题不仅要求孩子要有序,同时直观性不强,对于孩子理解有一定困难。
建议家长可以将比较抽象的问题形象化。
3、适当接触应用题:
很多二年级的学生家长都希望孩子能在考试中取得好的成绩,不少家长都有这样的疑问,三年级的内容要不要学,尤其是应用题要不要学?
建议学有余力的孩子可以适当接触三年级中的部分问题,但是难度不要像三年级课本中那样大。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