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经中的第八识是什么?

如题所述

八识规矩颂,是唐代玄奘大师所造。这是玄奘大师于翻译得数百卷唯识经论之后,对于唯识学中的‘八识’,提纲携领所作出的总结。全部颂文,七言一句共四十八句,四句一颂分为十二颂,每三颂为一组,计四组。即前五识颂,第六识颂,第七识颂,第八识颂。八识的行相、业用、性别、识量、所缘、相应等,全包括在颂文之中。唯颂文辞约理著,言简义丰,每一颂中都有许多佛学专有名词,若不详加讲解,一般人很难了解。因此,乃有八识规矩颂讲座的开设
第八识颂

性唯无覆五遍行,界地随他业力生,二乘不了因迷执,由此能兴论主争。

浩浩三藏不可穷,渊深七浪境为风,受薰持种根身器,去后来先作主公。

不动地前才舍藏,金刚道后异熟空,大圆无垢同时发,普照十方尘刹中。

八识: 识者心之别名,是我人精神作用的主体。在唯识学上,把识分析为八种,即是眼、耳、鼻、舌、身、意、末那、阿赖耶八个识。眼、耳、鼻、舌、身是五种感觉器官,合称前五识; 意识称为第六识,是我人心理活动的的综合中心; 末那识称第七识,是有情‘自我意识’的中心,阿赖耶识称第八识。它含藏‘万法种子’,是生起宇宙万法的本源。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6-23
阿赖耶识:阿赖耶是梵音,又称为藏识,含能藏、所藏、执藏三义,是一切善恶种子寄托的所在。

阿赖耶识是本性与妄心的和合体。由无明(无明二字的含义见我的《般若波罗密多心经》略解)而起的妄想概念称为阿赖耶识的见分,再因这妄想概念而幻现一种对象的境界,称为阿赖耶识的相分。

一切众生,每一个起心动念,或是语言行为,都会造成一个业种,这种子在未受报前都藏在阿赖耶识中,所以此识有能藏的含义。前七识的作用是能熏能缘,第八识是前七识所熏所缘,所以有所藏义。第七识恒定执此识中的见分为我,而为它所爱,所以有我爱执藏义。
第2个回答  2013-06-23
八识:是眼、耳、鼻、舌、身、意、末那识、阿赖耶八个识。五识; 意识称为第六识,是人心理活动的的阿赖耶识称第八识.
第3个回答  2013-06-23
"阿","赖","耶","识"是超越人类六感,和第七感的第八感,佛法还说,一识到六识,会与死同时消灭,但“末那识”,“阿赖耶识”决不会消灭,从无限的过去一直延至未来的永远。 阿赖耶识是本性与妄心的和合体,又称为藏识,含能藏、所藏、执藏三义,是一切善恶种子寄托的所在。
第4个回答  2013-06-23
阿赖耶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