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近代学校体育的形成和发展是什么样的?

如题所述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由于帝国主义列强不断人侵,广大中国人民为反对侵略,反对封建统治,不断起义,使清王朝内外交困,面临灭亡。统治阶级中的一些大官僚、 大军阀,为了挽救他们的灭亡,推出了具有进步意义的洋务运动。在教育方面,他们主张学习西方,兴办西学,开始创办西方式的新式学堂,包括军事学堂。并把西方体育引进到这些学堂中,把体操规定为学堂的学习课程,内容主要是瑞典式、德国式、日本式的普通体操,兵式体操和游戏等。并在学校中开展了以西方近代体育为主的各种课外体育活动,从而使中国近代学校教育首次出现了体育课程和体育活动。虽然,当时洋务派办的西方式学堂极少,但对西方近代体育在我国的传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甲午战争后,洋务运动失败,继起的是改良主义的维新运动。虽然百日维新运动后来也告失败,但以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等为代表的维新派积极提倡西学,大量介绍西方资产阶级的科学文化教育等知识。认为各级各类学校都应重视儿童少年身体的发育与健康,强调了体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在国民党统治区,国民党政府-度为加强学校体育的管理,成立了学校体育的领导机构,先后颁布了不少学校体育法令,并在此基础上于1940年3月公布了《各级学校体育实施方案》,这是我国近代史上第一个比较全面的学校体育实施方案。与此同时,教育部还聘请国内外-部分体育专家,编写了各种体育教材和教学参考书,培养了大批体育师资。这对我国近代学校体育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由于学校体育从传统观念和政策制度上不被重视,所制定的一-些体 育法令和措施并没有得到贯彻和实施,学校体育经费严重缺乏,运动场地器材设备简陋不堪,体育课被视为“小四门”可有可无,课上“放羊式”现象普遍存在,课外只注重训练少数选手去夺锦标,从而使学校体育发展缓慢,甚至畸形发展。

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根据地也十分重视学校体育的开展。在苏区和解放区内,各级各类学校都开设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并经常举行各种类型的运动竞赛和运动会。在物质条件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广大师生想方设法,因陋就简,土法自制,缓解了场地器材的不足,使根据地的体育活动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新气象。1941 年创建的延安大学体育系,为解放区培养了-批体育干部和师资,使革命根据地的学校体育有了很大发展,也为新中国学校体育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5-13
我国近代体育是为了增强学生体质扩充学生课外活动而形成的,是为了学生拥有一个优秀的体质,能够完成学业任务,在这一发展过程中,学校体育的规模越来越大,项目越来越丰富,体育设施也越来越完善,学生们的体育兴趣高涨,在增强学生体质的同时,也为我国培养了一些体育运动员的人才。
第2个回答  2022-05-13

我国近代学校体育的形成和发展是什么样的?

近代学校体育的开端 我国学校体育的历史起点应该是鸦片战争以后。主张学习西方,兴办西学。
第3个回答  2022-05-13
主张向西方学习,将一些西方的体育教育引进,然后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进行改变,融入到学校的教育当中。
第4个回答  2022-05-13
我国近代学校体育的形成和发展都是比较好的,而且发展也是特别有效果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