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普遍存在“第十名效应”,出现这个效应的原因是什么?

如题所述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初中普遍存在“第十名效应”,那么什么是第十名效应?出现这个第十名效应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我们先说一下什么是第十名效应。所谓第十名效应,就是在班级的成绩比较平庸,多数时候排在第十一二名的位置的学生,可能有着难以想象的潜在爆发力,未来在事业上比曾经班级里排在一二名的学生发展的更好。而“第十名效应”被特定在初中学习阶段,认为初中学习好学生,步入社会后往往不如那些成绩平庸,排在第十名的学生,那么在初中班级里“第十名效应”是真实存在的吗?而它存在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首先,我认为和老师家长们的鼓励有着密切的联系。对于这些孩子而言,大多数学生都是想往高了考但是成绩出来以后可能就不是自己所想象的那个样子,达不到自己的期望。所以对于这种现象呢,老师和家长可能就会不断的给他们鼓励加油,给她们进行心理上的疏导,也是因为这个样子,会出现第十名效应。

         其次,我觉得是由于他们的抗压能力比较强。在学校里,那些第一第二名同学可能是在学习上有着很高的自觉性和独立性,对于事物都追求极度完美,但是到了社会上以后,初出茅庐的他们如果对于所有的事情依旧保持着很高的完美追求,那么可能会导致在工作中或是社会上受挫,而那些第十或者是第十一名的孩子则承受压力得能力或是受挫能力比较强,从而在社会上的抗压能力也比较强,所以能够能更好地融入到社会当中去。

         最后,也不能否认是现在复杂的环境所影响的。对于那些成绩靠前的学生可能大多数都偏向于科研类工作,而这些十名左右的学生更注重于普通工作的实践,从而工作选择更具灵活性,工作弹性也较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30
前十作为个位数听起来十分的厉害,而第十名开始就是双位数说明实力一般了。
第2个回答  2020-11-30
初中普遍存在“第十名效应”,出现这个效应的原因是由于他们平时学习特别好,对自己要求特别高,所以才能有一个好的成绩。
第3个回答  2020-11-30
初中普遍存在“第十名效应”,出现这个效应的原因是学生的潜力并没有得到最大程度的爆发,因为外界缺少对这些学生的鼓励,同时这些学生对自己的要求也不是特别的高,而且心态也比较好。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