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国珍为什么会起义反抗元朝

如题所述

方国珍的冤家乘机诬告方国珍通寇,官府追捕。方国珍就与家里人一起逃到海里做了海寇。从此反元。

方国珍世以浮海贩盐为业,兄弟五人,以此为生。元朝末年,统治者对百姓的压迫和管制十分恶劣。加上当时灾害多,民不聊生。陶宗仪辑有浙东民谣曰:“天高皇帝远,民少相公多;一日三遍打,不反待如何”;台州也有“洋屿青,出海精”的谣谚,“洋屿”,就是洋屿山;“海精”指方国珍。

至正中,方国珍的同里蔡乱头啸聚海上,中书参知政事朵儿只班发兵讨伐,一时不能下。郡县无以复命,便胡乱拷打囚禁老百姓,当作自己讨伐的功劳。方国珍的冤家乘机诬告方国珍通寇,官府追捕。方国珍就与家里人商量,他说:“朝廷失政,统兵玩寇,区区小丑不能平,天下乱自此始。今酷吏籍之为奸,祸及良民。吾若束手就毙,一家枉作泉下鬼,不若入海为得计耳。”一家人都乐意听从。

至正八年(1348)十一月,长浦巡检到方家追索欠款,国珍刚在吃饭,就以桌为盾,以杠为矛,格杀巡检,遂与二兄国璋,弟国瑛、国珉逃入海中,不到一个月,就收集到被逼迫的老百姓数千,开始劫夺元朝海运皇粮。

方国珍首义反元,比刘福通、徐寿辉等起义早两三年,比郭子兴(后来朱元璋加入)起义早四年。

方国珍安定了台州、温州、庆元(宁波)后就致力保境安民,休养生息,鼓励农工商学,轻徭薄敛,百姓安居乐业。比起战事频繁的中原,浙东可谓天堂。方国珍为民做了三件好事:一是兴办学堂,二是修筑塘堤,三是建造桥梁。

浙东是水网地带,百姓往来不便,国珍命令大修桥梁,仅路桥就修了六、七座石桥。泽国镇还留下“三衙桥”和“四衙桥”,相传就是方国珍修造的。

方国珍在台、温、庆三府保境安民20年,避免了战争的祸害,代之是发展生产和贸易,大大改善了浙东经济条件。今日,台州地方,特别路桥的富庶,与650年前方国珍保境安民、励精图治,不能说没有一点关系。

附方国珍简介:

方国珍(1319年―1374年5月8日),又名方谷珍,台州黄岩(今浙江黄岩)人 ,元末明初浙东农民起义军领袖。方国珍身材高大,面色黝黑,体白如瓠,力赛奔马。世代以行船海上贩盐为业,兄弟五人,以此为生。为元末最早的起义领袖,曾降元,后降明,明洪武二年(1369),领广西行省左丞,留居京师(今南京)。七年,病死。

至正九年(1349年),元朝派浙江行省参政朵儿只班率三万水军揖捕,官兵十倍于义军,形势十分严峻。方国珍当机立断命令义军沿海路向南撤退。数日后到达福建五虎门外,他见海湾地势险要,与己有利,才部署设伏迎战。朵儿只班挥师追到五虎门,只见前面义军船队大火熊熊,船上不见一兵一卒。疑惑间,骤闻号角四起,杀声震天,方国珍指挥小船从四面包抄过来,火箭如蝗,官船起火,元兵纷纷落水。朵儿只班的指挥船被义军“水鬼队”凿穿船底,主帅被生擒活捉,起义军大获成功。

至正十年(1350年)十二月,方国珍攻温州。

至正十一年(1351年),方国珍败元兵于松门(现属温岭市)附近的大闾洋,生擒孛罗贴木儿和郝万户,元兵死者过半。

至正十二年(1352年)三月,国珍再下海,入黄岩港。台州路达鲁花赤泰不华率官军与战。在黄岩澄江王林洋马鞍山附近,全歼泰不华元军主力,泰不华战死。五月,江南行台御史大夫纳麟令所属集民丁夹攻方国珍。六月方国珍攻占黄岩城。八月,方国珍攻台州城,浙东元帅也忒迷失,福建元帅黑的儿击退之。

至正十四年(1354年)九月,方国珍攻下台州。

至正十五年(1355年),方国珍攻下温州、庆元(今浙江宁波)。按当时的情况,除了朱元璋、陈友谅、张士诚等外,方国珍也算得上一支势力强大的义军。据宋濂《神道碑》说:同县章子善来游说:“足下奋袂一呼,千百之舟、数十万之众,可立而待。溯江而上,则南北中绝,擅馈运之粟;舟师四出,则青、徐、辽海、广、瓯、越可传檄而定。审能行此,人心有所属,而伯业可成也。”公曰:“君言诚是,然智谋之士不为祸始,不为福先,朝廷虽无道,犹可以延岁月;豪杰虽并起,智均力敌。然且莫适为主,保境安民以俟真人之出,斯吾志也。愿君勿复言。”子善谢去。他一方面做元朝“江浙行省中书、参知政事”的官拥兵自重;一方面又与朱元璋联系纳贡。就是他所说等“真命天子”出来。方氏兄弟虽处群雄角逐、天下扰攘之际,却起用元进士刘仁本,在黄岩建文献书院、在宁波修庆元路与定海儒学、重建灵桥、兴修上虞五乡水利,并在余姚集文武士子42人作续兰亭之会,一时名士如萨多刺等都参加盛会。

至十七年(1357年),方国珍攻张士诚。方国珍率军进长江,战于昆山,方国珍身先士卒,用五万兵战胜张士诚的七万军队。明日又战,七战七捷。

至正十九年(1359年)正月,国珍以朱元璋势大,遣使奉书献金带于吴(吴国公,即朱元璋)。先是吴国公遣典签刘辰,招谕国珍。国珍与其下谋曰:“方今元运将终,豪杰并起,惟江左号令严明,所向无敌。今又东下婺州(今金华),恐不能与抗。况与我为敌者,西有张士诚,南有陈友定,莫若姑示顺从,借为声援,以观其变。”然国珍虽纳款(降服),其实阴持两端也。三月,国珍遣郎中刘本仁以温、台、庆元三路献于吴,且以其次子关为质。九月,(明太祖)遣博士夏煜授国珍行省平章等官有差。十月,元以方国珍为江浙行省平章政事。十一月,(明太祖)遣夏煜等往谕之。

明洪武元年(1368)九月,朱元璋命朱亮祖进攻台州,方国瑛拒战失败,奔黄岩。十月,朱亮祖兵至黄岩州,方国瑛遁海上。朱元璋继续命诸军讨方国珍于庆元。方国珍遂乘大舶遁入海岛。朱亮祖攻温州,方国珍侄明善挈家逃走。十一月,方国珍入海岛,朱元璋命廖永忠等自海道会汤和讨之。十二月,方国珍使其子明完奉表乞降。朱元璋赐书曰:“吾当以汝此诚为诚,不以前过为过,汝勿自疑。”(见《太祖实录》)方国珍率其弟国珉见汤和于军门,汤和乃送方国珍等赴师。时明太祖得国珍降卒9200人,水军14300人,官吏650人,马190匹,海舟420艘,粮151900石。

洪武二年(1369年)十月,以方国珍为广西行省左丞,不至官,食禄于京师。

洪武七年(1374年)三月壬辰(二十六)日(5月8日),方国珍卒,葬于南京城东20里玉山之源。朱元璋亲自设祭,并命翰林学士宋濂为《神道碑铭》为祭。(见《太祖实录》)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