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师怎样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

如题所述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语文阅读兴趣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语文阅读兴趣

一、创设情境,感受阅读氛围

卢梭说:“教学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爱因斯坦强调:“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告诉我们:学生只有对所学内容感兴趣,才会主动参与到教学中去。学生在特定的、轻松的、愉悦的情境当中学习才能获得最佳效果,使大多数人的创造力达到最高峰。

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最直接的方法是引导学生进入课本角色。例如,在教授《瀑布》一文时,我首先在网上下载了瀑布的声音。在学生读课文之前,我要学生仔细倾听瀑布的声音,并让他们边听边在脑海中想象瀑布的样子。听完之后,鼓励他们大胆地说说自己听到了什么样的声音,用语言描述出来。就这样,通过倾听瀑布声音,调动了学生的视听感官,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形象地感受了瀑布的声音,为学生进一步阅读课文做好了铺垫,同时也极大地激发了学生阅读课文的兴趣:到底自己想象的瀑布和文中的瀑布有什么不一样呢?就这样,学生带着迫不及待的心情开始了《瀑布》的阅读。

二、师生“PK”,增加了学生的阅读量,拓宽了知识面

有人说:“有了理想才有动力。”是啊,如果做什么事都浑浑噩噩,像一只无头的苍蝇到处乱撞,那么自己又何来动力呢?阅读也是一样,假如教师只站在远处,不去布置具体的任务,只是让学生自学,由于学生年龄的限制,再加上各种能力也有限,他们根本不知道为了什么去学习,更不知道从何处入手,一连串的问题将萦绕在他们的脑海里,使他们挥之不去,还要他们专心地去阅读根本不可能。所以,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一定要布置具体的阅读任务,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

有了目标才会去努力。在我们的社会中也有许多为了自己的理想去积极进取的人,如张广厚从一个因数学不及格而未能考上中学的学生,一步步走进数学的殿堂,成了享誉世界的数学家。这不就是实实在在的例子吗?试想如果他心里没有目标,只是抱着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思想,能有这么大的成就吗?我们可以肯定地回答,不能。所以,布置具体的阅读任务对于激发小学生阅读兴趣尤为重要。

新课标对小学各年段的课外阅读量作出明确的要求:低年级5万字以上,中年级就要达到40万字以上,高年级100万字以上。自从实行了“PK”制后,师生一周交流一次读书心得,谈谈自己读课外书的收获、感受。我发现学生们书包里的课外书日渐增多,以前学生书包里只装课本、纸、笔,而今居然把课外书带到了教室,有《小学生学习报》《童话》《漫画》《故事大王》《少年百科知识》等,各类作文书,科技类,军事类,经济类等各种书籍,更有甚者,还把《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三国演义》等名著也带来了。

学生之间交换阅读,一改往日课余追逐打闹无所事事的局面,学生坐得住,静得下心来看书。不仅如此,通过家访,家长反映,孩子回家以后,与以前判若两人,变得爱读书了,不再那么痴迷电视动画片、网络游戏。还询问老师给他们施了什么魔法。再如,我在教学诗歌、散文时,通常会在上课前先让学生欣赏一段与内容相关的音乐,然后让学生在音乐中去阅读、去感悟。

例如,在教授《秋天的怀念》等现代散文时,我通常会找一些抒情性比较强的古典音乐,让学生在宁静的音乐声中去体会感悟文中所蕴含的真挚的情感;在教学《枫桥夜泊》《送孟浩然之广陵》古典诗文时,通常选取一些古筝、古琴曲,配合柔和的背景音乐,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融入文中的角色,感受文中角色的喜怒哀乐。感染心灵的音乐,声情并茂的诵读,奇妙的境界,就是享受阅读。

现在,自觉看课外书已成为我们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这样持之以恒,日积月累,一定能保证阅读的量,学生的知识面宽了,眼界也越来越开阔,口头表达能力也增强了,与以前不可同日而语!看着这些惊人的变化,面对学生那股不服输的犟劲,我惊喜万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0-30
将如何培养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归结如下:

(一)学习动机的培养:

1.了解和满足学生的需要,促使学习动机的产生

2.重视立志教育,对学生进行成就动机训练

3.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自我概念,获得自我效能感

4.培养学生努力导致成功的成败归因观

(二)学习动机的激发

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

2.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

3.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

4.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接下来,我们就将各个理论与培养激发学习动机的建议一一对应起来:

1.强化理论

理论要点:强化能够激发学习动机。

如何培养与激发学习动机:妥善进行奖惩。

如何做:教学中,当学生表现的比较好时进行奖励,有错误给予适时惩罚。

2.成就动机理论

理论要点:趋向成功型——喜欢挑战;避免失败型——喜欢容易或特别难的任务。

如何培养与激发学习动机:为使学生成为趋向成功的人,要进行立志教育,进行成就动机训练。

如何做:在学校里,教师引导孩子从小就树立远大志向,以激发孩子努力学习的动机。

3.成败归因理论

理论要点:对事情结果的归因将会影响到个体的动机。

如何培养与激发学习动机: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归因观,从而激发其学习动机。

如何做:当一个孩子考试失利了,你怎样和孩子说?是对孩子说:“你能力不够,太笨了,不是学习的料!”还是说:“你还是不够努力,继续努力,相信你能成功!”很显然要选择后者,因为努力归因是正确的归因观,它更能激发学习动机。

4.自我效能感

理论要点:自信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如何培养与激发学习动机:确立正确的自我概念,获得自我效能感。

如何做:让创造条件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试孩子时刻充满自信心,而不是形成“习得性无助感”。

5.需要层次理论

理论要点:若想产生自我实现,要以前面低层次需要得以满足的基础上产生。

如何培养与激发学习动机:满足学生需要,激发学习动机。

如何做:针对一些留守儿童或者一些家庭困难的学生,教师要从生活上等细微之处对其进行关心、关爱。

6.耶克斯-多得森定律

理论要点:当任务较易时,动机高一些最有利于任务的完成;当任务较难时,动机低一些最有利于任务的完成。

如何培养与激发学习动机:根据作业的难度,合理控制动机水平。

如何做:在不同任务面前,教师要依据任务具体难度控制学生动机水平。

最后,大家学习知识时不要死记硬背,选择好的记忆方法比好记性更重要,擅于将考点内容相互联系,采取整体理解记忆的
相似回答